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211章 孙承宗:山海关防线的传奇

    一、大器晚成

    孙承宗,这位明末的杰出人物,其早年并非一帆风顺。出身于一个逐渐衰败的农民家庭,孙承宗的家族原本因先祖迁徙至高阳而扎根于此,尽管家境一度殷实,但父亲孙麒的慷慨性格和赈济行为导致家道中落。然而,正是这种环境下的成长,塑造了孙承宗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孙承宗的童年并不平凡,他自幼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颖,六岁便能对联,显示出极高的天赋。在父亲的重视教育下,他跟随兄长孙敬宗进入学宫学习,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抗辽英雄的崇拜,如康保裔、李重贵、杨延昭等,这些人物的事迹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日后成为他编纂《高阳县志》时着重描绘的对象。

    尽管早年学业优异,但孙承宗在科举之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他在十六岁时以第二名的成绩成为秀才,十七岁时更是在科试中夺魁,但此后十余年间,科举之途却似乎对他关闭了大门。直到万历十八年(1590年),孙承宗的人生迎来转折点,大理寺右丞姜璧邀请他前往京城担任其子的老师,这不仅为孙承宗提供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也扩大了他的社交圈,与当时的政治精英建立了联系。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孙承宗终于在选贡考试中脱颖而出,以第五名的成绩入选监生,成为国子监司业叶向高的学生,进一步深化了他对学术和政治的理解。翌年,他虽在顺天乡试中一举成名,但在随后的会试中却遭遇挫败。然而,人生的起伏并未让孙承宗气馁,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坚定的决心。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孙承宗应兵备道房守士之邀,前往大同教授子弟,这次北上不仅使他亲身体验了边塞生活,还直接参与了平息兵变的过程,展现了他处理危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孙承宗利用此机会深入研究边防地理,与当地豪杰交流,了解北方民族的风俗与边疆防御的实际情况,为他日后在军事上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宦海沉浮

    孙承宗的宦海生涯充满了起伏,他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通过会试,殿试高中榜眼,步入官场,初任翰林院编修。在任职期间,他敢于直言,曾借灾异劝谏明神宗,呼吁减免矿税和缓建工程,以减轻百姓负担。孙承宗的正直与刚毅,让他在官场中显得格格不入,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他选择暂时离开朝廷,告假回乡。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梃击案的发生,使得孙承宗的政治智慧得以展现。他建议大学士吴道南采取审慎态度处理此案,既维护了皇权的尊严,又避免了宫廷斗争的激化。然而,他的公正立场引起了与东林党对立的齐、楚、浙三党的不满,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的京察中,他险遭贬谪,幸得翰林院掌院刘一燝的庇护。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孙承宗被委以重任,起草神宗遗诏,成功争取到发放内帑作为边防军饷,彰显了他在关键时刻的决策能力。然而,红丸案后,他与东林党人孙慎行产生分歧,后者认为孙承宗背叛了东林党,而方从哲也对孙承宗的态度不满,这使得孙承宗在朝中的处境更为复杂。

    天启元年(1621年),孙承宗晋升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成为熹宗的师傅之一。熹宗对其特别倚重,孙承宗也试图通过讲解经书结合现实问题,启迪皇帝,但其谏言往往得不到阁臣的有效响应。

    正当孙承宗在宫中致力于皇帝的教育之时,后金的威胁日益严重。沈阳、辽阳的失陷,让朝野震惊,众臣纷纷奏请启用孙承宗以解燃眉之急。孙承宗的军事才能和果决英风受到广泛认可,但熹宗不愿失去这位师傅,多次拒绝了将孙承宗调往前线的提议。

    三、首次督师

    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的仕途迎来了转折点。在辽西广宁卫告急、王化贞弃城、熊廷弼败退的背景下,明熹宗在众臣的推荐下,任命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国政。孙承宗上任伊始,即展现出其治军理念,主张严明军纪、选拔贤能,并着手弹劾了一批在辽东和西南战事中表现不佳的官员。

    不久,关于山海关外八里铺“重关”建设的争议浮现,孙承宗站在袁崇焕一边,反对这一计划,认为应积极主动防御而非固守一隅。六月,孙承宗亲赴山海关视察,面对王在晋与袁崇焕等人的分歧,他倾向于袁崇焕的主张,即救援辽西的十三山难民。在实地考察后,孙承宗对宁远的战略价值有了深刻认识,决定出关进一步勘察,尽管王化贞以安全为由反对,孙承宗毅然前行,确立了宁远作为防御后金的前沿支点。

    同年八月,孙承宗在与熹宗面谈后,获得督师边关的授权,负责山海关及周边地区的军务。在前往边关之前,他上疏强调练兵选将的重要性,对王在晋的能力表示保留,而对袁崇焕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肯定了阎鸣泰的部分品质。孙承宗自请督师,得到了熹宗的批准,他以原官职督理关城及蓟、辽、天津、登、莱各处事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月,孙承宗抵达山海关,面对惨淡的战场景象,他迅速组织起重建工作。他留用了江应诏,并任命袁崇焕负责营房修缮,鹿善继、王则古管理兵马钱粮,杜应芳、孙元化负责军器火药。孙承宗整顿军纪,罢免了失职将领,淘汰了大批无能军官,为军队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孙承宗多次出关巡视,最终在茅元仪的建议下,确定宁远为对抗后金的关键阵地。天启三年(1623年),宁远的重建工作正式启动,至天启四年(1624年)三月,宁远城完成重建。同年九月,孙承宗再次东巡,至广宁一带,沿辽河下游行进,沿途震慑敌军。次年夏天,孙承宗派遣四车营东出宁远,分别在锦州、小凌河、松山、杏山等地驻军,加强了前线防御体系。

    与此同时,孙承宗与登莱巡抚袁可立、总兵沈有容通信,意图恢复辽东半岛南部的四卫(金、复、盖、海),并利用后金内部的汉将刘兴祚作为卧底。此外,孙承宗试图利用驻守东江的总兵毛文龙牵制后金,尽管东江及登莱水师的作用主要是威慑和分散敌军力量,但他始终将重点放在山海关至宁远的防线上。

    四、去职归乡

    孙承宗在督师山海关期间,虽在对外防御上取得显着成效,却在朝堂内部遭受重重挑战。与阎鸣泰、张凤翼等人的政见不合,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而这些冲突往往被朝中党争所放大。特别是阎鸣泰与孙承宗在军事决策上的分歧,以及张凤翼主张保守的防御策略,都使得孙承宗在督师期间面临不少阻力。尽管如此,孙承宗的忠诚与才干得到了熹宗的信任与支持,多次化解了危机。

    然而,随着齐、楚、浙等朋党的崛起,宦官魏忠贤开始掌握大权,孙承宗的处境日益艰难。他对宦官干预军政的坚决反对,以及对魏忠贤及其党羽的直言批评,如劝谏熹宗解除魏忠贤的职位、停止内操等,使他成为了魏忠贤的眼中钉。孙承宗的强硬立场,加上他与东林党人的联系,使得魏忠贤及其党羽对他展开了攻击。

    天启四年(1624年)夏,魏忠贤的同党开始策划驱逐孙承宗,甚至在孙承宗试图进京面圣时,魏忠贤通过其党羽魏广微的通风报信,成功阻止了孙承宗的入京。孙承宗的忠贞不屈,即便在面临巨大政治压力的情况下,也未曾低头,他拒绝了那些劝他向魏忠贤示弱的声音,坚守自己的原则。

    在天启五年(1625年),孙承宗的处境进一步恶化。马世龙在柳河之役中的失败,成为了孙承宗去职的导火索。马世龙的无能与骄纵被朝中言官大肆抨击,孙承宗作为其上级,也因此受到连带责任。面对朝野的压力,孙承宗屡次上疏请求辞职,终于在同年十月十五日获得了熹宗的批准,由高第接替了他的位置。


    尽管孙承宗离职,熹宗仍对其恩宠有加,赐予了诸多荣誉与物质奖励。然而,孙承宗的去职并未结束他的政治风暴。魏忠贤继续对孙承宗施压,甚至强迫他参与为魏忠贤建生祠的活动,孙承宗坚决拒绝,这导致了魏忠贤的愤怒,使得孙承宗的晚年生活陷入孤立。

    直到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去世,崇祯帝即位,魏忠贤倒台,孙承宗才看到了复出的希望。然而,由于之前的柳河之役以及王在晋等人的持续攻击,孙承宗的复出之路并不平坦。直至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的介入,澄清了柳河之役的真相,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孙承宗的压力。

    五、临危受命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领后金军队大举侵入明朝境内,局势危急。面对国家的紧急状态,崇祯帝在阁臣的建议下,于十一月初七日下令孙承宗速入京师,委以重任。孙承宗接到诏令后,迅速响应,十一月初九日接旨,次日便踏上征程,展现了一位老将的决断与担当。

    崇祯帝在平台召见孙承宗,表达了对他的高度依赖与信任,询问其应对之策。孙承宗基于对战场局势的了解,提出了详尽的战略布局,建议以袁崇焕守蓟州,尤世威守密云,满桂守顺义,侯世禄守三河,形成稳固的防御体系,互为犄角,紧密配合,以确保京师安全。此外,他还对选将、粮饷、火器、兵丁等具体事项提出了建议。崇祯帝采纳了孙承宗的意见,并授予他广泛的权力,包括调动军队、惩治违令者等,显示了对孙承宗能力的高度认可。

    孙承宗不负众望,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军事部署中。当皇太极对北京发动攻击时,孙承宗迅速调兵遣将,派遣游击尤岱率三千骑兵驰援京城,又调动其他部队协同作战。同时,他联络各地将领,协调兵力,确保通州一带的稳定,并及时应对后金军可能的动向,有效地遏制了敌军的攻势。

    在袁崇焕被捕后,祖大寿等关宁军士兵出现动摇,孙承宗主动写信劝慰祖大寿,鼓励其率军收复失地,以功赎罪。孙承宗亲自前往山海关安抚士兵,成功稳定了军心,使祖大寿等人重新归顺,展现了卓越的领导力和军事才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崇祯三年(1630年),孙承宗着手收复被后金占据的遵化、永平、迁安、滦州四城。他首先收复了建昌营,随后在一系列战斗中取得了胜利,逐步驱逐了后金军队。在孙承宗的精心部署下,明军不仅收复了失地,还成功伏击了后金军,迫使阿敏率部逃窜。孙承宗随即下令追击,最终取得了遵永大捷,彻底清除了关内的后金威胁。

    六、引咎辞官

    崇祯四年(1631年),孙承宗继续肩负着关宁锦防线的重任,然而与辽东巡抚丘禾嘉的矛盾日益加剧。丘禾嘉主张乘胜追击,而孙承宗则主张稳扎稳打,先恢复右屯,再逐步推进。双方在策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一系列军事行动的延误与不协调。

    孙承宗曾试图通过上疏和请示朝廷来调和与丘禾嘉的矛盾,但朝廷的态度模棱两可,未能有效解决二人间的分歧。随着矛盾升级,孙承宗意识到与丘禾嘉的不和可能重蹈熊廷弼与王化贞覆辙,导致军事失利,因此他连续上疏,请求辞去职务,让丘禾嘉独自承担辽事,以避免军政上的混乱。

    在孙承宗的努力下,大凌河城的修筑计划得到了批准,然而朝廷的决策反复无常,导致工程进展缓慢。当皇太极亲自率军围困大凌河时,城中仅有不足两万的守军,且战斗力不强。孙承宗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调兵遣将,另一方面试图通过奇策解围。然而,丘禾嘉的犹豫与分歧导致救援行动迟滞,最终大凌河城陷落,孙承宗派去救援的宋伟、吴襄部也在长山遭遇惨败。

    大凌河之困不仅造成了军事上的重大损失,也引发了朝野对孙承宗的广泛指责。孙承宗深知责任重大,主动上疏请罪,请求给予处罚。尽管崇祯帝并未严厉责备,但孙承宗接连上疏,恳求辞官还乡,表明了他对自己在此次事件中责任的深刻认识。

    最终,崇祯帝于十一月二十三日准许孙承宗回家养病,孙承宗在离任前仍不忘国事,多次上疏陈述对蓟辽防务的看法。孙承宗的离去,不仅是个人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也反映了明末政坛的复杂与动荡,以及军事决策中的人际关系与策略考量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孙承宗的辞官,标志着他从军事前线的退隐,但他的影响力并未就此消散。在随后的岁月里,孙承宗仍以一名退休官员的身份,关注着国家大事,直至崇祯十一年(1638年),在清军南下之际,他率家人守城,以身殉国,展现了其一生的忠诚与担当。

    七、满门壮烈

    孙承宗在晚年赋闲期间,虽远离了政治中心,但仍心系国家,密切关注时局变化。他整理生前文书,留下对国事的忧虑与思考,尤其是在后金(大清)的威胁与国内“流寇”问题上,他主张以强硬手段应对,体现了其一贯的坚定立场。

    崇祯九年(1636年),大清改国号,再度入侵明朝,京畿再次遭受蹂躏。孙承宗领导高阳军民,凭借城墙抵御清军,成功使清军游骑望而却步,未攻城而去。然而,定兴城不幸沦陷,孙承宗的挚友鹿善继殉国,孙承宗悲痛之余,创作了大量悼念诗篇,表达了对战友的深切怀念。

    两年后的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再次大举入塞,是为戊寅之变。十一月初九日,清军围攻高阳城,知县雷觉民仓皇逃走,孙承宗挺身而出,带领家人与高阳军民共同抵抗。激战一天后,炮石耗尽,清军攻破城墙。孙承宗在城墙上指挥至最后一刻,最终被俘。他面对清军将领的劝降,毫不畏惧,坚决拒绝,彰显了不屈不挠的气节。孙承宗在与清军将领的对话中,言辞犀利,展现了其坚定的爱国情怀与对大明王朝的忠诚。

    孙承宗一家在此次战役中几乎满门尽忠,除了少数侥幸逃生的后裔,包括孙承宗本人在内的五子、六孙、八侄孙及三十余名家属,均英勇殉国。孙承宗在被俘后,选择从容自缢,以身殉国,展现了其崇高的民族气节。

    孙承宗的牺牲引起了崇祯帝的关注,虽有阁臣阻挠,未能立即给予厚恤,但最终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赠孙承宗为太傅,并让其子入朝为官。同年,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追赠孙承宗谥号“文忠”,并追赠太师。清乾隆年间,孙承宗被追谥“忠定”。

    孙承宗的形象被描述为铁面剑眉,声音洪亮,性格方正刚直,见识通达,善于决断,具有深远的洞察力。他为人庄重,行事严谨,善于辨别人才,洞察人心,深受人们敬仰。孙承宗的文章雄健深厚,风格独特,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修养与人格魅力。他一生致力于正直治国,清除腐败,倡导忠诚与正义,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尊敬。

    结语

    孙承宗一生,见证了晚明社会的动荡与变迁。他所构建的山海关防线,不仅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有效地抵御了后金的侵扰,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孙承宗的故事,是关于忠诚、勇气与牺牲的故事,他的精神,如同那道曾经坚不可摧的山海关防线,永远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211章 孙承宗:山海关防线的传奇  
相关:    网游之剑刃舞者  无敌升级王  逆天邪神  百炼飞升录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古代历史着名人物第211章 孙承宗:山海关防线的传奇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1s 2.4073MB

搜"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360搜"古代历史着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