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内,古木书架鳞次栉比,经卷弥漫着檀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凌霜坐在窗边的长桌前,她的身影,在透过窗棂的斑驳光影中,显得格外宁静。
她的额头光洁,几缕银丝在乌黑的发间若隐若现,眉头微微舒展,眼眸低垂,目光显得柔和而坚定。她正手中持一支狼毫毛笔,笔尖在黄卷上轻轻舞动,笔触轻盈而有力,墨迹在纸上流淌,宛如行云流水,每一个字里,都流露出她内心的宁静和对佛法的虔诚!她正全神贯注地抄写着佛经,脸上的表情平和而庄重,仿佛世间的一切纷扰都与她毫无相干!
风清扬在远处观望到了这一幕,看到凌霜的神态如此专注,他觉得,那份虔诚仿佛不像是在抄写经文,而更像是在与佛祖对话,寻求心灵的净化和超脱。从头到尾,她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似乎每一次呼吸,都与笔尖的节奏相呼应!她的身影在藏经阁的宁静中显得格外神圣,仿佛与周围的经书、佛像和尘埃早已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古老而宁静的画面。
正午的阳光透过树梢,照在斑驳的石板路上。少林寺的禅院内,一群小僧侣围坐在一位年长僧人的周围,正齐声念诵着经文。其中,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格外引人注目,他正是张献忠的小儿子,如今在少林寺修行,法号禅心。
禅心的脸上已经褪去了初到少林时的怯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安静与快乐。他的声音虽然稚嫩,但在诵经时却显得格外响亮和认真。风清扬停下脚步,静静地观察着这个小男孩。
很快,小僧侣们结束念经,开始用餐。禅心在饭堂中,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缠着母亲,而是规规矩矩地一个人吃饭,一举一动都显得有条不紊。风清扬心中不禁感慨,少林寺的生活,已经让这个小男孩学会了自律。
饭后三刻,禅心又跟着其他僧侣来到练武场,开始练习蹲马步。他的身体虽小,但每一个动作都做得非常认真到位。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后背的衣服也被汗水打湿了,但他脸上却没有一丝痛苦和不耐烦,只有坚定和执着。
风清扬看着禅心,感觉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母亲呵护的孩子,在少林寺的严格训练和教育下,他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毅力的小武僧。他的眼中还充满了对武学和佛理的渴望,这就让风清扬不得不由衷地赞叹: 少林寺不仅传授武艺,更注重培养弟子的品性和心性。禅心在这里的改变,正是少林寺教育的成果。他相信,假以时日,禅心必定能够继承少林寺的武学精髓,成为一名内外兼修的武林高手!
最后来到了医馆,几位少林医僧正围坐在袁起凡的榻前,他们手中拿着医书,《少室僧针灸秘经集》,《针刺九十神穴》,墙上一章好大的穴位图——上面记载着人体穴位和各种针灸手法。而袁起凡则躺在床上,面色苍白,眉头紧锁,显然,正承受着失忆带来的痛苦和迷茫。有位高僧向风清扬介绍,说袁起凡在见到凌霜和禅心时,竟没有丝毫记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痛苦。但凌霜和禅心并没有放弃他,他们每过一段时间便会来看望他,经常对他说话,试图帮他想起以前的事。凌霜还安慰对他:“凡哥,你就在这里好好医治,我们都会在这里陪着你,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风清扬一边听着,一边看着少林医僧们的动作。
只见他们从百会穴开始施针,这是位于头顶的要穴,被认为与脑部功能密切相关。银针刺入,袁起凡的面部表情微微放松,医僧们轻声念诵经文,以求心神宁静,同时运用内功,去帮助银针发挥最大的效用。
接着,医僧们又依次施针于神门、内关等穴位,这些穴位与心脏和精神有关。他们的动作轻柔而精准,每一次施针,都伴随着经文的默念,力图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促进袁起凡的大脑恢复记忆。
风清扬站在一旁,默默地观察。他看到袁起凡脸上依旧带着迷茫,不过,那紧张的神情似乎有所缓解。尽管这些天来,医僧们一直在努力,但袁起凡的记忆,似乎并没有恢复的迹象。作为一个穿越者,风清扬知道,这种心因性的失忆症,除了医术,应该还需要特定的刺激,才能唤起记忆的苏醒。
于是,他便向众医僧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而高僧们表示,袁起凡目前的身体太过虚弱,强烈的刺激,很可能会对他造成更大的伤害。风清扬想了想,也是,恢复记忆,不能太急于求成。这种事,也要看时机的。也许某一天的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就能让他突然想起来所有!
喜欢穿越剑影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2s 2.335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