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佥一说完,宝刀一挥,玄甲骑兵分成两队,三千在前面开路,两千断后,柳河子的余部居中,向南杀去。
郭侃是军事大家,当然知道这是吃掉赵佥和柳河子的良机,他是不会错过,立即命令五千重装骑兵发起冲锋。五千重装骑兵排成整齐的阵势,骑枪向前,人如龙,马如虎,气势不凡,蹄声如雷,对准赵佥他们冲了过去。
重装骑兵的冲击力极其可怕,对于这点,只要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按理说赵佥和柳河子应该马上列阵,准备应付重装骑兵的攻击。赵佥的举动非常反常,他不仅没有列阵的打算不说,好象不知道重装骑兵发起冲锋似的,压根儿就不理,继续指挥突围。
这对于束里明这些将领来说,是很兴奋的事情,以他们想来,只要重装骑兵一冲到,赵佥和柳河子毫无准备,必然是溃不成军,他们就可以挥军大杀,彻底歼灭掉这两支部队。他们在高兴之下也不想想,柳河子凭一支孤军和他们打了几天几夜,郭侃就没少出动重装骑兵冲击柳河子的阵势,柳河子依靠便利的地形垒土墙,挖陷马坑,机动灵活地对付蒙古骑兵,就没少给他们苦头吃,现在来了援军怎么想不到这点。
这也难怪,人在高兴的时候,总是喜欢把事情往好的方面去想。虽然有点一厢情愿,那也是没办法的。束里明兴奋地道:“这些南蛮,居然不把我们的重装骑兵放在眼里,这不是找死吗?”
郭侃拥有神人的美名,看在他眼里就不同了,道:“他不是放在眼里,是有办法对付重装骑兵。我倒要看看,他用的是什么办法。”
在古代,对付骑兵的法子不外就几个,挖陷马坑,设置障碍,挖点堑壕,垒点土墙之类。赵佥他们身处重围之中,这些方法都没有,他们还有什么新花招,任凭郭侃智慧再高也是想不到。了解对手的秘密,对自己有莫大的好处,郭侃抱着一窥究竟的心理,决定把这五千重装骑兵当问路石,探个究竟。
果如郭侃所料,重装骑兵冲到赵佥他们身前十来丈处,玄甲骑兵右手挥动之际,扔出一个个黑乎乎的东西,几千人一齐扔,黑压压一大片,把阳光都遮住了。这东西一落在重装骑兵阵里,就会闪现一团团火光,一声接一声的爆炸声响起,重装骑兵立时乱了套,严密的阵势不再严整,人喊马嘶,马惊人落,乱成一片。
不用说,赵佥他们使用的是有手榴弹之名,却无手榴弹之实的手掷式铸炸弹。重装骑兵虽是覆有厚甲,那也是在马背、马头这些要害部位,用来应付从前面射来的箭矢非常有效,手榴弹在地上爆炸,弹片由下而上,最容易炸中的就是马肚子。马肚子上没有厚甲,战马自然是吃不消,哪有不乱的。再说,郭侃这支重装骑兵还没有经历过火器的洗礼,爆炸声一起,非惊奔不可。郭侃也曾想在训练时让重装骑兵接受一下爆炸的洗礼,可惜的是火yao几乎全给了伯颜,结果是给柳河子弄到海里去了,他就是有心也是没有条件来训练。
趁重装骑兵混乱时给以重大杀伤,有莫大好处,只要是个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赵佥自然是不会错过这机会,指挥玄甲骑兵冲入阵中一阵砍杀,地上多了不少尸体。柳河子也指挥部下专门收拾那些掉下马来的骑兵,他们虽是疲惫不堪,但是士气很旺,这一放手大杀,那些倒霉的蒙古骑兵自然是非遭殃不可了,给他们杀死的不知道有多少。
玄甲骑兵既有最锋利的宝刀,又有最好的战马,还有最好的训练,每一个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砍杀技巧娴熟之极,比起蒙古人只会强,不会差,这一猛砍,好象一股旋风卷过,重装骑兵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应变就给放倒了不少。
如此变化,蒙古众将瞧在眼里,很是难以相信宋军里居然有这样凶悍的骑兵,半天都没有回过神。这就象当年卫青训练出了西汉能征善战的骑兵部队,匈奴根本就不相信,直到他们给卫青率领的骑兵部队劈成了碎片才明白一样。
郭侃这人喜怒无动于衷,马上就明白过来了,点头赞道:“南朝有人,南朝有能人。”虽只数字,能从这位拥有神人称号的人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比什么溢美之词的赞扬更有力。
郭侃善于利于一切战机,知道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这样精锐的对手放走,要不然给他造成的麻烦会很大,趁玄甲骑兵处身在重围之中的良机围歼掉才是上上之策,挥动令旗,蒙古大军立时移动,向赵佥他们围上去。
勿用多说,郭侃的设想和处置都是对的,只是他的对手不会给他机会,早就把他可能采取的措施计算进去了。蒙古大军刚动,惊天动地的“驱除鞑虏!还我河山!”的吼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无数的宋军好象从土里钻出来似的,突然出现在阵前。
就中两支骑兵泼风般冲来,一个是身材高大的老将率领,胸前白须飘飘,手里的大刀使得象风火轮,蒙古军卒碰着即伤,撞着即亡,正是老将高达。另一支骑兵由黄胜材率。两支骑兵一左一右,向缺口处飞驰而去。
郭侃给突然出现的宋军吓了一大跳,把局势一打量,一个计划在出现在脑海里,立即指挥蒙古军队排成阵势向宋军压去,准备利用重装骑兵的冲击力和轻骑兵的机动灵活围歼这部分宋军。以他想来,即使宋军要赶来解柳河子之围,人数也不会太多,顶多不过数万,最多不过十万,要是他吃掉这部分军队,对李隽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会给他下阶段作战创造很好的条件。
另一部分军队去围堵高达和黄胜材,目的是要把两支骑兵与赵佥他们分开,不让会合,好分而歼之。
郭侃不愧神人之称,计算是准确的,但是他对手的才智并不在他之下,于每个细节都推敲过了,郭侃会阻击两军使其不得会合也在计算中。高达大刀一挥,骑兵扔出手榴弹,把蒙古军队炸了个人仰马翻。与此同时,赵佥和黄用材也如法施为,只片刻间,一个巨大的缺口出现,高达,黄胜材,赵佥和柳河子四支军队会合在一起,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滚滚向南冲去。
蒙古军队虽善战,郭侃虽有神人之称,再也阻挡不住这支手榴弹多得不要钱似的军队。不要说郭侃是个凡人,他就真的是神人也不可能阻挡得住,只有眼睁睁看着高达他溃围而出,和前来接应的军队会合的份。
“真没想到宋军还有如此的战斗力,动作够快够猛,怪不得伯颜会败得这么惨。进退有据,策划这一切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郭侃在心里如此评价宋军,转念一想,既然他们来了,决不能让他们缩回去,要不然宋军重新会合在一起,他虽自信能够打败李隽,但是困难会大许多,代价也会大很多。旗帜挥动之际,两支轻骑兵从左右两翼驰出,他的意图非常明显,是想趁宋军还没有来得及应变之时切断退路,好聚而歼之。
郭侃的处置不能说不对,不过,他马上就会知道他的对手也是一个精于计算的高人,他派出的两支轻骑兵刚抄到宋军背后就遭到攻击,箭矢好蝗虫一样飞来,密集得象雨点,想从如此密集的箭雨中逃生,除非变成苍蝇,轻骑兵给射倒不少。
宋军的钢弩一直是宋军的最爱,在这场战争中大显神通,可以说没有钢弩,伯颜的大军不会败得这么迅速。郭侃想围歼宋军,李隽也在给郭侃下套,自然会派来钢弩,轻骑兵遇到钢弩自然是非吃亏不可了。两支轻骑兵丢下不少尸体,不得不铩羽而归。
赵佥他们迅速和黄汉的步兵会合在一起,向南缓缓退去。
郭侃这才意识到他遇到了一个可怕的对手,这个对手的才智一点也不在他之下,不得不重新估量眼前情势。举目望处,只见李隽的黄罗伞盖就在前方,李隽身穿皇袍,骑着红马,手拿一根银马鞭,对身边的廖胜功不断指点,意气自若,帝王霸气透体而出,让人不敢仰视。
“好。”郭侃在心里叫声好,心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原来是南宋皇帝亲自来了,那么李隽的主力也到了,看来决战要提前到来。一想到大对手就在眼里,郭侃的眼睛立时发亮了,身上焕发了活力,好象一头凶猛的狮子。
这也难怪,对于郭侃这样智慧过人的人来说,少有对手,难免有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感觉,一旦遇到对手不自然地就会激起雄心,欲一战而胜之。
在郭侃的指挥下,轻骑兵护定两翼,重骑兵在中间,步兵紧跟其后,向宋军压上去。数十万大军移动,脚步声好象惊雷,震得天地变色。整个阵势严严密密,稳固厚重之极,移动之间好象大海在移动似的,没有冲天的杀气,也没有慑人心魄的力量,但是谁都感觉得出来,这是一股沛不可挡的力量,无坚不摧。
“伯颜的阵势凶悍有余,稳固不足,杀气迷漫,让人一见就知道他的决心。而郭侃的阵势不同,稳固厚重之极,严密不可侵犯,可以说没有弱点。更难得的是明明他已经发急了,想和我们决战,却没有一丝杀气,更没有伯颜那样的战意,让人猜不透他的心思。整个阵势就象大海一样,波平浪静,表面上看没有一点威慑力,其实无坚不摧。”李隽看着推进中的蒙古大军如是感慨:“神人就是神人,当今之世,舍此人无人能排出这样的阵势。”
廖胜功点头赞同道:“皇上所言极是,正所谓‘上善若水’。臣的阵势灵巧,兼顾厚重,要做到郭侃这样无坚不摧,臣实是无法办到。”
李隽安慰他道:“你也不必往介怀。兵家嘛,就好比击剑,各有各的长处,倒也不必强求一致。有的善谋,有的善战,有的灵巧,有的凶悍,风格虽不一样,其道理还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击倒对手,取得胜利。正是这样,《孙子》才写意讲理,不讲实例,这用兵之道讲求的是机变,不能拘泥于形式。”
“谢皇上教诲。”李隽这话可是说到廖胜功心里去了,他善谋善断,用兵能独出心裁,和李隽所言相合,闻言之下喜不自胜,道:“皇上此言,兵家至理。”
“你也不要吹捧我了。”李隽笑言,用马鞭指着蒙古军:“郭侃这阵势完美无缺,然而正因为完美无缺,处处都是他的缺点,倒也不难破。”
廖胜功对李隽这话大加赞同,道:“皇上所言极是。郭侃过于追求完美了,要知道过于完美的东西往往没有用处不说,反而会是累赘。这就好比一块没有暇疵的美玉,只要沾上一点灰尘,就不够完美了。”
“所以嘛,我们的计划才会成功。”李隽笑着说出廖胜功没有说出的结论。
郭侃策马缓行,远远望见宋军排成阵势,黄汉的步兵在中间,高达和黄胜材各领一支骑兵护住两翼,很明显宋军有意求战。
现在求战,正合郭侃之意,郭侃令旗挥动,一队重装骑兵冲出,步兵在后面跟进,两队轻骑兵掩护两翼,向宋军冲去。
黄汉率领的步兵阵势严密,不可撼动。重装骑兵冲到二十丈外,宋军步兵队形变换,露出不少钢弩,对准重装骑兵就是一轮猛烈的箭雨。钢弩一射完,立时向后撤,黄汉的步兵向后退,退到一道土墙后面严阵以待。
钢弩向以箭矢密集著称,一轮射下来,射倒不少重装骑兵。好在郭侃只是试探性进攻,损失不大。
宋军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依靠土墙对付重装骑兵。郭侃有神人称号,在练兵时就考虑到土墙这种最经常使用的法子,进行过针对性训练,根本就在乎。令旗挥动,重装骑兵散开,以散兵阵形冲锋,轻骑兵利用其轻便灵活的优势迅速从两翼突击,步兵举着盾牌跟进。
以郭侃想来,宋军肯定会有一阵猛烈的抵抗,然而,这个从不失算的神人这次却失算了,宋军摆出的架势是要决一死战,然而却没有一点决战的行动,只是对着蒙古骑兵放了一阵箭雨,扔了一些手榴弹,然后就有序撤退了。
发现了李隽的踪影,那么宋军主力也在附近。就是宋军主力不在附近,把李隽这个灵魂人物收拾了,这战争也就等于结束了,郭侃望着策马缓缓向后退的皇罗伞盖下的李隽,毫不犹豫地下令跟进进攻。
郭侃再一次想抄到李隽的后路去,密令两支轻骑兵来个大包抄行动,拉个大网,把李隽网住。两支轻骑兵奉命而动,不想到没多久就遭到宋军的阻击,混战了一场,根本就不可能突破宋军的阵势,只好放弃。
不用想都知道,李隽肯定有计谋。不过,郭侃自信不怕,就算李隽挖上百八十万个陷马坑,陷马坑东一个,西一个,能不能发生作用全得碰运气,中奖几率和摸采票差不多。只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完全可以破去,郭侃才不会为这事担心。
就算李隽要调动军队来决战,也拿不出多少军队,以郭侃得到的情报,李隽也就五十来万军队,和自己相当,而且大部分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真的打起来的话,占上风的还不是他。正是从这点考虑,郭侃才继续推进。
宋军每次都是和蒙古军队稍一接触,立即撤退,决不多纠缠。宋军不知道垒了多少道土墙,过了一道还有一道,好象没完没了似的,郭侃追了一夜,宋军的土墙都没有用完。
对于此时的郭侃来说,停止进攻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或者掉转方向,兵分两路,从两翼突击,随便哪一路成功都是大好事,他完全可以来个大迂回行动,冲到宋军背后,或是在行进间调动宋军,再寻找战机决战。
然而,宋军已经严密地封锁了两翼,郭侃多次派军队试图从两翼突破,都是混战一场,各有损失,根本就不可能宋军的封锁线。要郭侃任由李隽从他鼻子底下走脱,他又很不甘心,不要说郭侃不会放弃这种好事,就是把他和李隽对调,李隽也不会放弃,抓获李隽就意味着战争结束,就是付出再大的代价那也值。
还有一个促使郭侃追下去的理由,就是他有充分的自信不怕李隽的计谋。对于这个神人来说,他能攻善守,退却中设伏,不住反击敌人,最是他拿手的事情,不管李隽有任何计谋,只要他军队在手,他就不怕。
郭侃的自信并非没有道理,蒙古铁骑纵横欧亚大陆,从来没有被人困住过的事情发生,也不可能有人困得住这么多的军队,不用说其中还有几十万精锐的骑兵部队。
正是这种自信,把郭侃推向了失败的深渊。郭侃万万想不到李隽用了一个老土的法子让他的骑兵根本就发挥不出威力,只能当摆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5s 2.314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