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吃饱了的小婴儿开始变得活跃起来,于是就被湄湄被从襁褓里抱了出来,放在柔软草地的毯子上,让她舞动这粉嫩的手脚轻轻运动起来。
而另一边疯狂转累了的灰猫薛定谔,也步履蹒跚的走到了小家伙的身边。学着她的模样做出各种翻滚、伸展和抓着毯子各种拉长的动作,让人实在有些忍唆不禁起来。
只是偶然安逸的生活,总是不见得长久的,就见薛徽言引着商椎主管柯山梦走了进来。
“这次是什么状况……”
我主动发问道
“是扶桑藩那边出了状况……”
柯山梦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道
“只怕硫磺的输入,会有些妨碍了……”
我顿然有些肃容起来,居然是火药和化工业重要原料之一的硫磺产地哪里出了状况。
扶桑藩或者说倭国故地那里,虽然多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但是也富产同样地质运动带来的各种特色矿物,比如金银铜什么的贵金属,因此,有好些早年大唐专门分藩于此的领地,以及十几处受南方国朝宗正寺直接管理的矿山和冶炼地;但是其中最多最常见的伴生物无疑还是当属硫磺,而且品质好而开采容易产量极高。
(事实上哪怕在后世,日本硫磺的出口也是占据世界第三位的。)
因为许多硫磺矿坑直接是露天开采的天然硫磺,只有挖掘的人工和再加上运输到海边的极低成本,在当地也是作价极贱的。因此渡海贩卖到了淮东之后,也不过是两三缗一石而已,实在是利润有限;因此长期被作为压舱物和货物添头来使用。
现如今的扶桑藩境内因为上代的王统之争,在这数十年间分做了南北两大阵营,而各拥一系王室在诸侯分藩纷争乱战不休。只是战争的规模和强度,都远不及国内大陆的演变,打打停停的。因此在争斗乱战之余,为了穷兵黩武和自己穷奢极欲的享受,那些只要有地盘在沿海地区的领主,无不是想尽办法做生意来满足楸身的需求。
因为这个时空的扶桑列岛,并没有经过正常历史线上废止遣唐使,而回归大和化的“国风运动”,而是进一步变成唐人输出矿产资源和炮灰、苦力的半殖民地,因此受到汉化影响极深,相应的片假名文字与和歌文化也不见了踪影。因此各种生活方式和日常传统,都已经对中原看齐而以追逐大陆时尚为荣。
是以从衣冠饮食器具用来维持生活起居的很多必需品,都得大量的从中土大陆输入,由此也造成了居高不下的消费市场。
不要说区区的硫磺和其他矿石,就算是领下的人口都有拿出来贩卖的。由此也促进了沿海贸易的畸形繁荣和浮华一时。因此,对于淮东输出的硫磺数量也是节节拔高。
原本仅仅是军事上火药加工的需求倒还好说,但是原始的化学工业建立起来之后,作为相应的工业原料和催化剂成分,相应的消耗量就一下子成倍数十倍的翻上去了。
而本土大陆上虽然也有硫磺的产地,但都远在后世的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可位是鞭长莫及了;此外就是近海夷洲的东屏州山区也有出产,但是光靠夷洲一地一隅的产出,连日常火药生产已经很勉强了,更别说淮东工业体系的日常需要,而要寻找更多的来源。而扶桑列岛无疑是最近也是最方便的来源和选择了。
而以柯山梦为首流亡东海各地的登州遗民,就是通过长期代为购置硫磺、赤铜等专项产品,而逐渐与我的淮东势力,开始合作而搭上关系最终完成彻底投效的过程。
只是扶桑藩的硫磺产地则主要集中在,本州大岛的东北和关东地区,也就是关东朝廷的势力范围之内。属于距离淮东较远的一方,而其中对外输出的硫磺贸易,则要穿过西国朝廷的地盘和势力范围,甚至是水军交战和争夺的热点地区。
所以在后续的策划之下,以让出部分利益为代价,与疏通南北之间的某个大势力,原四国守护使清源氏一族进行作,保证了这条特殊的贸易线路稳定和安全;但是事情发生变化,现在这个当地赫赫有名的大氏族兼经销代理人,居然被人攻破领地差不多灭门了。
因为四国当地伊豫国缘藤原纯友,突然率千余只船发动叛乱,不但袭击占领了四国的淡路、赞歧数国国府,杀死守护以下国司、郡司诸多地方要员官吏,还攻入九州太宰府,结果不仅仅是硫磺买卖,就连相应的各宗南北海陆贸易也因此断绝了。
就算这场动乱会被很快平息,但是想要再找一个合适的代理人,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虽然,我还可以派人分批逐地的去采买,而这些地方领主藩家,大多数都是节操有限唯利是图之辈,但是相应输入的成本也将大幅度的上涨起来。
难道要因此改变方略了么,我顿时陷入某种沉思当中……
洛都北面城头,
兵部尚书杨嗣,也在打量着城内城外兵马戎碌的备战场面,
曾经有无算的人员、车马和物资源源不断的,度过北面黄河上的河阳三桥进入都亟道内,又如同各只奔涌的洪流一般的,在洛都城下汇聚起来。
经过再度的整编和操训之后,又有一批又一批的向着西面和南面奔赴而去。
洛都城郊的数里宽的方圆之内,尽是新旧修筑的堡寨和营盘,就像是一个个星罗棋布的节点,将洛都内外被八水分隔的战区和防线,给联成了一个大整体。
而洛都城内,数以万计的青壮北武装起来,连同征发的民夫一起,北当作某种可以消耗的资源和缓冲,填充到了这些战区和防线中去。
但是其中大多数事情,已经与他这个兵部尚书没有直接干系了。自从灵宝公建立了兵马大元帅府,并且在战后并不解散而是不断加强权威之后。
他这个所谓的兵部尚书就和枢密院里的那几位枢相一起,涉及武官选用奖惩迁调委派,以及兵籍、军械粮草、军令、关禁、征戍和防调等等方面的权柄和职分,也被以战时备敌从权的理由日益的消减和剥离
进而成为大元帅府下另起炉灶的军政班子一部分;而在涉及军国方略,国务大政的内朝和小范围召对上,只能扮演一些日常咨议的角色。
而且遭受如此待遇也不是无独有偶的少数个别;而是几乎所有前代大摄留下的老人,都被那位新任的摄政,用这种另行取而代之的变相架空手段,逐步排斥出决策圈子和权力中枢。
从恩威莫测的权谋和心机城府的手段上,现任的大摄已经深得乃父之风,甚至还有过之。
比如他的恩主兼元老,号称前代大摄的“文胆”,皇道派的幕后支持者高潜,如今只剩下一个太子少保,北院宣徽使的头衔。
虽然既清且贵待遇和名分依旧尊崇无比,但却是逐步远离了权柄和实务,也变相分化瓦解了他们各自的班底和人脉资源;
以至于,现如今他身为兵部尚书,除了些许站衙的门军之外,已经再没有直接发生关系的一兵一卒;平日里也只能做一些钱粮征募输送调集夫役之类,辅助性质的杂务,才能在例行的朝会上体现出些许存在感来。
而在此刻,他的弟弟门下侍郎杨璟,亦步亦趋的紧随身后,向他报告最新的进展和见闻。
相比还有些许事情可管的杨嗣,杨璟所在的省台部寺监院体系,可谓是大多数都沦为了荣养勋旧元老的清闲之处了。
“杨可世那儿做的相当不错……”
“已然数度击退了南蛮子的进兵……”
“只是虽却其锋,却是未能伤筋动骨其根本的……”
“在战阵上,但是还折损了几个新加入军中的族亲……”
“是啊,真是干的不错啊……”
杨嗣语气复杂的叹息道
“戳力为公的楷模啊……”
“此外,张(德坤)招讨在许州和陈州,亦是有所斩获……”
杨璟继续道来。
“只是尚不敢奉诏回洛都面圣述职……”
“又是一个李司空的故事么……”
他有些语气嘲讽的隐晦道。
前朝天宝到乾元年间的名将李光弼,可谓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首要元勋之一,战功甚至犹在另一位郭子仪之上,最终官至右枢密使,拜司空,太子少保,而居于天下武人最顶端的位置。
只是后来正当那位被称为“女中尧舜”的沈太后,保扶幼君专国数代而权柄喧赫,在她的阳谋手段之下,不但号称“一身开两朝,旋灭数十国”“无地藩主”“代牧宗藩”的权臣梁公,被迫远走域外回乡养老。
而名将郭子仪更是只能躲在府邸里装病等死,生性强硬的李光弼也没有能够坚持多久,就自请出外经略塞外善后事宜了。
到了晚年他一直惧为宦官所谗,而终身再也不肯奉诏回京。最终得以病死在九原的任上,年五十七岁。
不过正因为如此,才有他们这些********的人群,私下帷幄筹谋的空间和余地啊。不为自己了然无望的前程与权势,也要为了子孙身后有所计定的。
虽然失去了大部分的权柄,但是多年任上培养起来的人脉和渊源,却是那个容易抹除掉的,而且很多冠以军国机要之名的东西,也无法完全绕过他这个兵部尚书。
比如,对南朝秘密派出的那个使团,虽然只是担负着虚与委蛇拖延时间的一次性任务,但是丝毫不妨碍他籍着杨璟之手,在其中落子和发挥真正的用处。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2s 2.363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