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妈带着两个工作人员,进来以后,听到王大妈的询问,她也是一阵的无奈。
随后说道:“哦,粮节办那边有要求,让我们重新核实人口,核定工种,取消不必要补贴粮食,展开群众性的压缩粮食工作。”
这话一出,众人都是愣了一下。
王大妈更是着急的问道:“不是去年才刚重新核定口粮的吗?怎么又核定?”
“没办法!现在的情况不是很好,粮节办那边的要求,报纸你们也看了吧?老毛子那边现在困难时期,大家也配合一下。”
将大概的情况说了一下。
众人都是轻轻颔首,没说什么。
王大妈看了一下其他人,对着她问道:“张主任,这次有没有说减少多少定量啊?”
听到这话,张主任想了一下,还是说到:“是这样的,粮节办那边给的是咱们整个四九城人均三斤的标准。当然了。大家放心,孩子和老人是不减少定量的。”
众人听到人均三斤,虽然心疼但是还能接受。
毕竟欠人钱的感觉不好。
不能丢咱们的脸。
都说积极配合。
杨小乐在那里听完以后,在那里琢磨着。
张主任这话说的是有些含糊。
人均三斤,说的是整个四九城,而不是要减少定量的人减少三斤。
要知道解放以后,基本上家家户户,只要是有人带孩子的,那都是敞开了生。
孩子的数量几乎是占据了一半的人数。
这样算下来,把这部分平摊到其他人头上的话,那就是六斤左右。
之前已经减少了一次,到24斤一个人。
要是按照这么算的话,抛开孩子的话,普通人的口粮只有18斤了。
也就是人均六两。
不过具体的数字,估计要等到月底的时候才能公布。
但是如果按照这么算的话,自己老娘的定量还没有小丽的高。
小丽9岁,
孙福媳妇王丽,看着她开口问了一下:“张主任,这都到月中了,上半个月的肉票什么时候发啊?”
张主任打着哈哈,说道:“哦,最近的情况比较特殊,街道办那边还没发给我们,如果发给我们了,我们第一时间给你们。”
“哦,那就好,我还以为不发了呢!”
王丽在那里呵呵笑着。
杨小乐看着在那里尴尬笑着的张主任,再联想到前世看到的报道,心里已经明白了。
这肉,从现在开始,算是断了。
只是现在还没有公布出来而已。
感受到大家的情绪低迷,张主任笑了笑说道:“不过呢,还有一个好的消息告诉大家。”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眼睛一亮。
心里想着是不是增加了定量了?
只见张主任笑哈哈的说道:“粮节办那边接到了不少群众们的反应,说粮店那边强制给大家以粮票买代食品的事情,这个情况,他们已经跟有关部门反应了,从下个月开始,代食品将不收粮票了。”
听到这话,大家心里一阵的高兴。
可算是不用粮票买代食品了。
主要是大家感觉用粮票买那个填不饱肚子的代食品,心里感觉太亏了。
大家怨声载道的,但是粮店的人不鸟他们啊!
杨小乐听到这话以后,嘴角抽了抽。
现在的代食品,那可是属于二等的,有麦麸、豆饼、红薯叶这些东西,虽然难吃的要死,辣嗓子还涨肚子。
但是它至少还真的能勉强填饱肚子。
问题是,粮食宣传小组,这几个月都在宣传麦麸和豆饼的好处。
所有城市,除了少数供应白面和富强粉,其他的全都在慢慢推进全麦面粉。
这麦麸都没了,那这些代食品,将变成,玉米芯、秸秆之类打碎以后混合的东西了。
价格肯定更便宜了。
但是问题是,更难吃了,也更加填不饱肚子了。
也就骗骗肚子。
张大妈见自己的消息传达了以后,便说道:“那你们忙,我去别的地也通知一下。”
至于为什么让她来,而没有再通过居委会代表。
自然是因为怕这些人压不住他们。
说完对着干活的青年说道:“小刘啊!登记的时候不要错过了任何一个人啊!这事情很重要,户口本必须要拿到。”
青年点了点头:“知道了,张主任。您忙。”
听到这话,张主任打了个招呼便离开了。
等人走了以后,两个办事员开始在开始挨家挨户的要户口本登记家庭的情况。
众人也纷纷的将户口本给拿了出来。
随后在那里议论纷纷。
杨小乐看了一会就回来了。
此时的大姐也跟着回来了,对着他嘀咕道:“小乐,我怎么感觉张主任说的话有些不对劲啊!她说的好像不清不楚的。”
听到这话,杨小乐端起桌子上的搪瓷缸喝了一口,笑着问道:“怎么了?”
“张主任说学生不变,又说人均减少三斤,这到底是怎么算的啊!”
杨小乐闻言笑了笑,估计不止是大姐反应过来了,肯定有很多的人是能够反应过来的。
想了一下轻轻点头,:“嗯,是有些模糊,等月底吧,到月底就知道结果了,估计这次要弄一次大的了。”
以前都是两三斤,两三斤的减少。
这一下干掉六斤。
真的够呛。
不说其他的,就自己老妈,一个月18斤,根本就不可能够吃,甚至已经低于以前农村时候的标准了。
这不是最大的问题。
问题还是在副食品上。
以前虽然粮食想吃饱也比较困难,但是在农村可是有自留地的。
瓜果蔬菜半年粮。
可别小看这三分地的产量,种一些韭菜、空心菜这些一茬一茬割的菜,能扛住一家人接近半年的粮食。
至少吃蔬菜也能填饱肚子啊!
粮食不够,瓜菜来凑。
就现在这情况,夏天是蔬菜的旺季都得按定量来算,到了秋冬或者开春,那更难搞了。
大姐听完疑惑了一下,:“搞一次大的?什么意思?”
“到时候伱就知道了。”
杨小乐说完,对着她交代道:“娘上班,家里基本都是你在做饭,你以后回来做饭的时候要注意点,我跟你说怎么弄。”
在大姐的疑惑中,他缓缓交代着:“以后和面干嘛的都在屋里,在篦子上放好再拿出去蒸,如果有人中午问怎么弄这么多,你就说晚上吃,如果晚上有人问,你就说明天可能有事情,第二天吃。”
大姐闻言一阵的奇怪:“至于吗?”
杨小乐翻了翻白眼:“你说呢!听我的就对了。”
之前虽然紧张还有家长填补孩子,现在家长的定量都减少了,更何况那些天天嗷嗷叫的半大小子了。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之前减少了几次定量和现在的副食品急剧减少,大家虽然一天到晚都是饿。
至少还能想办法。
毕竟有全国各地支援。
相当于在底线徘徊。
但是这次的核定定量,如果真的按照他的估算来的话,相当于突破了大家的底线了。
随之而来的,将是大面积的浮肿。
当然了,这是城里,可能会轻微一些。
大姐听到他的言语,先是疑惑,随后也慢慢反应过来了。
在那里轻轻颔首:“哦,我明白了。”
这一幕看的杨小乐直翻白眼:“姐,你这智商!怎么考年级第一第二的?抄的吧?”
这又不是情商的问题。
居然反应这么慢。
难道是井水的副作用?
“找死啊你!”
大姐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随后笑道:“感觉还是不用脑子好!”
说完,笑呵呵的在那里拉起来小提琴。
“阿姨,忙着呢!”
思绪间,传来丁若兰的声音,只见大哥和丁若兰两个人在大院里和老娘说话。
“吆,若兰啊!回来啦!快进去吧。外面热。”
“哎,好。”
随后就看到两人向着家里走来。
丁若兰进来以后,看着杨小美在那里拉琴,笑着问了一下:
“咦!!小美,你这算是出师了吗?”
“大哥,若兰姐!”
看到两个人进来,大姐笑着打了个招呼,杨小乐自然是跟着后面喊了一声。
丁若兰笑着点了点头:“嗯,小乐回来啦?叔在那边怎么样啊?”
“还行吧,就是住的条件有些差了。”
杨小乐说完,笑着示意了一下:“坐吧,喝点水,外面太热了。”
听到这话,几个人坐了下来。
大哥坐下以后看着他问道:“小乐爹在那边能吃的饱饭吗?”
杨小乐稍微思索了一下,说道:“比这边好点,不过他们劳动量比较大。”
随后将那边的大概情况说了一下。
几人听完,在那里点点头。
随后看了一下两人问道:“大哥,爹可能会卡着点回来,那边在大会战,暂时不放人,娘也不懂,你们结婚的事情,估计得你自己操心了,你有时间的话去问问大伯。”
说话间,老娘也从外面走了进来。
听到这话坐在那里听着。
丁若兰见状说道:“那个阿姨,跟您说个事情呗!”
王秋菊在围裙上擦了擦手,问道:“没事,你说呗!”
丁若兰闻言看了看杨小刚笑道:“阿姨,我和小刚商量过了,也征求了我妈的意见,现在不是上面一天到晚都在宣传勤俭节约,大事小办,到时候结婚的话,就不大办了。到时候咱们两家的亲戚在一起吃个饭就好了。”
“这这样行吗?”
王秋菊茫然的看一下自己大儿子,想问问是什么意思。
这从来可没有女方要简单办的啊!
杨小刚见状这才说道:“若兰她娘是咱们厂子工会的,咱们厂里的思想工作和监督就由她负责的,她娘说了,这个时候再办影响不好。”
听到这话,王秋菊这才恍然。
看向了丁若兰:“这样行吗?会不会让人讲闲话啊?你爸能同意吗?”
丁若兰笑着摇了摇头:“没事,我妈已经敲定了。说就这么决定了。”
话里的意思,其实是丁父不同意,但是被她妈说通了。
杨小乐饶有兴致的在旁边听着。
自古以来都是丈母娘挑刺,说不能亏待了女儿,得风风光光的办一场婚礼。
哪有丈母娘劝自己当家的。
不过想到丁母在厂里的工作性质,也就能理解了。
要是在这个上面天天宣传勤俭节约,大事小办,小事不办的情况下,还那么大办的话。
到时候丁母再给人做思想工作的时候,自己女儿的事情就能让她在厂里的工作寸步难行。
毕竟现在过年亲戚都不走了。
哪里来的粮食招待人。
就算是这样,如果不是杨小乐家有偷摸的粮食,光亲朋好友过来吃一顿,都得让普通家里一两个月缓不过来劲。
总不能让人带粮食过来参加婚礼吧。
不过也能变相的感觉丁母可能知道一些普通人不知道的小道消息。
王秋菊听到这话在那里琢磨了一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那行,你们确定好了就行。不过这事情要说开了啊。”
意思是可别临时变卦。
大哥点了点头:“嗯,我知道。”
王秋菊见状站了起来:“那行,你们玩,我去洗衣服,小美,一会你去做点饭,晚上让若兰在这吃饭。”
“哦!”
大姐点点头,准备一会去弄。
现在时间还早呢!
老娘走了以后丁若兰赶忙笑呵呵的说道:“小美,再拉一首,光听你哥说你去学,还没看你拉过小提琴呢!”
大姐见状,嘿嘿一笑。
轻咳了一声,把小提琴放在了肩膀上,开始缓缓的拉了起来。
大哥也是在旁边好奇的看着。
杨小乐看着大姐拉琴,眼睛往外面看了一眼,想到什么问道:“对了,大哥,赵建国最近在干嘛?怎么都没看到他人!”
“哦,他啊,上班了啊!”
大哥不在意的说了一句。
提到这话,杨小乐惊讶了一下:“他找到工作了?”
现在工作那可是非常难找的。
特别是赵建国还有案底呢!
“对啊!在街道清洁队工作。”
听到这个,杨小乐也就不奇怪了,农村挤破脑袋都想进城里工作,哪怕是当一个掏粪工人。
虽然现在掏粪工被日报高度赞扬,甚至受到过某个人的接待。
依然改变不了,大家都不想去干的事实。
听到赵建国去了清洁队,他就放心了。
不管是扫垃圾,还是掏粪,都行。
(本章完)
一笔阁 www.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9s 2.367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