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荣誉 第一六六章 和谈

    测试广告1    事从紧急,当天夜里裕仁天皇便召开了一次内廷会议,商讨彬山元请奏方案的可行性。599小说网 http://m.xs599.com陆军部方面对此可谓是全力支持,想不支持也不行啊!如今战局僵持,徐州失守、补给断绝,很有可能会愈发糜烂。中日和谈不仅能将补给断绝的影响降到最低,还能麻痹支那军,为偏师南下奇袭广州打掩护,这倒不失为一步好棋。然而,反对之声亦不在少数。其中,外务省所关心的是帝国的面子问题。呵呵,这样的理由未免太过牵强,这些善于钻营的政客们实际上所担心的是一旦开启和谈,他们会遭受国内舆论的谴责,担心承担后果当了替罪羊。

    而海军部则是一贯的因反对而反对,这群迂腐自大的家伙,对陆军的仇视已经超越对国家利益的维护。

    对于海陆军彼此的争斗源于推翻幕府统治,推行明治维新的长州藩与萨摩藩之间的恩怨情仇。明治维新后,长州藩掌控了海军而萨摩藩则在陆军中占据主导。由于原本就有旧怨,而在军队现代化改革中对资源的分配与抢夺中使得两派关系日益恶化,最终甚至将矛盾体现在战争中互不配合,而在中枢却兴起因反对而反对的奇葩思路。海陆军的相互掣肘,使得日军在战争中延误了很多战机,对此裕仁天皇也是操碎了心。

    见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坚决反对,毫不动摇,裕仁并没有生气,只是长叹一声说道:

    “好吧!既然如此!看来陆军光有航空兵还不够啊!”

    米内光政听后心里咯噔一下。日本早在1911年就已经开始实用性飞机的制造、测试,更是在1919年在法国军事航空顾问的指导下奠定了现代航空兵的最初基础。陆军航空兵虽不是新鲜事物,成立甚至比海航还要早。但因为陆军在资源分配上一直处于下风,所以陆航的发展建设却要远远落后于海航。

    对华战争爆发后,面对落后、弱小的华夏航空兵,日本陆航的双翼机甚至被苏联援助的伊尔系列打得找不到北,最后还是在大本营多方施压下,从海航划拨大量优秀飞行员和先进战机这才挽回些颜面。此事在当年一直是海军上下引以为骄傲自豪的,但不得不说此番调动划拨是对海航的一次削弱。

    难道说大本营又在策划着对海军新一轮的削弱计划?上一次是海军航空兵,这一次会是水面舰艇不成?一想到这里,米内光政额头上立马布满细汗。日本海军经过两代人的积累才有了此等规模,若是被陆军咬上一口,无疑是对海军战斗力的削弱。即便海军能顶住各方压力,令其不能得逞,那么大本营肯定要在新舰建造上面向陆军倾斜。无论哪种结果,对海军而言都是重创。(二战中,因为海陆军敌对情绪,日本陆军也确实拥有了舰队,甚至还拥有了航母编队,首舰便是大名鼎鼎的神州丸号,也就是后来的龙城丸号。)

    正当米内光政为此忧心忡忡时,转念又一想,不对呀!尽管天皇陛下不会无的放矢,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是基本国策,不到万不得已又怎么会自毁长城?

    噢?~明白了!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天皇陛下放出这么一条信息,症结所在不过是要海军支持南下战略。想明白之后,米内光政向天皇深深的鞠了一躬,恭敬的说道:

    “陛下!臣以为,如果外交上确定不会对帝国产生负面影响,广州战略倒不妨一试,我海军方面也确实有意助陆军一臂之力,只是您也知道,广州不比其它。支那海军虽在江阴自沉几近全军覆没,但广州作为重要港口城市,支那人还保留着不少雷击舰,陆军方面不懂海战,如果让他们指挥登陆作战,臣担心海军方面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米内光政已经有些松动了,只是妥协就妥协好了,干嘛要贬低陆军?若是在平日里,陆军方面轴起来,你就是舔着脸倒贴都不见得好使,但今天情况不同,陆军部官员极尽克制。你说了这么多不就是想要联合部队的指挥权吗?行!给你!一个海军将领除了能在舰上发号施令,一旦登陆还能管得了陆军?

    陆海军方面狼狈为奸已经达成协议,可外务大臣宇垣一成现在恨米内光政恨得要死。八嘎压路!这个虚伪的家伙,自己要妥协还非得说得冠冕堂皇,把他也扯进来。作为宇垣阀的首脑,本来在军中拥有极高地位,但因为裁军和三月事件使得他得罪了娘家人--陆军部!不得不转而在政界发展。他也倒不是一定要反对彬山元的主张,只是担心不明真相的百姓会受国内舆论的影响,对外务省予以诟病,从而影响到他在政界的发展。要知道在近卫内阁组阁之前,他曾上书天皇请求恢复现役并兼任陆军大臣,可是在陆军部的反对之下作罢,反倒是米内光政不仅恢复现役,还坐上了海军大臣、副首相的位子。以前对米内光政还满脸的羡慕、嫉妒,现在就只剩下恨了。

    因为宇垣一成反对皇室把持军界而受到天皇冷落,现在又不能顺应君意,裕仁天皇没好气的问道:“宇垣卿!外务省还要反对吗?”

    一听这话,宇垣一成立即回道:不敢!

    好了!既然再没有反对的声音,裕仁天皇说道:“诸卿!”

    “天皇陛下!”众人赶紧俯身叩首,聆听圣训!

    “嗯!~”见所有人态度都还不错,裕仁接着说道:“朕不管你们之前是何种政见,既然已经达成一致就要勠力同心,一切以帝国武运长久计!唿!~朕及百姓需要一场大胜!”

    “嗨!”

    ……

    彬山元的提案最终得以通过,裕仁天皇的聆讯使得再没人胆敢忤逆,阳奉阴违,各个部门都开始迅速而高效的运作起来。

    首先是大本营秘密决议,组建第二十一军,南下奇袭广州。由海军中将,第五舰队司令官塩沢幸一中将兼任海陆联合部队司令官,下辖第五舰队,陆军第五师团、第十八师团、第104师团南下广州。

    与此同时,日本驻重庆领事馆领事尻尾少造也找上了国府外交部专门从事对日外交的亚洲司司长高宗武。

    大家对于高宗武或许会觉得陌生,但对他主导的几件大事即便不是知之甚详也有所耳闻。其一便是引诱汪精卫叛变投日,另一件却又是同陶希圣一道揭发“汪日密约”,也就是著名的“高陶事件”。

    此时的高宗武就已经频频辗转于香港、上海,与近卫文麿智囊松本重治,日本参谋本部中国情报机关长影佐祯昭,参谋本部中国班班长今井武夫有过会谈,表达了和平意愿,但均以“近卫声明”不容更改为由遭到拒绝。

    近卫声明第二次补充(1938年1月18日)时加入“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谈判”较之否认国民政府更加强硬。但同时也表达出愿与同感忧虑、具有卓识的人士合作的可能。

    这句话令高宗武既感到失望沮丧又有了仿佛找到新大陆的欣喜。近卫声明不容更改也就意味着高宗武想要以蒋介石为中心的谈判不能成立,但要是换一个人,比如汪精卫?日本政府却不拒绝。如此,又仿佛有了人生奋斗目标的高宗武开始频频往返于汪精卫与日本方面,作为二者沟通的纽带,引诱汪精卫叛变投敌,以实现自己在中国外交史上伟大贡献而不辞辛劳。

    正当他积极运作,力求促成时,日方却主动找上门来,言道:愿意同蒋先生所领导的国民政府就政治、军事上面的诸多误会、分歧进行谈判。这个馅儿饼实在太大,差点就将高宗武砸晕了,他没有耽搁,立即飞往武汉向蒋介石道喜。

    这确实是一个邀功的好机会,但高宗武也不傻。现在正是武汉会战到了最紧要关头,他冒然主张和谈,那些将领们该怎么想?自己不过是外交部亚洲司的司长,在外交部已经算是中高层,但在军方大佬眼里不过是任意揉捏的小把戏罢了!于是聪明的高宗武分别拜会了军委会参谋长何应钦和行政院副院长张群。尽管高宗武说得天花烂坠,仿佛中日达成和解近在眼前,但张群只是呵呵一笑便不再理会,倒是何应钦表现出极大兴趣。

    “委座!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

    哪来的好消息?蒋介石现在快火烧眉毛了,何应钦一进门就嚷嚷着好消息,老蒋非但提不起一点儿的高兴劲儿,反倒越发忧虑起来。

    “敬之啊(何应钦字)!你身为国军高级将领,这么一惊一乍成何体统?”

    老蒋的反应不如预期,何应钦立即收拢笑容,汇报道:“委座!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高宗武前来汇报说,经过他不断奔波游说,日方终于答应重启和谈了。消息是透过日本驻重庆领事馆尻尾少造传递的,应该不会有错!”

    “和谈?”正在沙盘进行推演的陈诚听了一耳,立马皱眉说道:“可别又是一次北平协定!”陈诚从来都对和谈不抱任何幻想,所以他抵触甚至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和谈。如果不是何应钦在,他肯定要进言反对的。但一眼看下这个坚定的亲日分子前来鼓动,陈诚如果出言反对,不就相当于与其正面对抗了吗?所以,他就只能曲线救国!

    有北平协定的前车之鉴,老蒋对于日方主动提出的和谈意愿表示怀疑。冷哼一声说道:“当初在北平,日本人和谈了三次打了三次,最后呢?还不是亡我中华之心不死!敬之啊!对于日方的诚意一笑而过也就好了。来来来!田家镇方向又告急了,帮我想想有什么办法没有?”

    老蒋的意思很明确,与其寄希望于和谈倒不如以解燃眉!

    但何应钦认为这可是一次大好时机啊!先前近卫组阁,主张不扩大事态的宇垣一成出任外相,老蒋就嗅出一丝“和平”的气息,以行政院副院长张群的名义给宇垣发了贺电,并向日方传话:中央军尚有百万军火,即不再输入尚足两年之用;即使攻下武汉,内部亦决不会起变化。这就意味着,老蒋有意向日本显示实力,促使日本主动求和,以争取有利。从内心上讲,老蒋还是希望和谈的,只不过不接受近卫声明所谓对他的否定。

    抓住这点,何应钦又说道:“委座!这次与北平有本质的区别。北平之时,日方占据主动(实际上并无太多优势),是打是和全凭日方主观。而现在则不同,两军虽处僵持状态,但大体而言我军占据优势,尤其是在一〇一军攻陷徐州之后,优势将会越发明显。此时和谈,我方更有底气,不正好切合委座以战促和之用意?”

    陈诚现在想起来了,今年六月份老蒋确实以张群的名义向宇垣一成发过贺电,并安排外交人员与日方接触,当时就是这个高宗武!原来委座求和之心从未熄灭?


    “何总长!既然我军目前占据优势,那么就算和谈为什么不能等这一仗打完?毕竟我军赢面很大,就算不幸战败,日军亦损失惨重,想再发动大型战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岂不是更符合我军利益?”

    既然委座求和之心从未断绝,陈诚知道他是阻止不了的,所以力求打完这仗再说。到时就算输了,以日本人的秉性亡我之心不死,和谈断不可能,何况他压根就不相信什么的和谈。话说回来了,万一要是赢了呢?中日两国攻守之态立转,无论是和谈还是再战都游刃有余。

    有陈诚在一旁搅和,要想说服老蒋接受和谈恐怕不太容易,所以何应钦开始有针对性的反击陈诚言论,希望让他住嘴。他说道:

    “辞修啊(陈诚字)!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武汉会战我军调集了一百多万大军,每天光是吃喝就要消耗至少1000吨的物资,还有大量的武器弹药,加起来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啊!现在大战进行也快有半个多月了,国府的物资储备几乎告罄。这仗要是再打下去,拖不拖得垮小鬼子我不知道,但我们肯定是顶不住了,到时候再想起和谈就已经晚了!更何况此番日方是带着诚意来的,卑职想应该尝试接触。”

    诚意?和谈为了什么?不就是好处、利益嘛!这最后一句话算是说到老蒋心坎儿里去了。这仗他是不打算打下去了,中国要发展,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是打成稀巴烂,他还有什么底气?先看看再说,如果小鬼子还是那么咄咄逼人,咱光脚的还怕他穿鞋的?

    “敬之啊!你说的日本人怀着诚意倒底是什么意思?”

    老蒋来了兴趣,何应钦话音立即迎了上去,正欲张口却又尴尬了,小鬼子的诚意是什么,我哪儿知道?具体那得问高宗武啊!

    “委座!具体是什么卑职不太清楚,都是高宗武负责接洽的。不过听他所言,日方诚意蛮大的,不如将他叫来?”

    “嗯!”老蒋点了点头,问道:“他人呢?”

    “就在外头候着呢!”

    “快让他进来!”

    “是委座!”

    高宗武其人不甘于平凡,极善钻营。起初他是奉老蒋的命令与日方接洽,但后来发现老蒋这张牌打不出什么所以然,于是又转投到汪精卫门下,开始替汪精卫疏通奔波。逐渐,老蒋也有所察觉,于是停了他的经费,对此人越发不喜。如果不是他说服何应钦,想见老蒋门儿都没有。

    被侍从官邀入后,一见面老蒋便耷着脸,何应钦见状立即圆场说道:“高宗武!你不是说日方有意和谈,是带着诚意的,你快给委座说说!”

    “噢!”何应钦这么一说,高宗武打了一个激灵,这才反应过来。高宗武虽在外交部供职,但他这么多年既没学会外交人员的简洁干练,也没看明白什么叫长袖善舞,反倒是将自我为中心的一套夸夸之谈运用的炉火纯青。

    一张口就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了,说道:“委座!您知道吗?和谈之路何其艰难?卑职辗转奔波数月,与日方高层进行了十余次会晤还最终说服日方给……?”

    果然是个不上道的家伙,让你来汇报工作,你他妈的往哪儿扯?一张口就让人反胃!高宗武话还没说完就被老蒋打断了。

    “停停停!我蒋某人军务缠身,没时间听你的长篇大论,说重点!”

    话说一半被打断,高宗武尴尬极了,但脸皮厚的人自我修复能力强,立马就跟没事儿人一样,恭敬的回道:“委座!日本外相宇垣一成透过驻重庆领事尻尾少造表露出和谈意愿。为表诚意,日方呼吁两国军队从即日起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维持现状。并且日方还做出让步,开始逐步从富金山、潢川一线撤军,并希望我军能够予以响应,也着手从徐州撤军,好促成两国和谈,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从徐州撤军?”老蒋在军事上面的造诣虽不咋地,但他也不是傻子。国军现在能够略微占据上风,全赖一〇一军攻陷徐州之功。从徐州撤军换来的却只是富金山、潢川方向的减压?这买卖明显划不来嘛!

    这般低劣的伎俩连老蒋都能看穿,陈诚、何应钦就更是看得透彻。原本就不看好和谈的陈诚,一听日军要求我军从徐州撤军,一切就都明白了。鬼子哪是什么真诚实意要和谈?盖因一〇一军攻克徐州,切断其补给线,日军如鲠在咽不得不屈服罢了。以徐州一地的撤军换来日军在富金山、潢川两个方向的回应,看似我军占便宜,可实则不然。富金山一线日军虽占据优势,但其后劲乏力,已经很难再有突破,而潢川方向则更像是变相救援。日军虽有三个师团,可实际上就相当于两个半(2.5)残废,被我第五十九军、七十七军、第一军、第四十五军,近十万大军死死拖在潢川动弹不得。李长官(李宗仁)已经赶往前线全权指挥,眼看就要发起总攻,一举击破日军西进集团,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说和谈,还要撤军,这到嘴的肥肉还要遛?便宜占尽,想得美!果然符合日本人的一贯作风。

    何应钦听后眼皮先是一跳,顿时脊背发凉,意识到被忽悠了。转眼看向高宗武,这狗日的倒心定神闲。也难怪,他毕竟只是个迂腐文人,不懂军事,当然不知道这所谓的交换条件背后有着多少门道。善于察言观色的高宗武此时也察觉出不妙了,心道这事儿要糟!他虽不懂军事,但也明白外交谈判不过是利益的交换,委座等一干军政大员的反应就说明,日方条件显然无法打动这位委员长。所以他自作主张给老蒋画了大大的一个饼,说道:

    “哦!对了!日方还说,如果和谈顺利!日方愿意将长江以南领土全部归还我国,长江以北可先由日方代管,然后再逐一归还。日方的最终目的是承认我方长城以南领土的合法权益,以中国之独立,中日之提携,共创大东亚共荣!”

    确保长城以南领土的合法权益?这个倒是扣住老蒋的底线!什么是诚意?这才叫诚意!归还长江以南的领土,也就意味着,江浙富庶之地一多半将重归他手。作为中国最终要的财税之地,这里对老蒋的吸引无疑是最大的。只是老蒋恐怕并不知道,日本人从来就没这个打算,将来也不会有。一切的一切不过是高宗武自作主张的臆想罢了!而这个可恶的家伙,将外交上惯用的虚开空头支票、画饼充饥等虚与委蛇的招数用在对他毫不设防的自己人的头上。他并没有意识到就因为他的信口胡诌,我前线军民付出几十万伤亡代价才获得的这点儿优势将被断送,他释放的错误信号将引诱高层做出错误判断,会使国家、民族的利益遭受严重侵害。

    当然,什么的家国利益在他看来都没有个人名利重要。此刻他眼里所憧憬的不过是蒋委员长的重用和日本人奉为上宾时的那份荣耀。至于刚才信口开河时的胡诌,早已经被抛之脑后了。

    老蒋确实心动了,他告诉高宗武。“你去给日本人传个话,我国民政府从未阻断过和谈之路。只要日方先行践约,那我蒋某人愿意同日方进行会谈,并打算遵照日方约定,两军停战、撤军,以确保和谈顺利进行。”

    前期准备如果按照日方要求,我军可是吃了大亏的,但老蒋此刻已经迷糊了,他认为中国人嘛!礼仪之邦!既然是为和谈输诚,诚意不妨做足一些,这是什么道理?不管是什么道理,陈诚只知道这是对军队利益的无情出卖。他抗争道:

    “委座!难道我百万健儿战场上浴血拼杀都不比鬼子的愚弄之言还真吗?”陈诚眼含热泪,用拳轻敲自己的胸膛,问道:

    “那些舍家舍业,甚至不惜自己一条烂命,如今还在前线坚决的抵抗着的军人们,他们是这个国家、民族最后的忠臣猛士。如果让他们知道,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卖国交易,他们会怎么想?还会是像抗战之初,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时对您的绝对拥护吗?委座!日本人狼子野心,贪婪暴虐,怎么会这般大方?委座切莫上当啊!”

    陈诚进言,一语戳中老蒋要害!蒋介石恼羞成怒,怒道:“辞修!这是政治!你要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你只是个军人,军人就只要管好打仗就好了!政治、外交不是你能考虑的。”

    陈诚毕竟是老蒋倚重的得力干将,话不能太重,既然已经震慑住了,老蒋话锋一转安慰道:“辞修啊!日本与我一衣带水,同样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我想他们懂得什么是礼尚往来的道理。日本人是否有诚意,一试便知!”

    老蒋既然能说出这样的话,那陈诚也就无话可说了。很快,高宗武便将老蒋的意思传达给尻尾少造,又经尻尾少造之手分别转至大本营和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天皇已经下令,节奏的把握要以华北方面军的意志执行,这是极为罕见的。

    老蒋上钩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彬山元和山下奉文相视一笑,果然不出所料,只要重启和谈,支那人是一万个愿意。

    山下奉文说道:“阁下!可以停止进攻,抽调第五师团了!顺便让外务省开始介入和谈吧,不妨让蒋介石尝点甜头,反正自古食言而肥是强者的专利!”

    “呦西!山下君好算计!哈哈!”

    既然日本人已经做出表率,那么我军也要按照约定办事。老蒋当即命令道:“命令全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等候命令!维持现状,勿要再起摩擦!”

    说完就往外走去,这根弦已经绷了半个多月了,是时候放松放松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对于陈诚出言顶撞一事,也就看开了。临走,老蒋拍了拍陈诚的肩膀说道:“辞修!防人之心不可无!没错!但要结合实际情况!”

    说完离开了,只留下陈诚一人静静的思考着,对来龙去脉不断的梳理,他越想越觉得可疑,日本人从来都是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主,越是大方其中就越是有猫腻,只是他还没想明白罢了!

    很快日方便有了回应。“报告委座!田家镇急电,日军已经退却,要塞还在我军手中!”“报告委座!商城急电,日军第五师团整装后撤!”

    陈诚实在没有想到日军反应会如此迅速、顺利,他呆在一旁,举足无措!而老蒋则像是斗胜的公鸡趾高气昂。测试广告2



第一六六章 和谈  
相关:    冰封轩辕丘  重生商纣,开局怒怼圣人女娲  鹰视狼顾  柠萌有点萌  盛赋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抗战之荣誉第一六六章 和谈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7s 2.3673MB

搜"抗战之荣誉"
360搜"抗战之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