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愿意教一些堪称铁匠压箱底绝技的宝珠用魔法术式,那么大家学不学呢?纵使是那些未来目标不一定是铁匠的铁匠科弟兄们,都毫不犹豫地学习了。包含那些本就有铁匠手艺的人。
尽管原核宝珠有扩充的极限,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新的封禁术式填充入其中。大部分原核宝珠的持有者,顶多做到既有术式做适应性的改造而已,因为他们没有渠道获得魔法领域的资源。
这就好像古时世家、寒门与庶民的区别。在学问上,不是下层的人里头没有聪明人,不懂得做学问,但他们没办法得到更多知识来源。书籍与知识,在古代可都是被垄断的。
就算不说读书人的世界,所谓的江湖、武林也是一样的情况。那些真正精妙高深的武功,不也是被少数门派把持着,轻易不外传。寻常壮汉也就抡着王八拳,仗着皮粗肉糙混日子。
如今有人肯传授铁匠用控温的术式刻印,哪里有不学的道理。
其实假如林文理愿意的话,他大可术式刻印大放送。提供大家专门用来砍树的术式,专门用来挖土的术式,还有玩泥巴、制砖、拔草、填坑,这些都有办法专门设计一个魔法来进行。
不过还是那个问题,原核宝珠的扩充有其上限。林文理可提供的术式刻印,多到可以让众人烦恼挑选哪些才好,哪些要忍痛割爱,因为没办法全部用上。
但是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利用专属工具来轻易进行,不见得都要靠魔法。而使用专属工具,不管是工作效率或精神与体力上的消耗,都不比魔法来得差,尤其到了机械化的阶段。
现阶段是因为草创期,手边有的工具都相当简陋。不得已之下,才想着倚靠魔法来熬过这段时间。
所以那些砍树用、挖土用的,林文理就当作没有那些东西存在,让弟兄们直接用刺刀加宝珠的组合平推。效率是差了点,但也只差了点。
唯独接下来要提供铁匠科的弟兄们,这个用来控温的魔法术式没有很好的普通工具能够替代。
且在未来的工作中,这个术式依然有用武之地。而不是过了重建钢铁厂的初步阶段,以后就用不上了。
这个魔法术式说是控温,其实远远不止控温。实际上这是能够控制能量溢散方向,从而达成某种不平衡状态的超强魔法,甚至包括宇宙中最不可控的能量——熵也能被控制,或说诱导。
理论上,这个魔法可以将一个区域内的热量带走,往另外一个区域集中。并使前者范围内无限趋近于绝对零度,使后者范围到达超新星等级的高温,甚至更高。
注意,这只是一种能量转移,并不是使能量凭空消失或突然增加。就好像冷气机或空调制冷,它让室内降温的方法,其实是透过压缩机与冷媒的作用,将热量转移到室外。
但那种极端的温差,只是理论上可以达到的效果。这就好像在说引擎的转速无限制地增加,最终可以达到光速一样。但有哪颗引擎这么生猛呀,可以不考虑引擎材料承不承受得住的问题。
而且这个魔法是控制溢散方向,并不是精准控制转移方向,并且拘束在某个范围内。所以被改变位置的热量,也依旧不断与环境产生交换,无法被固定下来。
然而这套魔法术式实际表现效果,还是取决于使用者的熟练与理解程度。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易学难精的魔法。
在实际使用上,想在大热天里把自己周围的热气排开,打造一个凉爽的环境不是不行,但有些大材小用了。
宝珠所铭刻的魔法术式,可不存在调节输出的说法,也就是开与关两种状态而已。也就是说不管怎么用,消耗魔力或精力的状况都是一样的。
所以为了一时的凉爽,换来精神与体力上的疲劳,真不好说划得来或划不来。
林文理传授这个魔法术式给大家,其真正用法是让人站在那些临时搭起的土窑旁。以自身为区隔,将燃烧木头所散发出的热量往内推,尽可能拘束在窑体内,而不往外发散。
又因为自己站的位置距离土窑相当近,温度必然非常高。所以将自身周围的热量往窑体方向推,从而形成一个类似隔离带的环境,以此避免因高温带来的不适。这就像是组成一个人体窑炉。
其次,烧砖得烧上十到二十小时。因为用得是湿木头,火力不够,所以这个时间肯定得往长的拉。要是派人使用控温术式,那就得安排轮替,不可能一组人从头待到尾。
林文理不是没想过,先将这些湿木头烧制成木炭。只是这样做会损失三成到五成可制造的热量,换来减少冒烟以及燃烧时可产生更高的温度。
再考虑到烧制木炭也需要时间,且同样要消耗燃料。以现况来看,反而直接用湿木头来作业就好。等到煤矿成功开采了,不论是木炭或湿木头都是要淘汰的,就不用多费功夫与浪费时间。
其实要是有合格的防火砖,搭出合格的窑炉,是不用这么耗人力了。但这不是没有嘛,所以只能出此下策。等到搭出合格的窑炉,就不用派人在窑炉旁站岗,使用魔法了。
这也不是说正式的窑炉起好了,这套魔法术式就没用了。
铁匠科的弟兄可以想象其未来的工作,必然是在极端高温环境下作业。这套魔法术式虽然无法抵御因接触铁水高温所造成的烧烫伤,但至少可以让自己所身处的环境稍微降温。
也就是说这套魔法术式不仅仅是铁匠科的人用得上,未来会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都能用得上。
毕竟极端高温环境下,大量流汗,会让人体力快速流失,缩短可工作时间。要是有办法改善这一点,不光是延长工作时间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一些长期暴露所造成的工作伤害。
但是现阶段,这套魔法术式的刻印,教授给铁匠科的弟兄就够了。未来岗位调整了,再给有需要的弟兄安排上。现在就不用浪费时间与人力在眼前用不上的事情上头。
在宝珠上刻印新的术式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比起双核或单核演算宝珠,原核宝珠对于材料的要求没有那么严苛,但也不是路边捡颗石头来都行的程度。
幸好大伙儿的宝珠上头都还有空位可以增添新的术式,所以就没有考虑给宝珠增加外挂的材料。
也就用一早上的时间,林文理就带着所有铁匠科的弟兄将控温术式铭刻进各自的宝珠里。
下午,就带着大家将晾干一天的砖胚堆起来,在外层覆盖上一层草。这些都是整地弟兄们的除草成果,草叶都还是青翠色的。
最后再把最初挖开的表层土块,垒在覆盖草叶的砖胚上。再用水和泥,把一些看得到的空隙都给拍实了,然后就
”嗯,烧不烧?”林文理问着铁匠科的弟兄们。
一旦开炉,十小时打底,二十小时跑不到。这段时间内,至少要有三到五个人守在窑旁,化身为人肉窑炉。林文理是不可能亲自做这些事情的,所以他问起了铁匠科的弟兄们。
众人一合计,其中一人说:”林总经理,你看。一旦点了火,烧一个白天的时间也达不到制砖的要求,肯定要烧到晚上。反正都要留人熬夜守夜了,不如早点开始,早点结束。后头的事情都还等着这一批砖呢。”
”也是,早点出成果,改进一下现有设备。后头大伙儿也早点轻松。”林文理同意了大家的想法,指导起铁匠科弟兄点火的作业。
第一批要烧的砖,并不是做好多少砖胚就烧多少砖的。除了考虑燃料,也就是砍下的柴火数量问题外,还要看需求。
第一批砖因为是用一次性的土窑烧制的,燃料温度又不过关,尽管有使用魔法术式的人体窑炉协助,这批砖的质量依然是堪忧的。
林文理就没想过要大量生产这种明显在合格线以下的红砖,所以严格控制着数量。基本上够搭建第一座窑炉与两座打铁炉,再富余一些做预备,这样的数量也就够了。
所以第一批要烧制的砖,也就搭起了三座一次性的土窑就够用了。而且三座土窑的数量,已经劈好的木柴差不多够用。顶多前期的烧制时间内,再去砍一些木头就好。
然后铁匠科的弟兄以工班为一个单位,自行分配担任人体窑炉的控温术式启用者,以及负责补充燃料的人。
这些人在中途可以随时更换,只要注意人体窑炉不要长时间空缺就好。热量的交换可没有快到必须要无缝衔接的程度,大伙儿是可以轻松一点。
以一个小时为单位,让铁匠科的十五个工班,轮班守着三座土窑。具体安排,自然有铁匠科的科长负责,林文理就不插手了。
而且限制只烧三座窑,也可以让剩下的砖胚继续晾干。
基本上没晾个两三天,让砖胚内部的水份挥发出来,烧制时很容易表层先干,造成将水份锁在内部。如此烧制出来的红砖,质量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其实很多事情林文理都知道原理,也知道该如何避免。但是受限于材料和可用的手段,就只能匆匆上马,做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出来了。
所以前期在做的这些东西,都是过渡期前的过渡产品,早晚会再淘汰的。
虽然有魔法虽然可以弥补某些不足,但却无法完全取代缺失的部分,让制造出来的成品与最新科学技术所制造的成品相提并论。
这种时候让林文理不由得想起自己穿越前,某位大人物遗嘱中的’创业维艰’是什么感受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24s 3.897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