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溏这几日都是在训练营中度过的,大战在即他急需时间同手下的部众磨合,不然的话就太对不起自己花费的军功点了。
什长什长,一什之长。陈溏现在手中握着九个下属,八个小兵,一个伍长。
为了得到一批最强的下属,陈溏付出了340点军功,四个刀兵,四个枪兵各是30点。结果是人物体质相应的从21点这个原住民参军的最低标准,提升到了25点;而为了得到一个最强悍的伍长,陈溏更是费了100点军功,才换来了铁雄这个体质30点的强人。
另外为了加强手下兵备,陈溏有兑取了5个皮盾(200点),10个护心镜(150点),再次划出这350点军功之后,陈溏悲哀的发现自己现在只剩下500出头的军功了!
泪奔,真是太杯具了!
从龙须寨撤回后,损失惨重的龙须营被编入了后备营,这让陈溏大松了一口气。如果卢龙塞不出现重大险情的话,龙须营是用不着上场的。
就在第三天,陈溏进入训练营的第三天,卢龙塞想起了阵阵警鸣。
匈奴人来了!
一顶顶白色的小账洒遍了望日楼外的空地,前来的匈奴人拢总的分作三部,以合围之势奔袭而来。正北面,是匈奴右贤王稚子斜帅的本部三万精骑,西北是白羊王须卜提的万于部众,东北便是楼烦王头曼的万骑精锐。
三柄大纛竖立于卢龙塞城前,空气瞬时间像是凝结了一般,紧张的感觉传遍了每一个人。
卢龙塞的系数燕山山脉,地理位置就是现实世界里的河北喜峰口,乃是汉朝最为重要的边关哨卡之一。位于徐无山麓的最东面,坐落于两山之间。左侧是梅山,右侧是云山。
卢龙塞依山而建,前后共有三道城墙,构成一个“日”字形的防御体系。外围主城墙高五丈,顶宽三丈,长一百丈,从里到外全是由条石整体码堆而成,中心竖有两丈高的城楼,叫做望日楼。在主城墙两端,依着山势修建了辅墙,城墙上也各有一楼。矗立在梅山上的叫梅楼,修建在云山上的叫云楼。
此外再由两边辅墙开始,向更远的山上延伸,整体规模极为雄浑。由主城墙向后一百步,在两山之间,修筑了第二道城墙,也是为了防止前沿失守。这一座城楼,城墙高宽皆与主城墙一样,就是短了许多,只有六十丈长。上有一楼,名字就是卢龙,也是卢龙塞的由来。两边以石墙与主城墙相连,两侧是两列士兵营房。再往后,相距一百步,就是面对官道的新月楼。
这道城墙墙高四丈,顶宽两丈,长八十步,规模较之前二者都小了些。也有名字,叫做新月楼。这里两侧都是堆积粮草的库房,以及马棚和兵器库。再向后便是塞中居住的百姓,常住人口不是太多,但流通人口数量很不小。
平日里,这地方是卢龙最热闹的地段,许多玩家都在这里流连不去,为的就是收购汉军士卒淘换下的破兵烂甲。但今天情形大不相同,现在这里布满了枕戈待旦的边军精锐,大部分的玩家都已被驱除出塞了。
剩下的少数玩家,也都是烂命一条,想要看个热闹而已。
匈奴人没让他们失望,休整了仅一天,五万大军便在塞外排开了阵势。
“呜嚎”的号角声,传绵在天地。
匈奴的常规军中是没有步兵的,谁也不可能让自认为是长生天的宠儿的他们放下坐骑,像步兵一样冲击城池。但对于城池,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独特手段。游牧民族的特有手段。
先用绝对优势的远程攻击压制城中的反击,然后数以万计的骑兵带着装土的布袋冲到城下。无法计量的,装满土的袋子堆在城下,足以在不是很高的城墙下铺出一条慢坡,最后匈奴人骑着战马踏在城头。就是这种称不上高明的办法,让游戏里的匈奴人纵横欧亚,中亚、北亚、东欧甚至是中东,在随后的日子里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虽然游戏设置时,匈奴主要是为了限制大汉的发展。
游戏中,匈奴总的可分为五部。左右贤王,各有二十万骑;左右谷蠡王,各有十五万骑;最后是龙城汉庭,匈奴大汉的帐下控弦五十万。再加上白羊王、楼烦王这样的部族小王,近二百万铁骑,使得匈奴的实力傲视天下,居于北亚高原(蒙古高原)游猎四方。实是《梦回》中的第一大帝国,实力榜排列首位。
相比起美洲的印加、印美两帝国,欧洲的马其顿,中东的巴比伦,非洲的迦太基,南亚的天竺这些纯种npc势力而言,匈奴的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毕竟匈奴帝国需要制衡的是排在第二的大汉帝国。有着三国群豪领衔,兵力国力富足雄厚的大汉帝国。(我不认为理查一世、狮心王、汉尼拔.或是小日本的所谓“名将”能跟关张赵马比单挑,和龙凤郭贾司五大军师比谋略)只因地域庞大,各地需分兵把守,又多是步卒,是以在北疆扁为守势。然论各式兵种,步骑、水陆皆有顶尖精锐,加上财力物力,综合实力犹在匈奴之上。
虽然卢龙塞的守军配有很多强弓劲弩,之中更有威力绝伦的大黄弩,但面对的是右贤王领衔的五万精骑,只是稍还颜色城头的守军很快便躲入巨盾后面,盲目的透过缝隙向下放箭。
卢龙塞望日楼五丈高,百丈长,换成现代人熟悉的米来说,就是十二米高,二百四十米长。面对五万匈奴骑兵的远射,严纲索性将塞上的大部守军撤了下来,只留四五百号人手已当观察。没了汉军的牵制,五万匈奴骑兵只花费了大半天的工夫,便堆出了一个三十度左右的斜坡。
ps:大黄参连弩乃西汉最最著名的劲弩,它可能是在秦朝连弩的基础上制成的,制作不易,耗费极高。这种弩在当时并不多见。“大黄弩”、“大黄具弩”、“大黄力十石弩”均见于居延汉简。这几种弩也是仅次于大黄参连弩的强弩。军种常见的弩则有“具弩”“二石具弩”、“三石具弩”、“五石具弩”,“六石具弩”,“八石具弩”和“十石具弩”,足见汉弩种类多达十余种。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29s 2.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