当代金瓶梅《逝者如斯》 第116章再版自序

    .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再版自序

    一边写一边困扰于一个根本问题:文学还有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它究竟该走向何方?

    不如影视生动形象,不如哲学精炼理性,不如新闻切近现实,娱乐性、思想性、实用性都不能独占鳌头。纯文学只能沉浸在堆积如山的规则技巧中,把玩这些花哨的象牙自娱自乐?还不住悲叹象牙已被人视为垃圾。

    黑格尔说文学最终要跟哲学汇合而消亡,这未必全面,因为文学的生动性、娱乐性和审美价值哲学取代不了,但影视却能走得更远,因此文学在一端沦为影视的脚本,在另一端被部分作家变成牵强的哲学寓言,曲折晦涩地表达并不深奥的思想——深奥只体现于手法,读起来反倒比直读思想本身还要枯燥费解,不是深入浅出,而是浅入深出,花样玩多了就会颠倒。脱离实用的创新其实折射着某种枯竭,天马行空不如地马拉车见功力。

    有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说,全世界能读懂他作品的人不超过三千。即使是艰深的学术专著,或时空观完全违背常识的相对论,全世界能理解的人也不止三千。本属大众的文学现已日趋小众,再故造生涩雪上加霜,那还叫文学吗?还有文学当初产生的意义吗?人们还不如直接去读学术理论,作者还不如直接去写学术理论;至于说文学技巧,人们更不看重,就像玩家只关注电子游戏是否直观好玩,而不在乎其内部程序设计如何复杂一样。何况文学技巧还可能喧宾夺主,影响阅读和理解,反倒成为赘物。缺乏生活的专业人士是无米之巧妇,只能拿象牙当做米,做出的东西难以下咽。

    文学作品不是读懂的人越少越好,而是越多越好,如果同等深度的作品你能写得让全世界都懂,那才是你的骄傲。用最利于表达的方式表达,这一准则应是写作迷宫中的指北针,是相对论错乱时空中恒定的光速。

    文学在理性方面的对手是哲学,在娱乐方面的对手是影视。哪些东西是文学能表达而影视无法表达的?是抽象的东西,比如心理活动,比如描述性语言,比如作者的感触,毕竟这些靠画面、靠演员的脸很难准确呈现。当然影视可以借助旁白,但旁白属于文学,旁白多了,影视就变成了图解文学。


    文学对大众的影响力确实远不如影视,所以很多文学作品都想攀上影视的高枝儿。其实人们对形象的依赖是一种退化,因为人的抽象思维、理性思维就是从形象感知中提炼升华出来的,其存在正是因为能传达形象传达不了的东西,这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是智力程度的一个标志,这也是国人不爱阅读令人忧虑的原因。

    文学只能在夹缝中拓展生存空间,兼收并蓄,左右逢源,扬长避短:比哲学形象生动,比影视深刻思辨,比新闻富于想象……

    大众和小众总是矛盾的。如果做不到浑然天成的深入浅出、寓教于乐、雅俗共赏,不妨干脆将抽象的理性直接注入作品。这在以前是大忌,规定作家只讲故事不说理,理让读者自己去感悟思考。但这只适用于浅显的理。如果读者不思考呢?或者思考得不如作者深呢?读者都有作家的思考力那还要作家干什么?有人曾自欺欺人地说《红楼梦》丢了后四十回不是坏事,能给读者留有想象——但我想象不出曹雪芹那个水准!如果这样所有好书都可以砍掉结尾了,就像从断臂维纳斯之残缺美的理论可以推出所有雕像都应敲掉一块一样,前提是所有观众都得是雕塑家。

    文无定法,标准千变万化,随便一写都能有理论解释得通。本来文学概念和技巧被赋予审美价值也是出于理性,只不过这种理性更间接、更小众,也更不实用。何况人的审美眼光也是千变万化,如今连日本游戏里都探讨哲学,众口难调,那就荤素搭配,咸淡皆备,也许还能拓展部分人的口味。

    现代人的理性思维比古人发达得多,能从理性中获得的快乐也越来越多。思考力越强的人越渴望高密度理性的刺激,比如拿破仑没事儿就喜欢推演数学题。高端作品应该是影响有影响的人,再由有影响的人作用于大众。愉悦感是阅读的主要目的,不管它来自感性还是理性、形象还是抽象、小说还是杂谈,都是生活的真实内容,只是因人而异,作者需要把握的是分寸和定位。

    纯文学因为它的纯而显得单薄,弱不经风,如何让它不浸俗泥又能硬朗起来?也许注入些理性的钙质能支撑它矗立长久些——玄奥的《金刚经》都能成为畅销书,可见人心向上,也可能是长期进补各种鸡汤的滋效。不要藐视鸡汤,那毕竟是大众理性思维的萌芽,总比肥皂剧的泡沫要有营养。

    哲学在文学中的体现应该是一种思辨色彩,潜移默化地培养读者的理性。理想的局面是:文学跟哲学汇合却并未消亡,而是从哲学中汲取力量。或者干脆不拘泥于传统概念的条框:既不是文学,也不是哲学,而是作品,是读物。很多文学家也是思想家,很多思想家也是文学家,他们品读前人的精辟思想时会拍案叫绝,痴迷不已,那是他们的鸡汤。如果有一天人们的理性思维普遍发达到能从哲学中获得陶醉,那么哲学反倒可以划归到文学的门下,成为广义文学中的一种体裁。

    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时间是减少了吗?其实是增加了,只是阅读媒介变了,变方便了。如今连小姐都在不断转发微信,啜饮鸡汤,可见网络环境下语言文字渗透面之广,文学还是有价值、有希望、有可为的。只不过现代科技提供了没有门槛的发布平台,不但全面迅速地呈现比小说还有趣还精彩还奇特还超出想象的现实,也把大众的才智都挖掘出来,全民都可以创作、发表,分散了眼球。虽然零碎,虽然每人只有一分感悟,但人多面广,足以把专职作者的十分感悟淹没,何况大家的阅历都不少。所以广义的文学虽未没落,但专职作家可能要没落。

    回应部分读者的讨论:此书的初衷并非俗入雅出,只是写一个人在这两极间挣扎探索的过程;也并未有意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的内容自然有不同的风格,形式服务于内容,不追求技巧也不刻意回避技巧。曾有很多不伦不类的东西后来被视为创新。至于篇幅,对长篇作品人们只是在阅读前有畏难情绪,一旦看上,只要你写得好,读者只会嫌短。快餐吃腻了,总要吃一顿大餐。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yibigЕ.com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第116章再版自序  
相关:    太荒吞天诀  四重分裂  我在秦朝当神棍  异域天境  盛赋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当代金瓶梅《逝者如斯》第116章再版自序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6s 2.3726MB

搜"当代金瓶梅《逝者如斯》"
360搜"当代金瓶梅《逝者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