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第157节:探索者张骞3
------------
下一步该怎么办?
逃跑?求救?或是以死示节?
无数选择充斥在张骞的心中,经常让客居敌国的他夜不能寐。张骞想逃跑,却苦于匈奴人监视严密,实在不敢轻举妄动,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张骞明白,他的这条命,从踏出长安的那一刻时,就已经不属于他自己了。他如果死了,不外乎能博得一个忠臣的名声,可皇上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只有名声的忠臣,他要的是敢于挑战未知不辱使命的忠臣。
张骞更明白,张骞若死,国中恐再无张骞。他可以易服饰,说胡语,甚至娶胡妻,但是唯一不能改的是他的内心,唯一不能丢的是朝廷给他的使节。
张骞下定了决心要保住性命,伺机逃跑,哪怕等上个三年五载也在所不惜!
张骞放下所有的顾虑,投入到了眼下的新生活中。
他与他的新婚妻子相敬如宾,感情日笃,虽然是匈奴的高级囚犯,张骞却从来不折节受辱,他礼待他人,宽大豪爽,影响着身边的匈奴人对汉人的看法。
他学习胡语,苦练骑射技术。北方天气恶劣,风吹日晒如家常便饭,白天炎热如夏,晚上又寒冷难耐,而且匈奴人随水草迁徙,今冬在此,明春在彼。
这些在匈奴人眼里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对于张骞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考验。
张骞没有选择退缩,相反他把它视为一种难得的历练。
如果在匈奴都活不下去,那他又凭什么面对茫茫万里的西域戈壁沙滩?
“为什么你能如此不动声色坚持下去?”
“因为我身上还肩负着使命。”
一年过去了,匈奴人对他的看守丝毫没有放松,而他也喜得贵子。
三年过去了,匈奴人对他的看守还是没有放松,张骞已经精通匈奴语言及风俗。
五年过去了,匈奴人对他的看守依然如故,张骞磨练出了出色的体格与骑射技能。
十年过去了,匈奴人对他的看守稍有松懈,张骞摸清了匈奴的各处隘口。
元光六年(前129年),汉匈战场上,卫青奇袭龙城,第一次崭露头角,军臣单于陷入了寝食难安的境地。
元朔元年(前128年),匈奴发兵两万,袭击渔阳,雁门。
机会来了。
张骞马上叫来堂邑父和妻子,说明了他的主意,虽然妻子是匈奴人,当初有可能是军臣故意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但十余年的朝夕相处已让他们彼此深爱上了对方,如今他要走了,他自然要向她告别。
张妻叹了口气,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这一走也不知道是否还能相见。
她的眼中满是不舍,泪水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但她还是坚定地支持夫君的做法。
“走吧,孩子我会照顾好的,牛羊我会照顾好的。”
“辛苦你了!”
深夜,张骞向妻子做了最后的道别,便与甘父消失在夜幕中,而她的妻子为了不让人发现,不能出门相送,只能在帐中暗自泪流不止。
张骞与甘父没有逃往家乡,而是沿水草西行,因为在匈奴呆了数十年,精通匈奴语言,通晓匈奴习俗,所以路遇盘查,也很快就能混过去。
数日之后,他们两人已经到达匈奴边境,几经周转,到达了他所知的当年大月氏的聚居地,伊犁。
然而,令张骞没想到的是,十年之久,这里早已是物是人非。
当地居民告诉他,此地虽是伊犁,但却不是大月氏,大月氏早在数年前就迁徙到遥远的西南方了,现在这里叫乌孙。
乌孙是匈奴的附属国,与匈奴并无血仇,当年,就是乌孙与匈奴联手,才赶走大月氏。
如此一来,乌孙国不能久待,必须继续寻找大月氏。
在当地人的指引下,张骞南下穿过天山山脉,沿着天山南麓直走,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高原之地。
看到山巅如此葱翠,而且山脚下多是种葱,张骞知晓这就是早有耳闻的“葱岭”(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乃世界屋脊之意。远古称为不周山,汉代以降称葱岭。相传,不周山乃天地支柱,火神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怒触不周山,致使支柱断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才有了今天的神州大地。
张骞翻过葱岭,又进入了一个富裕的国家。
此国名叫大宛,属于定居民族,他们有城廓,耕田。大宛盛产葡萄,张骞尝过之后,便再也忘不了它的味道,这可是在大汉未见过的。更为人赞叹的是,大宛产一种马,此马挥汗如血,实属极为罕见的良马。
张骞心想,要是能把汗血宝马引入中原,那定能打造一支铁血骑兵。
张骞以汉廷使节的名义见到了大宛国王,大宛国王早就听说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十分富饶的国家,想通使却难于跋涉,现在见到汉朝来的使者,自然大喜过望。
大宛国王不但热情地款待了张骞,当他得知张骞要去大月氏,便派了向导跟随。
有了大宛向导,一路上平坦多了。
此时的张骞获知,从大宛去大月氏,途中要经过康居国。康居是个小国,它分别向匈奴和月氏称臣。
听到这些,张骞非常兴奋,现在至少可以说明,大月氏还是比较强盛的。
张骞一行经过康居,最终到达了他朝思暮想的国度。
十年了,为了这个使命他等了十年,而今,重任即将完成,他自然感慨万千。
在大月氏,张骞见到了大月氏国王。
作为汉廷的使者,大月氏国王自然不敢怠慢。不过,当张骞说明来意之后,月氏国王却
不置可否,只是表示张骞初来乍到,暂且住下,联兵之事可以从长计议。
要是唤作他人,可能甩手便走,但是张骞没有,他真的在大月氏住了下来。
十年我都等了,还怕继续等下去么?不完成使命,我张骞誓不罢休。
谁都知道,大月氏与匈奴有血海深仇,每一代国王必然时刻铭记于心,正是因为匈奴,他们才背井离乡,千里跋涉,经过千山万水,他们终于来到脚下的这片土地,臣服当地的土著民,才有了今天的富饶强盛。
自从有了这片土地,大月氏与匈奴再无瓜葛。两国有千里之遥,即便要打,如何打?
大月氏国王并非愚蠢之辈,他当然希望有朝一日能复仇,不过,以大月氏目前的情况,刚刚获得原大夏国的土地,贸然去千里之外作战,那是最不划算的。不过,汉廷的使臣也不能得罪,听说这个国家非常之富,奇珍异宝无数。两国交好,必然好处不少。
基于以上想法,大月氏国对张骞好吃好喝伺候。联盟之事,即不说可,也不说不可。
张骞的意志果然十分强大,为了等大月氏的一个允诺,竟然在此滞留了一年有余。
一年之后,张骞游说无数次无果后,最终放弃了。
元朔二年(前127年),他踏上了归途,准备回国复命。
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归去的路途是否会像来时那样艰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ubiqu.com。笔神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3s 2.224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