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站在三都川谷底,看着鲁芳带人测河水。
西北一带山川破碎,山是土山,沟是深沟。春夏耕种,秋冬作战,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农业生产,还有这里地理限制的原因。这种地形大部队行军只能沿着川谷,只有平襄道等少数几段路段是在山岭行进。川谷行军如果河里水多则难以前进,遇上一场暴雨,山洪爆发,更是毁灭性的灾难。秋天雨水减少,依然不是适合作战的季节,一是河里的水多,限制行动,再一个经过夏季雨水的浸泡,谷底和两岸的土壤松动。少数人行走没有什么,大部队行军就会出各种意外。禹藏花麻属下的部落军是本地土著,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不到谷里土地干燥,他们是不会南下的。
今年的雨水较多,依徐平估计,大战爆发约是在初冬季节。如果在雨水较少,天气干燥的年月,最理想的作战时间约是九、十月间,冬天可能会有大雪,同样对行军有不利影响。遇到今年雨水下得多,战事就只能推后,适合作战的时间窗口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
如果出了大山,到党项境内,不再受川谷的制约,则就几乎全年都可以作战了。
天时地理,是无法克服的困难,只能够适应。
此次到三都川秋猎,一是在伏羌寨检点附近蕃部,予以震慑,让他们在战事起来时不敢作乱。再一个便是到三都川来,亲自检验王凯带人制定的作战计划。
测过水文,鲁芳上前叉手奏报:“节帅,谷中水流已经平缓,且水已不深,预计再有半个月的时间,就可无碍大军通行。”
徐平点头,指着两侧道:“你派人到两岸去,看一看有没有松动。”
鲁芳应诺,派人去谷中两岸看崖壁是否坚实,利不利于攀爬。
王凯拿出一幅地图,指给徐平看,口中道:“节帅,前方不远的西岸,有一处崖壁比较平缓,若是士卒身手敏捷一些,可以从那里下到谷里。”
徐平看那处缓坡,说是平缓,其实只是堪堪能容人从上面下来而已。这一带都是黄土高原的土山,沟谷被水流年深日久切得非常深,两岸陡峭。两岸伏击,免不了从山上冲到谷里切割包围敌人,能够上下的缓坡每一处都要标记。
掏出望远镜来,徐平对着那处缓坡看了好一会,才道:“那地方有些风险,若不是非不得已,还是不要安排士卒从那里上下。这些上下的缓坡,你要订个甲乙丙丁的次第出来,如甲级的可以通行无碍,次一级就有些风险,最下一级则非万不得已不要用,让统兵官有所选择。到时候按着战部,再决定利用哪一些。”
王凯应诺,把徐平的话记下来,准备再次详查。
望远镜徐平早就让人制了一大批放在秦州的甲仗库里,不过只有桑怿、高大全等少数高级军官用过,其他人还不知晓这种东西的存在。要等到战事开始前的十天半月,再突击发下去,进行练习。在秦州周围山地望远镜的作用其实不大,等到出了大山,面对党项境内平坦的沙漠草原,望远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没必要现在大量使用让党项有了准备。
一路沿着三都川逆流而上,看着谷里地形,重新检视王凯等人做的战役计划。包括桑怿、高大全和曹克明等一众高级将领,对计划做最后一次的检查。
两岸多是树叶落光的树木,枝桠横生,乱糟糟的,比不了附近秦岭和小陇山多是高大的松柏之类。这种树林军队通过极其困难,也不利于人马掩藏,要想在两岸击,要花些功夫和心力。碧玉关以下,三都川谷道约长一百里,禹藏花麻军马前来,在谷中行军的时间就要有两三天。利用黑夜的机会,移动布置伏兵,相对要容易一些。
行到一处支流汇入的地方,地方平旷,王凯说道:“这里原来有一处小寨,现在已经废弃了。沿着汇入的小河逆流而上,是隆中族蕃落。高都指提出,若是帅府同意,可以预先占据隆中族的地方,在那里埋伏兵马,到时沿着这条河道杀到三都川来。”
隆中族是个小蕃落,已经纳质归附,昨天徐平在伏羌寨检视,他的首领也在。不过他们居住的地方相当偏僻,秦州还没有官员去过。
徐平想了一会道:“既然如此,那就安排让归明神武的大队人马驻在隆中族,到时战事起来,我的帅帐也设在那里。不过要谨慎行事,不要泄露消息。刘直院,你在帅府多领些钱出来,厚赐他们的首领和族里的人,千万不能让他们心生不满。一旦跟他们的首领谈妥,归明神武军即派大军进驻,他们族里的人许进不许出,防止走漏消息。”
刘沪和高大全叉手应诺。
徐平看看周围,又抬头看看天色不早,对众人道:“今夜便就歇在这里吧,明天一早我们再动身,要在天黑前到青鸡川左近,返回秦州。规度战事,不但是要熟悉地理,按照地形把战事的每一步每一处小战场都条列出来,更重要的,是要按着地理分清关节。做事情最重关节,把这一场大仗,用关节分成一场一场小仗,条理清楚。每一军、每一指挥要参与哪些小仗,完成哪些关节,必须预先定好。便如这处小河汇入的地方,我们沿着谷口上溯了数十里路,就数这里平旷。毫无疑问,战事起来,这就是一处重要的战场。归明神武军如果插入禹藏花麻带的人马里,占住了这处地方,紧急扎起营寨来,便是三个关节。收到号令出击,到达这里是一个关节。击溃敌军占住这里又是一个关节,立起营寨又是一个关节。王监军,你拟定作战军令,便就当按着这些关节来,让统兵官对战事一目了然。”
王凯应诺。
徐平又道:“作战最怕乱,一方先乱了,那就占败了一半。自碧玉关到谷口,绵延一百里,分成的战场数十个。如何做到井井有条?单靠士卒传军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拟定的军令条理清楚。每一个小战场参战的统兵官都清清楚楚,自己要到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赶到,到了那里之后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是完成了军令,条理清清楚楚。只有做到这样,我们这一百里的谷道,参战的两三万兵马,才能联成一个整体。万万不能跟以前禁军作战一样,数十营的军队出来,呼啦啦向一个地方涌过去,茫然没有头绪。”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5s 2.24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