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运送给养的副将也不好受,因而见了李胤后十分羞愧:“太子殿下已经尽力筹措了。
然,现如今各州府都在闹灾,朝廷还要赈灾,只能筹到这么多了。请元帅恕罪!”
李胤摆了摆手:“罢了,此事不怪你,将军一路舟车劳顿,先下去歇息吧。”
这个年月,李胤本也没指望朝廷太多。如今又有晏宁这边的鼎力支持,粮草方面他已经不缺了。
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况且边城还有好几万饥寒交迫的百姓急需救助,这些粮食来得也算是时候。
那副将下去后,李胤也走出了帐子。
踩着厚厚的积雪,登上了不远处的一块斜坡高地,负手而立,眸光沉沉地看着下面的军营。
将士们正忙碌而有序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并未因为寒冷而怠惰。
时不时还有笑骂之声传来,言语中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憧憬,再不复之前的死气沉沉。
寒风中,绣着“李”字的旌旗猎猎,迎风招展。也撩动着他鬓边的碎发,上下翻飞,不停的抚过他刀削般的脸颊....
大昭这两年连连天灾,粮食不济,百姓困苦,缺衣少食,尤其是这大西北。
本来物产就不丰,外边的游牧民族还不时的来抢上一拨。
他们把这种明目张胆的抢劫杀人的恶毒行为,称之为“打谷草”。
边民们个个饿得皮包骨,眼睛都在发绿。
为了活下去,卖儿卖女都是那常事,吃尸体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就差易子而食了。
他们不是没想逃到其他地方,但国内的许多州府也都在闹灾,没粮走到哪里都是个死。
对边民们来说,反正都是个死,还不如死在家里,起码不至于喂了野兽。
正当万般艰难之际,秦王殿下兼大元帅竟然派人在城中贴出招工告示,内容如下:
1、征民夫修筑被损毁的城墙,每人每天2斤番薯半斤米或豆子,中午管一顿饭。
2、在城北设立制衣作坊,征妇人为军中士兵修补衣物,裁制军衣军鞋。
因为做的不是重体力活,所以每天只有2斤蕃薯,但中午同样管一顿饭。
即使如此,在普通百姓们看来,在如今这个随随便便饿死人的世道,也是很不错了。
当然,有奖也有罚。若是缝制的衣服鞋子粗制滥造不合格,亦或是偷藏布料等。
一经发现直接取消其资格撵出来,永不录用。严重的,还会被打板子,甚至全家被牵连。
看似冷酷无情,然无规矩不成方圆,尤其在这乱世之中,堪用重典。
此消息一出,顿如一滴冷水滴进了一锅热油之中,整个白马边城顿时沸腾了起来。
百姓们虽然不知道番薯是什么东西,但贴告示的军爷们说了。
这番薯是种新粮,虽比不上大白米那么稀罕人,但味道也很是不错,而且特别能饱肚子。
寻常年月,百姓填饱肚子尚且艰难,更何况这灾荒年月,外头的粮食更是天价。
别说他们没钱,就是有钱也没地儿买去。
因此,味道什么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能填饱肚子不被饿死就行。
于是众人不顾天气寒冷,纷纷赶往报名点报名,生怕去的晚了,人家收满了人就不要了。
老爷们不会做女红,但他们有力气,可以帮着去修城墙,照样儿有粮食进账。
每人每天2斤蕃薯半斤米,看似不多,却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哪怕是一家只有一个人出去干活,得了这些东西切碎了加水煮成粥,全家也能混个水饱,不至于饿死。
若是家里男劳力多的,那就更好了。
妇人们虽然做不了重体力活,但个个都是女红手艺人。
她们手粗,精细的绣活儿她们或许做不来,缝个衣服纳个鞋子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但有那手脚麻利儿的,一天纳一双鞋子那都不叫事儿。
夜一的办事速度很快,仅仅只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就把工坊那边给腾出来了,还找好了专门的管事。
工人也招募了不少,然后告诉她们,明儿一早来工坊上工。
与此同时,华国这边,晏宁也拉着他哥当苦力,兄妹俩一人一辆小货车,库库往家里拉布料棉花。
然后,李胤也挑在中午时分,工人们休息吃饭的时候,过来把最先到的一批的布料和棉花给拉走了。
于是,也就在白马城招工告示贴出来的当天。
用来做衣服鞋子的布料棉花等,就被大营的士兵们运抵了城中的李家大宅,也就是现在的制衣工坊。
没名儿,就叫制衣坊,连块牌子都没来得及挂。
大昭历,天宝十七年十一月十二日,一大早,制衣坊的侧门便打开了。
成群的妇人们顶着寒风和纷纷扬扬的大雪,瑟缩着身体,鱼贯而入,进入专门的房间里开始干活。
尽管她们一个个瘦骨嶙峋,面色青灰。但,此刻,她们的眼睛里都燃烧着一种名为希望的光。
制衣工坊,正式开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们分作两班,一班负责制衣,一班负责制鞋。
工坊里采用了晏宁的建议,按照华国现代服装厂的标准模式,全部采用流水线作业。
即,把一件衣服全部拆开成数个工序,由工人们各自负责其中的一个工序。
比如,有人专门负责按规格尺码裁布,有人专门缝制衣领,有人专门缝制衣袖,还有人专门负责质检。
如此一来,不仅能大大的提高生产的效率,还能更好的控制质量。
制衣剩下的边角料,也可以用来糊鞋底,保管一点儿不浪费。
工坊里生了地龙,也不冷。妇人们在这里干活,甚至比在家里还暖和,尤其中午还管饭。
每人一大碗稠粥,外加一个足有3两重的大窝头,简直美死个人。
因为惦记家里的孩子,绝大多数妇人小娘子们都只喝粥,将窝头省下来带给家里人......
与此同时,大昭国京城,东宫。
一个穿着厚实的年轻太监,自院外匆匆而来。
他走上台阶,穿过廊檐进了东宫大殿,转到书房外,将藏在怀里的书信呈给守候在书房外,太子李晋的贴身大太监孙应孙公公。
孙公公一看火漆封口的信件和那熟悉的笔迹,不敢怠放,立即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进了书房。
他躬身上前,双手将信件呈过头顶,小声对案桌后正在批改公文的太子道:“殿下,西北来信!”
案桌后,容颜俊美,相貌堂堂的太子李晋立即放下手里的毛笔站起身:“快,呈上来。”
喜欢古今互穿,拐个王爷做老公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3s 2.422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