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广告1 “陛下,臣等参见陛下。看书否 www.kanshufou.com”紫禁城内,早朝已经散去。可是一班重臣却被崇祯留下来开小会。最近光景不太平,不好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崇祯觉得好像自从他登基以来就没有过过什么安生的日子。上次北虏和建虏被击败之后,辽东局势倒是安分了一些,可是辽东的防御体系已经被建虏打崩,目前来看建虏虽然没有什么动作,但是留给大明整备的时间也不多,这次建虏北虏受到重创,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利益,大规模的进攻短期内应该不会再有,可是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搞一些小动作,傅宗龙主政,整个辽东还是存在不少漏洞,搞不好就会被他们渗透进来。
而更让崇祯郁闷的是,辽饷这个重中之重因为大明国内局势的影响已经捉襟见肘。傅宗龙和卢象升多次上书请饷,但是朝廷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上任的兵部尚书张凤翼也是心急如焚,确实,辽东需要征召的新兵太多了,那边的防务不能总是依靠外地的援兵,这不是长久之计,只能是一个过渡,等到傅宗龙建立起一支齐装满员的兵马之后,这些士兵还是要撤走的。可是没有军饷,让傅宗龙和卢象升拿什么去征兵。对于卢象升的天雄军,张凤翼更是有着其他安排,这一点连崇祯也是同意的,天雄军不可能总是待在辽东,目前崇祯信任的,能打的北地新军就剩下这么一支,崇祯另有他用。不能让天雄军的精兵在辽东消耗,这是一柄尖刀,要在最关键的时候用。
可是刚刚松了一口气,西北就大乱。高迎祥的闯军规模越来越大,这些流贼大有尾大不掉之势,而且本来十几万二十万人的闯军竟然发展到了三十多万人的规模。最可气的是,山西一省无力阻止,已经让闯军分兵三路攻入了陕西,河南,甚至是湖北也面临巨大的威胁。崇祯是焦头烂额,地方官员的告急文书从三天一封变成一天一封,大明处处告急。每个官员的奏折都是写的十万火急,仿佛朝廷如果不派出救兵,几省就要同时沦陷了一般。即便是崇祯上次调整了部署,坏消息还是不断传来,闯军在陕西受到了洪承畴的压制,但是在河南,张献忠打的有声有色,洛水以西全部沦陷,变成了流贼的天下。好在今日早朝,山西的消息送过来,方孟亭联合入卫的大同军,一举出击打败了盘踞在山西南部的十万闯军,闯军大部被歼灭,剩下的人逃往了陕西跟高迎祥的兵马汇合。这就意味着张献忠和高迎祥的联系被切断了,只要他们没有办法渡河,两支兵马就只能各自为战。这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但是崇祯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近期还有一件让他头疼无比的事情发生,甚至这件事情在崇祯心中的威胁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流贼。所以今天早朝之后,崇祯便将重臣留下,要商讨这件事情。
其实众人已经心知肚明崇祯将他们留下来是为了什么,可是这件事情在崇祯的心中一直是一件禁忌,众人的消息比崇祯灵通,在地方官上书之前,早就有雪片般的文书报到内阁,还有各地庄园家人的书信也早就进了京师官老爷的府门。可是崇祯不说,他们就闭口不提,等着皇帝发话。
“诸位爱卿,朕将诸位留下,的确有一件要事相商,此事太过骇人听闻,还请诸位爱卿听后休要惊慌,帮朕想想对策即可。”崇祯轻描淡写的说道。温体仁抢在周延儒之前说道:“臣愿为圣上分忧。”周延儒一阵厌恶,这个混蛋,现在越来越放肆了,自己还没有下台,他好像已经将自己变成首辅了。不过周延儒内心知道,自己下台只是时间问题,这段时间天下不太平,皇帝肯定要找一个替罪羊,自己作为首辅,天下大乱就是自己的失职,上次崇祯将梁廷栋和杨鹤等人下狱问罪就已经给自己敲响了警钟。搞不好下一个就是自己,其实相对于下狱,自己请辞可能会更好,最起码能保住性命。要知道自己一旦进了天牢,温体仁恐怕是不希望自己能活着出来的。
听见温体仁回话,崇祯点了点头,然后让王承恩将几本奏折拿了出来,分别递到诸位阁臣的手中,这只是崇祯从一大堆奏折中拿出的冰山一角,但其实内容都差不多。这些奏折内阁应当已经浏览过,现在拿出来不过是给众人提个醒。温体仁等人一接到奏折,甚至不用看里面的内容就知道是什么问题。可是这个问题大家还真不敢随便发言,一个说不好惹的崇祯生气可就前途不妙了。崇祯苦笑了一下:“没想到孙阁老给他请的这个官职竟然被他用的如此风生水起,这哪里是什么闲官,分明已经被他利用的淋漓尽致。若是这样发展下去,朝廷体面何存?”
没错,崇祯担心的这件事情正是刘毅利用漕运衙门的名义想在大运河沿线驻军的事情。崇祯是从震惊到愤怒,从愤怒到惊恐。这么强大的新军想要染指安庆卫以外的地区,甚至将触角已经延伸到了山东河南,浙江等地,这怎么能不让崇祯感到惊恐,这个刘毅究竟要做什么。如果说,新军的水师远在海外,运河上的水师也比较低调,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的话。那么一旦在陆地上谋求驻军,可就已经触碰到了崇祯的底线。军队是朝廷的军队,崇祯是绝对不愿意看到新军变成刘毅的私兵的。可是现实往往就是如此残酷,自从青弋军建军开始,朝廷对于这支新军就没有任何的掌控力,而更让人忧心的是,这支部队的强悍战力崇祯是亲眼目睹过的。如果刘毅要造反,大明真的是地动山摇了。所以崇祯无法再等,这件事情必须优先解决。
徐光启在一边想说什么,可是终究没有开口。刘毅的事情他也略有耳闻,虽然内阁这帮人将自己排除在外,可是自己不是聋子瞎子,总能听到一些消息,更何况刘毅大婚还给自己送了请帖,只不过自己没办法抽身,这才没有去参加。不过随礼的事情也是做了的。对南直隶的情况,徐光启也并非漠不关心,他也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一些讯息。刘毅接管漕运衙门后这么干,虽然从大局上来说有利于梳理漕运。并且徐光启自己作为上海县人,比一般的官员都要明白漕运对于税收的重要性。所以如果是他作为首辅,他其实是赞成刘毅这么做的,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手法,特殊时期当用特殊的手法,大明官场已经腐烂,这些个地方的蛀虫,谁不想从漕运中分得一杯羹,如果任由他们这么干,漕运对朝廷的税收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拖后腿。徐光启查阅户部档案,就算是魏忠贤时期,漕运的税收都有不错的收入,可是这才多少年工夫,漕运竟然糜烂如此。但是有些事情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刘毅这么干固然没错,可是对于皇帝来说,却严重的挑战了朝廷和皇帝权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刘毅这么干岂不是没有将崇祯放在眼里,这大明终究还是朱家的大明,刘毅做的事情在大明的礼法看来已经是离经叛道,崇祯震怒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徐光启闭上了嘴巴,他想看看,崇祯究竟想怎么样。
“陛下,这件事情,其实,其实臣在内阁之时也与诸位同僚商议过。”温体仁上前一步回答到。崇祯一愣,没想到温体仁已经商议过此事。旋即他也明白了,这群人精,知道这件事情难度大,自己不开口他们就不说话,也难怪,刘毅此人现在的态度还是比较正面的,所做的事情看似也是为朝廷着想。上次立下大功,自己却给了他一个漕运的闲官,这在很多官员,特别是武将的眼中已经被视为刻薄寡恩的行为。如果这次处理不当,自己减分却是给刘毅加分了,温体仁等人小心谨慎也在情理之中。
崇祯整理了一下情绪,对温体仁说道:“哦?爱卿说说看,你们都商量出一个什么结果?”“陛下,此事非陛下下诏不可,不过这诏书大有学问,要合情合理,臣以为,不如这样写,漕运的事情明面上要支持,漕运协同的位置是朝廷给的,圣上亲封,如果有大动作岂不是堕了圣上的威名。此事只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其他方面将刘毅所谓的驻军方案堵死,让他不能动作。”
崇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温体仁说的话给了他一些启示,可是还不是非常明确。他问道:“请爱卿具体说一说,怎么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法。”测试广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1s 2.358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