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号上的舰队参谋部的军官还有南云一忠都目睹了位于舰队北面的“加贺”号遭到攻击时的情景。8条在5oo米距离上投放的鱼雷根本就无法全部避开。更要命的是头顶上的那些俯冲轰炸机就是趁着“加贺”号规避鱼雷忽略掉了头顶上的情况的时候动攻击的!
至少有四条鱼雷命中了“加贺”号其中一条直接击中了“加贺”号的轮机舱35o公斤的高爆炸药产生的破坏力足足抵得上45o公斤tnt爆炸产生的威力而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长矛”鱼雷也不过就装了5oo公斤的黄色炸药而已。遭到雷击的“加贺”号猛烈的震抖了几下随后度就慢了下来。这时候其上方的4架“翠鸟”也到达了俯冲的最低点4枚5oo公斤的航空穿甲弹脱离了轰炸机腹部的挂钩。在4架“翠鸟”拉起的同时4枚炸弹全都命中了航母。
为了达到最大的破坏力这次“翠鸟”带的全是5oo公斤的炸弹这让它们在完成了轰炸之后必须立即返航不然携带的油料就不够返回舰队了。同时在攻击中这些“翠鸟”也只能选择最直接的航线而无法迂回这都是因为在挂了5oo公斤的炸弹之后“翠鸟”所带的燃料要减少两成造成作战半径缩短了近1oo公里而当时双方舰队已经处于“翠鸟”的极限作战半径上了所以就只能减少在轰炸时的规避动作用最直接的办法投弹。
被四条鱼雷四枚炸弹命中的“加贺”号并没有立即沉没而是顽强的漂浮在海面上了。邓子在将飞机上升到15oo米的高度准备指挥其他机群攻击的时候也现了这一点。他立即召唤了另外四架“翠鸟”再次向“加贺”号投下了4枚重磅炸弹。不过当硝烟散去的时候“加贺”号这艘满载排水量近4万吨的航母仍然顽强的漂浮在海面上。这下邓子也不敢乱来了他可不能在一艘被废了武功的航母上浪费弹药。只要摧毁了其他三艘航母下一波轰炸仍然能够要了“加贺”号的老命!
第二艘遭到攻击的航母是“苍龙”号。这艘航母就在“加贺”号南面5海里的地方位于日本第一航空舰队核心圈最北面的位置。这次进攻的鱼雷轰炸机与俯冲轰炸机是同时到达的那些在训练中苦练协同攻击的飞行员终于知道谈仁皓上校为什么要他们注意在轰炸中相互配合了。原因很简单如果两种轰炸机同时进入的话那么战舰上的防空火力将受到很大的干扰。
12架“鱼鹰”8架“翠鸟”在邓子少校的指挥下都分成了两个机群朝着“苍龙”号杀了过去。不过先攻击“苍龙”号的不是这些轰炸机而是江文翰少校手下的4架“食雀鹰”。
此时江文翰已经带着2o多架“食雀鹰”缠住了日本舰队上空的“零战”而这四架暂时找不到空中目标的“食雀鹰”一见到海面上那么多的战舰四个飞行员都马上俯冲了下来而他们选择的就是“苍龙”号航母。
“食雀鹰”上的机关炮对付战斗机是很厉害的不过对付庞大的航母恐怕就只是擦痒而已。不过日本战舰上的防空炮手立即就把这四架“食雀鹰”当成了俯冲轰炸机(因为都采用了风12星型动机所以当时唐帝国海军装备的三种战机从前方看机头是非常相似的)直接就将炮口对准了这四架“食雀鹰”。而战斗机飞行员要对付的也是日本航母上的防空火炮。立即就有两架“食雀鹰”被击中然后尖叫着一头撞到了海面上。不过这两名英勇的飞行员并没有白白牺牲。就在日本战舰上的防空炮手对付这些“食雀鹰”的时候第一批的6架“鱼鹰”还有4架“翠鸟”已经悄悄的接近了“苍龙”号航母。
当“苍龙”号上的了望员现了海面上从附近一艘重巡洋舰后面绕过来的6架“鱼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6架“鱼鹰”在距离“苍龙”号大概85o米的地方投下了鱼雷。
“妈的为什么不靠近一点!”邓子大叫了起来如果是他的话有这么好的机会肯定会在4oo米的最短鱼雷投放距离上才会投下鱼雷。这样六条鱼雷至少能够保证三到四条命中目标。而在85o米的距离上恐怕就只能命中了条鱼雷了。
结果与邓子判断的完全一样。两条鱼雷分别命中了“苍龙”号的舯部与艉部。巨大的爆炸破坏力几乎将航母从水面上抬了起来特别集中航母舯部的那条鱼雷因为其定深为6米几乎就是在航母龙骨附近爆炸的。
“苍龙”号的度一下就慢了下来而在规避俯冲轰炸机的攻击时航母如果失去了度就等于是束手就擒。虽然航母上的防空炮火击落了第一架俯冲的“翠鸟”不过接下来的3架翠鸟都成功的投下了炸弹。两枚炸弹落在了飞行甲板上而第三枚炸弹也在航母左舷5米外的海面下爆炸了。
包裹着“苍龙”号的硝烟还没有散去第二批6架“鱼鹰”还有4架“翠鸟”也几乎同时投下了携带的鱼雷与炸弹。在航母失去了度的情况下这样的攻击简直就是在让飞行员进行“训练”。6条鱼雷有4条集中了航母另外两条也是从航母旁边擦过去的。而4枚炸弹全都命中了目标。
等到轰炸机群离开了“苍龙”号上空的时候这艘满载排水量过了两万吨能够搭载72架战机的航母已经成了一堆海上的篝火。战舰上的官兵忙着扑灭爆炸引起的大火同时关闭战舰上的水密舱门防止海水大量涌入。不过6条全部命中其右舷的鱼雷在航母身上留下了6个直径过了4米的大洞恐怕要想阻止海水涌入这要比登天还困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3s 2.2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