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认为自己在某些邪路上越走越远,特别是“掷矛手”战术出台,更加剧了这种自我解嘲。
1944年8月25日夜幕时分,随着马沙尔一声令下,德军主力舰队向萨尔瓦多展开进攻。
“一级战备”
“一级战备!”
在4艘形似航母的船只上,所有地勤立即忙碌起来,战列舰将他们紧紧保护在中间。
只有登上船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虽然他们也像航母一样拥有平甲板和机库,但实际上他们的机库里压根没有飞机、更没有炸弹。这种利用1.5万吨级油轮改装的军舰使用着全新的武器,在霍夫曼口中拥有一个威风凛凛的名字——掷矛手。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不以飞机为战斗手段的改造航母,其打击手段是火箭——元首管他们叫导弹航母。
美国火箭开发权威罗伯特-戈达德曾向参联会描绘过一种可怕的场景:数十艘德国货轮满载着火箭在距离美国海岸线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进行发射,人口密集、遍布工业设施的东部大城市变成一片火海,现在他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整套战术将以火箭开路,为航母编队突防创造更好的机会——像极了中世纪战争骑兵冲锋前掷矛手们先把手中成千上万的飞矛投掷出去、形成密集杀伤的场面。
一种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暴力美和饱和美——在此之前还只有霍夫曼懂得欣赏,在今天之后,所有人都懂得该如何欣赏了。
4艘掷矛手其实装备了两种火箭,一种是16吨级的v2+导弹,战斗部1000公斤,最远射程600公里,他们将在500公里左右位置进行发射;一种是3.5吨级的v3导弹,采用冲压发动机,战斗部750公斤,最远射程450公里,他们将在400公里左右的位置进行发射。
这是两种不同形式和运作逻辑的火箭。
v2是典型的弹道导弹,每艘掷矛手可携带24枚常用和12枚备用弹,速度快,最高可达4.8马赫,地球上还没有可防御的东西.
v3是典型的巡航导弹,和前辈v1火箭一样很像一架无人驾驶的自杀飞机,不过比v1速度快,将近750公里/小时,超过现在所有活塞发动机飞机,虽然很难防御,但依然可被防空火力所击落,每艘掷矛手可携带64枚常用和32枚备用弹。
虽然都叫导弹,但两者块头不同、发射方式不同、造价也截然不同。
每一枚v2+导弹价格大约在14万马克,而v3导弹价格大约在3万马克。比起v1不过7500马克的价格大大涨价,但对现在的德国而言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当初发动对大不列颠最后空袭时,德国一口气打光了前期生产出来的所有v2+导弹,经过这几个月开足马力的生产又积攒了更多的货色。在地面发射、发射井发射、铁路机动发射相继获得成功后,霍夫曼终于要开始尝试舰载发射了。
不过德国显然还没像戈达德预料的那样使用意志轮作为发射平台,因为火箭发射前需要起竖和稳定平台,然后还要存储燃料,因此利用油轮改造导弹航母是霍夫曼与专家们讨论后最中意的目标。
4艘满载火箭的油轮主要舱室已改造为导弹和发射地容身场所,最深层的舱室在经过100mm装甲钢加固后成为火箭燃料储存所在地。一般来说,火箭在燃料灌注前危险不大,风险最大是这批易燃易爆易腐蚀的燃料。所以不但要进行舱室加固,还要选择在夜晚进行灌注避开敌军飞机可能的袭扰。地勤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这批燃料注射到火箭箭体燃料箱中。
德国火箭水平是世界独一无二,如果说喷气机还有英国勉强称得上不相上下的话,火箭技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在佩内明德讲话后,困扰德国导弹事业发展的很多问题,诸如资源、材料、人手、发展方向等一一得到了解决,取得远比历史上更突出的成绩。
历史上v2最远不过就打了370公里,现在经改造的v2+可轻松打到600公里,且提前进入实用阶段,实现批量生产。
在发射场试验基地中,有已通过验收、由两级火箭串联起来的超级v2(后重新定名为v4),最远射程1200公里,可从佩内明德基地一直打到挪威外海,预计从10月份开始批量建造,同时在改造该款导弹的潜射性能;目前正紧锣密鼓试验的是两级串联外加4个附加助推器的v6火箭,射程预计2500-3000公里,可以从佩内明德一直打到巴伦支海,是准备放入xxx级超级潜艇的战略潜射火箭,弹头最大承载力5吨——可搭载超级炸弹使用。
使用三级火箭附加4个助推器、拥有5000公里以上射程的v8火箭也完成了有关设计,准备在适当时机展开地面点火试验,根据布劳恩的进度表,预计将在1949-1950年生产出来,弹头承载量同样5吨,不但计划搭载超级炸弹,还准备搭载更高级的核聚变炸弹。
但v5巡航导弹的开发不太顺利,对这款导弹的开发要求是可实现飞机挂载,重量不能大于800公斤,射程不少于120公里且突防速度不低于900公里/小时,现在三个目标只能实现其中任意两个。
由于v5不能实现,连带基于v5,准备反辐射的v7暂时也没法实现(重量不大于250公斤,战斗部不少于50公斤,射程不低于60公里)。
从型号就可以看出来,现在单数结尾的都变成了巡航导弹,双数结尾的都变成了弹道导弹,霍夫曼准备等下一阶段重新推出命名法,把巡航类和弹道类区分开来。
历史上困扰德国火箭的精度问题逐步得到改善,v2+弹道导弹和v3巡航导弹使用了三重引导机制:第一,惯性陀螺仪;第二,敌方无线电辐射引导;第三,本方无线电指令引导,如有必要v3还可加装经改良的红外引导。
同时,这次在v2+弹道导弹上还安装了康拉德-楚泽先生的杰作,使用电子管与继电器组合的z5型核心计算机,运算速度接近800次/秒,之所以说是核心,是因为安装在火箭上的计算系统只需要安装给定逻辑进行计算而不需要具备通用编程能力,也不需要完整计算能力,大大简化后可安装在上面,为保密还安装有定时自毁装置。
在德国国内,1000次/每秒的通用型z5计算机已在各个核心领域发挥作用了,康拉德-楚泽研究团队的下一个目标是z6——由电子管和晶体管一并构建,运算速度可达10000次/每秒的大型通用计算机,这个被霍夫曼称为“我的退休金”的科研项目现在估值已超过5亿帝国马克,一旦z6制造成功,至少可达15亿马克估值——全德国乃至全欧洲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乃至政府要害部门都用得着,而且是天然垄断的。
改进后v2+弹道导弹的圆概率偏差从早期v2的10-12公里降低到7-8公里,v3因为飞行速度慢,引导效果显然更好,在本方有确切指令可中继引导的情况下,圆概率偏差从5-6公里直接下降到2-3公里。
在火箭兵们快速忙碌的同时,2艘xxi潜艇在萨尔瓦多外海悄悄探出了头——他们将共同组成导弹发射的中继引导,为提高命中精度出力。
“报告长官,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启动。”凌晨2时许,一切就绪的电报终于到了多恩伯格中将手里。他看了看马沙尔,后者微笑的点点头,示意他可以下令。
佩内明德基地负责人、因功被提升为中将军衔的多恩伯格屏住呼吸,下达了“启动”命令,掷矛手战术立即发动。
“点火!”
被战列舰包围在中央的导弹航母迅速发射,一枚又一枚导弹开始拖着震慑人心的尾焰扑上天空:v2+是垂直发射的,尾焰一直往上升但有个明显的角度,v3是斜角发射的,先往上升,然后逐渐改平。
所有海军官兵都呆呆地看着一道又一道掠空而去的火焰,然后猛然爆发出激烈的欢呼:“帝国万岁!”
“实在,实在是有些震撼人心!”马沙尔笑道,“现在我终于能想象500枚导弹铺天盖地落在伦敦城是什么滋味了。”
“还不敢说最终成功,等会还要劳驾飞行员们辨认战果并尽可能多拍一些照片。”
“这个当然。”
在导弹发起之后,4艘航母上的地勤和飞行员们也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准备在拂晓时分突击萨尔瓦多……
几分钟之后,在大多数v3还在空中飞行时,穿越大气层重新返回地球的v2+们已开始按照预定目标坠落了,萨尔瓦多的美军雷达站只看见一个亮点从屏幕上一闪而过,在地面执勤的部队眼睁睁看着这些奇怪的流星往机场、港口、兵营扑去……
然后是猛烈的爆炸!
“轰!”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3s 2.333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