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新圩说道:“考虑到交换机不再连接矿道里的电话,我对电路进行了简化,没有必要进行话音增益,铃流电压也无需达到标准电压。……,你放心,用它应付一小段时间完全没问题。……,等待他们电信局的维修人员把交换机彻底修好了,再拆除它就行。”
郭倩现在对姜新圩充满了信心,一听他说没问题,她就相信了。
姜新圩之所以做这块“电路板”,只是为了应急,防止电信局的两个维修人员短时间内无法修好交换机,而矿里却非要用到电话不可的情况出现。
说话间,姜新圩就将广播室的收音机完全复原了。
而此时两个电信局的维修人员经过一番刻苦的测试,也给两块电路板判了死刑:“这两块电路板根本没有修理的价值。……,不可能修好!只能更换。”
一个维修人员将万用表的探针一扔,对站在旁边协助他们的朱建华说道:“哪里有你们对外的电话,我要打电话给我们的领导,电路板损毁太严重,根本没法修,只能从我们单位拿好的电路板来进行更换。”
说着,他加了一句:“我们两人是先头部队,主要职责是了解情况,能修就修,不能修就向上报告。后面还有维修大部队过来,你们不要担心。”
朱建华现在自然是放心,这交换机暂时修好不修好都没有问题。他不知道维修人员的这些话是自找台阶下还是确实是这样,但看了对方高高在上的神态就有点不舒服。
年轻气盛他很想压一压这些家伙的嚣张,就先用手指了一下旁边桌子上那台电话机,说道:“那台是你们鳢夹县邮电局的电话,可以往外打。”说着,他用一副很无知的口气对依然在测试电路板的王姓维修人员问道,“王工,有其他办法让交换机临时开通一下?”
姓王的维修人员冷笑道:“你不懂就不要说话。你知道不,你这话一说出来就显得你有多愚蠢。……,交换机没有电路板,就如人没有心脏,没有大脑,你说一个没有心脏没有大脑的人能活不?你以为交换机是你家里的凳子,断了一条腿用根木棒支起就是?还临时开通一下,真是,哼!”
朱建华继续装无知,很有求知欲地问道:“那能不能用收音机里面的元器件代替这两块电路板的电子元器件,用它们做两块功能板出来?”
两个维修人员一愣,随即都很鄙视地看着朱建华。
一个讥笑道:“用收音机元器件做交换机的功能板?绝世高手啊,这都想得出来!”
另一个嘲笑道:“你以为你是爱迪生?……,你不知道你这话有多幼稚吗?”
朱建华实在受不了对方的嘲讽,一把抓住一个维修人员的手,用力将他拖到交换机跟前,指着姜新圩用纸板焊接的电路板说道:“你看!你看见了吗?它就是用收音机的元器件焊成的,它就能让交换机通话!”
被拖来的维修人员看到那块焊接了元器件的纸板,先懵了,再大笑,对着自己的同伴招呼道:“哈哈,王工快来,快来看他们的功能板,保证让你大开眼界!这种pcb板可是超越世界最高水平的哦,他说它竟然可以当交换机开通……”
姓王的维修人员跑过来一看,乐了:“纸板做pcb?呵呵,真是佩服啊,这技术估计连美国都达不到吧?”
他们的嘲笑显然激怒了旁边的郭倩,只听她冷哼一声,说道:“你们没这个本事就算了,干嘛还嘲笑别人?……,哼,不信的话,你们就拿起电话打一下试试!”
两个维修人员你看我,我看你,王工盯着郭倩吃惊地问道:“不可能!它真……能打通电话?”
“给!”郭倩将座席上的耳机递给他,眼睛不忿地盯着。
几秒钟过去,拿着耳机的王工不可置信地看着焊满电子元器件的纸板,喃喃地说道:“怎么可能?……,就这样几个元器件,怎么可以实现铃流板和话音中继板的功能?”
另一个维修人员也是满眼的佩服:“这……这是谁做出来的?这么牛……”
……
此时的姜新圩早就不在机房,他捧着复原的收音机到了楼上的广播室。
看到姜新圩走进来,女播音员心有余悸,双手下意识地按住胸口,有点惊恐地问道:“你……你还要干什么?”
姜新圩想起自己曾经推过她胸口,将她推得连退了好几步,不由歉意地笑了笑,说道:“不要干什么,我不是征用了你的收音机吗?现在复原了还给你。谢谢!刚才实在太急了,对不起!”
“……,”女播音员显然不放心,她可是亲眼看见他把收音机给拆得七零八落的,但想到修交换机更重要,是以不敢责备姜新圩什么,依然将愤怒埋在心底,原谅对方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结结巴巴地说道,“修好了?……,这收音机还能用吗?还和原来一样好吗?”
“肯定的!你不用怀疑我的手艺。”姜新圩嘴里吹牛道,而内心却有点忐忑不安。
毕竟他没有专用的仪器进行调测,也没有敏锐的听力分辨音质的细微区别,虽然知道收音机肯定能正常工作,但它的音质是不是变了,心里却没有底。
女播音员如抢一般从姜新圩手里夺过收音机,动作娴熟地为它插上电源,然后旋动音量按钮。听到收音机里传出的广播电台声音,女子先瞪了姜新圩一眼,然后静静地分辨音质。
就在姜新圩担心她听出音质问题时,女播音员却挥手道:“你走吧。别人应该听不出什么来,……,哼,算你走运……”
毕竟她也不糊涂,姜新圩是全矿的恩人,不说收音机能发声,真不能发声了,也只能干瞪眼,最后这句话只是发泄一下压抑不了的怒气。
姜新圩再次说了一声谢谢就离开了,他没有回机房,而是信步朝出事的地方走去。没有走多远,他就看见两辆军用卡车满载士兵呼啸而过。
看到士兵,路上的人都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有人还忍不住说道:“太好了!他们来了就好了。”
当姜新圩朝矿难地点走去的时候,在四号矿道出口不远的一间房子里,郭矿长和几个技术人员都在认真研究新的援救方案。
有了郭矿长和罗迪辉的电话,救援方案立即就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不用再去猜测被困的矿工在哪里,不用研究救援的地道挖向何方。
他们现在只剩下讨论怎么开挖才是最安全、效率最高。目前有两个办法:
第一办法是组织人员从这座山的半山腰开始挖洞,斜着往里、往下挖。
第二种办法是救援人员从这座山的山底开挖,水平地挖向目前被困矿工所在地。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3s 2.323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