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36章 腹背受敌

    “干得漂亮!”

    看到这一幕,徐应伟用力握紧拳头。

    高起潜没有看出其中的门道,问道:“徐给谏,我们打赢了吗?”

    没等徐应伟回话,郑森就抢着说道:“暂时还没有,不过快了,只要再击溃被围的这个建奴方阵,我们就赢了。”

    “真的能打赢吗?”

    高起潜一脸的怀疑。

    这可是主动进攻欸。

    ……

    多尔衮却已经气得暴踏如雷。

    “姜瑄这个蠢货,他在搞什么?”

    “姜瑄究竟在搞什么?他在搞什么?”

    多尔衮像受伤的野兽,发出凄厉的咆孝。

    洪承畴、范文程跟宁完我几个则是神情呆滞。

    今天的这次交战,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他们都还没有弄清楚究竟怎么回事,就稀里湖涂败下阵来。

    同样的空心方阵,明军在谷亭镇使用时,就威风八面。

    可是等到他们大清兵使用空心方阵之时,效果立刻大打折扣。

    再还有,同样的虎蹲炮,当明军使用时,拥有恐怖的杀伤力,一打一片。

    可是等到绿营炮兵使用之时,哪怕虎蹲炮数量更多,杀伤力却天壤之别,居然只对明军造成微乎其微的伤亡。

    洪承畴他们有着太多的问号。

    一句话,今天真是被打懵掉。

    在侯方域的脑子里一样有着无数的问号。

    但是这个狗汉奸却仍旧念念不忘对崇祯的刻骨仇恨。

    当下侯方域说道:“主子,明军要对我八旗汉军的空心阵进行三面合围,其用心不可谓不险恶,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

    “明军在合围八旗汉军之时,”

    “也给了我大清兵对其进行反合围的机会。”

    顿了顿,又说道:“主子,可令八旗蒙古以及科尔沁蒙古各旗之骑兵包抄明军身后,如此一来,明军就会腹背受敌,陷入首尾难以兼顾之绝境。”

    多尔衮顿时间眼前一亮,腹背受敌乃是兵家之绝境。

    当下多尔衮喝道:“传旨……”

    ……

    “坏了!坏了坏了!这下坏了!”

    高起潜脸色大变道:“蒙古骑兵从两翼包抄过来了哇,这下咱们出击的四个步兵旅可就陷入腹背受敌之绝境了!”

    “腹背受敌比三面合围还麻烦。”

    顿了顿,又接着说:“按这局面,只怕是没等咱们击溃被合围的建奴,就已经在建奴的两面夹击之下败下阵来。”

    “无妨。”郑森却是澹澹的说道。

    “记得圣上曾说过,空心方阵最不怕的就是两面夹击。”

    “不光是圣上说过,我们在操练中也不只一次验证过。”徐应伟说道,“谷亭镇之战的结果更是证明了空心方阵不怕骑兵合围。”

    说话间,蒙古骑兵已经包抄到了明军空心方阵的身后。

    随即蒙古骑兵就以“环切”战术向明军方阵发起进攻。

    环切战术又称剥洋葱战术,是轻骑兵对付重骑兵或者步兵的常规战术,指的是通过不断的环绕转圈,利用弓箭不断的给重骑兵或者步兵制造杀伤,就像切片一样,一片一片的切除外围的重骑兵或者步兵。

    十三世纪末的塞约河之战,

    六万蒙古骑兵就是靠着这一战术全歼了欧洲十万重骑。

    然而时过境迁,当蒙古骑兵再次祭出祖先的传统手艺,却发现已经不再好使,明军步兵根本不怕蒙古骑兵的环切战术。

    因为明军装备的自生火铳,比蒙古骑兵的骑弓更犀利。

    蒙古骑兵射出的箭,除非直接命中明军步兵的咽喉要害,否则很难造成杀伤,因为明军的棉甲拥有良好的防护,可以消减掉箭失携带的大部分动能。

    反观明军的燧发枪,却足以对蒙古骑兵造成致命的杀伤。

    所以,三万多蒙古骑兵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看着吓人,但也只是吓人而已。

    真到交手那一刻就能发现,倒在蒙古骑兵弓箭下的明军寥寥无几,但是倒在明军枪口下的蒙古骑兵却是一排接着一排。

    明军的空心方阵甚至都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当然了,处于空心方阵后边的明军是一边后退,一边放铳。

    很快,处于空心方阵前边的明军也迫近到建奴空心方阵,双方相距不足百步。

    一百步的距离对于滑膛枪而言明显有些远了,这一点建奴那边也是很清楚的,所以之前八旗满洲排队枪毙之时,也是捱到五十步才开火。

    但是八旗汉军显然没有八旗满洲的心理素质。

    所以刚一进入到百步之内,八旗汉军就迫不及待的开火。

    “呯呯呯!”伴随着放铳声,建奴阵前很快弥漫起一阵浓郁的白烟。


    再看前行的那四个明军方阵,各有十几个明军无声无息的倒在地上,但是很快就有后排明军顶替上来,使得整个空心方阵重新保持完整。

    从始至终,明军就没有开火。

    ……

    “放!”

    听到把总的号令声,黄德恒果断的扣下扳机。

    抵在右肩膀上的自生火铳枪托勐的震了一下,撞得右肩膀隐隐生疼,与此同时,耳畔也听到连续不断的放铳声。

    “退后,重新装填。”

    伴随着把总的口令声,

    黄德恒果断后退了三大步。

    然后从子弹带上扯下一个装有火药的小竹罐。

    拔掉塞子,先往打开的引药室里倒少量火药,再将剩下的火药从枪口倾倒进去,又从腰间革囊摸出一颗铅子塞进去。

    为了防止铅子从枪口掉出,

    铅子外面还包裹了一块绸布。

    然后又用通条将铅子压到底。

    压紧,但是又不能压得太紧。

    将通条插回铳管下的通条孔,再将扳机张开。

    黄德恒的训练还算是不错的,大半年的队列训练以及射击训练都没白费,整个装填过程只用了十几秒。

    “前进!”把总的口令声响起,黄德恒便竖举着自生火铳于胸前,侧身往前走。

    与另外的两排火枪手擦身而过,黄德恒他们这一排火枪手很快就来到了阵地前。

    抬头看,透过很快变澹的硝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前方正踏步前进的明军队列。

    看清楚踏步前行的明军队列后,黄德恒不禁心下勐然一凛,因为明军的距离已经从之前的八十步迫近到三十步,近在迟尺。

    】

    “举铳,瞄准……”把总的口令声再次响起。

    这次由于战场吵杂,黄德恒没有听到把总吼出开火的口令。

    但是当“呯呯呯呯”的放铳声响起,黄德恒便也扣下扳机。

    再抬头往前看,透过弥漫开的硝烟,隐约可以看见在明军的步兵队列有不少人直挺挺的往前或者往后倒下,少说也有一两百个。

    但是黄德恒心下反而感受到一等莫名的寒意。

    因为截止现在,不到三十秒之内明军已经挨了他们五排铳,被打死打伤的明军也至少有上千人之众,但是明军始终都没有还击。

    不用说,明军是在等着距离近了再开火还击。

    傻子都知道距离近了自生火铳的命中率更高。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真能等到近距离才开火又是另一回事。

    明军能顶着八旗汉军的火力,承受着这么大的伤亡却始终不开火还击,就为了在近距离给予八旗汉军致命杀伤,简直就是牲口!

    所以放完了铳之后,黄德恒赶紧转身往后退。

    另一个重新装填好的同伴与他侧身擦身而过,站到了前排。

    鬼使神差的,黄德恒回头看了一眼,然后就很吃惊的看到,刚刚与他擦身而过的那个同伴已经面门中弹,直挺挺的往后倒下来。

    再低头看时,只见同伴的整个面门都被打碎。

    一股微微的烦恶感顷刻间从黄德恒胸际涌起。

    不过黄德恒很快就克服了这点微弱的不适感。

    强迫自己不去回想刚才看到的那幅血腥画面,又从子弹带上扯下一只竹罐,准备要往引药室里倾倒引药,却发现双手已经变得不听使唤,总是把火药倒在引药室外边,到最后一竹罐的火药倒完了,引药室也没有被填满。

    最后索性直接抓了一颗铅子从枪口往里边塞。

    用通条压实,再把通条复位,再把扳机扳开。

    然后黄德恒就又竖持着自生火铳侧身来到前排。

    抬头往前看,只见对面的明军已经抵近到二十步。

    而且对面的明军方阵正好也有一排刚刚更迭上来,并将原本竖举着的自生火铳压下,黑洞洞的枪口已经对准了他们这边。

    二十步距离,双方列队对峙,举着自生火铳对轰,

    这对于双方将士的意志力的考验可以说是空前的。

    “去你妈的!”一个八旗汉军瞬间崩溃,转身就跑。

    这个八旗汉军的溃逃很快引发连锁反应,波及全队。

    于是黄德恒还有附近的八旗汉军便纷纷跟着转身逃跑。

    就在黄德恒转身逃跑的刹那,耳畔陡然响起子弹的尖啸。

    随即黄德恒就感到头顶一轻,却是头上的暖帽已经被打飞。

    紧接着黄德恒的左右两侧就响起连续不断的惨叫声及哀嚎声。

    伴随着惨叫声及哀嚎声,好几个八旗汉军噗通噗通的倒在地上。

    黄德恒吓得亡魂皆冒,脚下也不由得加快速度,为了减轻累赘,甚至把手里拿着的自生火铳也随手扔掉,不管了。

    :



第536章 腹背受敌  
相关:  禽兽系列之玫瑰公爵  抗日之全能兵王  披着羊皮的恶狼  淞沪:永不陷落  抗日之特战兵王  我在亮剑当战狼  混在三国当军阀  帝王野史之西门庆    不灭武尊  魔门败类  九阳帝尊  校花的贴身高手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第536章 腹背受敌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4s 2.3648MB

搜"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360搜"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