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也就是黄文彬他们在江门拍戏的时候。
燕京前门一个卖大碗茶的陈姓老大爷,忽然实名给《中国青年报》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写得很朴实,内容也不复杂。
陈大爷是个资深电影迷,从50年代就开始看电影,到了痴迷的地步,也经常带家人看电影。
1977年电影院一解禁,他就带着全家去看电影。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国内的电影看来看去都是那几部,拍来拍去也就那几个题材。
在引入几部外国片子之后,他的孙子彻底迷住了,根本不看国内电影了,还说国内电影没意思,完全没什么好看的。
老大爷当即悲从中来,以前国内电影可以是拍过无数好片的,怎么现在越拍越回去了。
他没什么文化,找不出来原因,只是奇怪为什么各大电影制片厂,拍起电影来都小里小气,完全没有当年拍《渡江侦察记》、《地道战》以及《上甘岭》的气魄,甚至连《早春二月》、《李时珍》等这类片子都很少了。
《中国青年报》的社论倒是直截了当,把矛盾对准了僵化的电影制度,尤其是统销统购的政策,中影把成本控死在了七十万以内,统购的价格又控死在了九十万以下。底下的电影厂想生存,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降本增效,拍出来的电影能好看才怪。
这篇报道一出,直接引起了轰动的效果。
短短一个月,中国青年报就收到了数万份读者来信,都在说国内电影的问题。
甚至各大电影厂都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北影厂厂长汪洋只得拉上其他几大电影厂的厂长,去找中影公司谈判。
这事闹得挺大,高层都进行了密切关注,勒令中影必须尽快且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黄文彬回到燕京的时候,谈判刚好进入了尾声,估计很快就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了。
黄文彬知道这事的时候,还挺惊讶,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历史上的电影改革是从1983年左右开始的,没想到现在提前这么多。
这位叫姓陈的老大爷,究竟何方神圣啊,居然能引起如此大的风波。
很多报纸都在找这位陈大爷,但是始终没有人找到过,《中国青年报》也始终不说。
倒是前门的大碗茶,生意越来越好了。
当然,这些事情跟黄文彬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他先回了一趟电影学院,找班主任司马兆盾销了假。
“戏拍完了?”司马兆盾今年41岁,身形瘦削,面容清癯,上唇留着稀疏的胡茬子。
黄文彬点点头:“拍完了,后面需要去配下音,可能还得请假。”
“那是小事儿。”司马兆盾笑了笑,“虽然你很优秀,写的剧本连大导演看了都赞不绝口,但是你的功课确实落下不少,接下来的半个月,我亲自给你补补课,把成绩提上来,至少考试得过。”
黄文彬道:“谢谢老师。”
“需要休息一两天吗?”司马兆盾问道。
黄文彬想了一下,发现自己的精力还行,说道:“不用了。”
“那去上课吧。”司马兆盾摆了摆手,“他都在放映室。”
黄文彬点点头,然后来到了放映室门口,悄悄推开门,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
燕京电影学院每星期起码要看四场电影,有时候一天内会连续看两场。
后世有位78级的导演系学生统计过,他们四年一共看了780多部电影。其中有一部分是所谓的内参片,比如今天看的这部《罗马之战》。
这是“原声片”,也就是没有经译制片厂的配制,而是有专业人员,在放映影片时,直接对观众地进行同声传译和讲解。
今天负责翻译和讲解的人叫陈景亮,此时他是中国电影资料馆资料处的专职翻译,未来会升任馆长,还是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委员。
黄文彬虽然推门的动静很小,还是引起了少数几人的注意,不过大家都只是瞥了他一眼,接着继续看电影,做笔记。
负责讲解的陈景亮老师只是冲黄文彬微微点头,然后示意他找个位置坐下来。
黄文彬只能挑最后面的空位置,坐了下来。
等坐下来之后,才恍然惊觉身边有股子香风。
扭头一看,发现身边坐着穿着纯棕色针织开衫的年轻女人,面容清婉,气质优雅。
感觉到黄文彬的目光后,她启唇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继续看起了电影。
黄文彬想起来了,这女人是方舒,78级表演系的学生。
虽然这是导演系的课,不过同级没有课的学生都可以过来看。
整个78级表演系中,男学生最出色的是周里京,女学生最出色的就是眼前这位方舒了。按后世的说法,这就是班草跟班花了。
方舒这会儿是整个表演系男生的梦中女神,今年9月份去央视拍单集电视剧《一个青年》时,未来的滑马、坐床成佛的张铁霖就疯狂地追求过她,可惜方舒对张铁霖毫无兴趣。
她一婚是嫁给了初恋,同班同学陈国星。后来因为事业和生活琐碎,两人渐行渐远。
这女人在空窗期被小他十岁的屠宏刚所趁,二婚嫁给了他之后,直接退圈了。
但是屠某人是个老色-痞,按毛阿敏的评价就是“这人看到漂亮姑娘就走不动道”,而且好喝大酒,打老婆也是常事。
最终两人还是离了婚,一代女神落得个一地鸡毛,再出现在大众视野时,已经是路人大妈了。
关于事业方面,黄文彬倒是有拉拢她的想法,主要是给自己组建未来的班底。
但是个人感情问题,如果插手就有点傻逼了,还是尊重他人命运比较好。
就在这时候,他的腰部忽然一疼,有人拿笔戳他的腰眼。
他疼得倒吸一口凉气,扭头向另一边看去。
结果,行凶的人还没看到,倒是有一张纸条递了过来:“是不是看傻了,你个流氓。”
一看字迹,黄文彬就知道是谁了。
是他同班同学李少虹。
黄文彬早就发现了李少虹好像对他有点意思,但他是一点想法也没有。
李少虹样貌算是普通偏上吧,气质倒是还凑合,可惜完全不是黄文彬的菜。
好容易穿越一次,怎么也得吃点好的,没必要委屈自己。
黄文彬决定不搭理李少虹,认认真真地看着电影,仔仔细细地记着笔记。
他的字,还有画工其实都还不错,记录下的分镜,虽然看似潦草,实则很有意境,廖廖几笔就把整个画面勾勒了出来,让人一眼难忘。
论起分镜,国内这几个导演也是各有各的特别。
张易谋的分镜则是像是那种小人书,故事性很强,也画得十分工整。
冯晓刚的分镜则像是油画,厚涂厚抹,匠气十足。
陈楷歌的分镜则是有点像是版画,阴影层叠,清晰明了。
姜文则是狂放派中的佼佼者,一个框加几个火柴人已经是他比较工整的画法了。
黄文彬算是跟徐克是同一派的,画得好,同时也更注重意境,而不是写实。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1s 2.437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