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
身穿龙袍,骑在一匹战马身上的胡惟庸,此时看起来有些狼狈。
想起方才的场景,尤其是紫禁城上那个在夜色下不断喷着火花的怪物,直到此刻胡惟庸仍旧还有些心有余悸。
可恶,又是杨宪!
他总是能发明出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胡惟庸这才记起,就连洪武步枪也是杨宪发明的。
既然如此,那么他再发明出杀伤力比洪武步枪还要来得强大的火器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那又怎么样!
只要与唐胜宗、费聚他们几队人马会合,凭借人数的优势,拿下紫禁城是迟早的事情。
就算杨宪有那个怪物,可锦衣卫人数终究不过才一千多人。
对,没错!
到时候就算用命填,也能把他们给填死!
胡惟庸低声重复呢喃了几声,仿佛在坚定自己的决心,双眸之中总算恢复了些许往日神彩,从刚才的失败中走出来。
胡惟庸看向身旁的陆仲亨以及其他士兵,一个个双眼无神,显然都是被方才的场景给震懵了,因为杨宪用马克沁重机枪扫射的场景实在是太过震撼。
“大家不要怕,杨宪妖法再厉害,终究也只是一人。只要我们和延安侯他们会合,到时候直接用数倍于他们兵力,碾压过去,他们根本无法招架!而且我们今晚既然已经做了这事,就再无退路可言了!到时候我登基,在场的诸位全都是从龙之臣!”胡惟庸大声道。
胡惟庸这一番话可以说是恩威并施,给了这些士兵希望的同时,也让他们彻底断了后路,让他们死心塌地为自己拼命。
听了胡惟庸的话,陆仲亨也很快醒悟过来,他看了一眼现场情况,知道在这种时候,要是再丢了士气,那么他们就必败了,因此也立马跟着开始安抚这些士兵的情绪,以及给他们打气。
而就在这时,一阵马蹄、脚步声正好从前方传来。
胡惟庸脸色大喜,大声道:“弟兄们,咱们的援军来了!”
可他话音刚落。
只听远处一道声音也跟着传来。
“胡惟庸!陆仲亨!唐胜宗、费聚他们几人已然伏法,你们不会再有什么援军了,速速下马投降!”
听到这声音,胡惟庸、陆仲亨他们脸色不由得一变,笑容立马凝固当场。
他们身后仅剩的一千多士兵也立马有些乱了阵脚。
踏踏踏——
坚定的马蹄声,在黑夜的街道上响起。
映入胡惟庸他们眼帘的根本就不是他们苦苦等候的援军,而是敌军!
看着对方最前方那道熟悉的身影,胡惟庸双眼满是不可置信的神情,他嘴唇颤抖。
“不可能,他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里”
是啊,明明已经被派往前线的汤和此时此刻怎么可能会出现在金陵城!
看见汤和的刹那。
胡惟庸就知道自己完了,整个人仿佛坠入了冰窖。
在军中,威望能够比汤和高的不出三个人,很显然陆仲亨不在这三人之中。
不仅是汤和,很快李文忠也率领一支队伍从另一边出现,彻底封死了胡惟庸他们逃跑路线的同时,也击碎那些叛军最后心理防线。
这一刻胡惟庸脑海中闪过很多念头。
终于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原来从一开始,这个所谓的千载难逢的机会,都只是一个局而已。
他动念造反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失败。
自己输了。
而且输得彻彻底底。
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悬念。
胡惟庸他们身后的士兵,不知是谁先放下手中的刀枪,很快一个接着一个,全都放下了兵刃投降。
这场足以载入大明史册的造反事件,就此落下了帷幕。
这一夜,整个京城注定很多人都没有睡好。
整个动乱,一直到后半夜三更天左右才算彻底平息。
过了一会儿才有胆子大的,让府里的下人出门探查确认情况。
五更天。
也就是早朝的时间。
众百官如同往日一般上朝,可几乎所有人都提心吊胆。
紫禁城门前的血腥味都还未散去。
他们注意到今日巡视的士兵都要比往日多了很多,一个个都带着肃杀之气。
奉天殿,他们经过无数次。
可从未像今日这般忐忑,这种心情就算是他们当初第一次上朝时也未曾有过。
奉天殿外,台阶两侧的官员一个个低着脑袋。
往日里百官低声议论,今日里全然不见。
督察御史潘隆云同样低着头,他能够察觉到现场氛围的变化,昨夜的事情他也听说了,他身为一个言官,穷得要死,府里别说是护卫了,连像样些的下人都没几个。昨晚察觉到事情不对劲,早早便是让下人紧闭府门。
听到那一阵阵枪声时,更是害怕的将脑袋藏在被窝之中。
之后就连自己什么时候睡去都不知道,等到他再次醒来时,便已经是差不多要上朝了。
因此对于昨晚整件事的全貌,潘隆云并不了解,当然对这件事他隐隐有所猜测,像潘隆云这样的并不只是个例。
而就在他沉思时。
“开朝!”
只听太监唱喝声从大殿内响起,奉天殿大门缓缓开启。
潘隆云小心翼翼跟着群臣的队伍中,鱼贯进入大殿。
大殿之上,朱元璋已经高居龙座之上,冷眼俯视着众大臣。
仿佛想要将下方文武百官的那颗心给看穿,就在某些人被看得心慌意乱之时,朱元璋终于开口了。
“昨晚的事情,想必有些人已经听说了。”
这场早朝。
对于很多官员来说,绝对是他们从政生涯以来最难熬的一场早朝。
即便朱元璋只是平静轻描淡写得描述了昨夜以胡惟庸、陆仲亨等人为首的谋逆行为,之后便是早早宣布退朝。
可所有人都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走出紫禁城。
要知道胡惟庸之前身为中书省丞相,满朝文武百官或多或少都与他有着交情。
每个人都害怕最终这件事会牵连到自己。
一直等到众人出了紫禁城。
这才有大臣忍不住低声开口道:“我一直以为胡惟庸是难得的聪明人,像造反这样的蠢事实在想不出是他能够做出来的。”
“聪明人?”一旁好友冷笑一声,“聪明人有时候要是笨起来,比谁都蠢!”(本章完)
()
1秒记住品笔阁:www.pinbi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3s 2.470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