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广告1内政交给了蔡京,现在殿上四五路人马,虽然有些混乱,却自有混乱的好处,自己一来兼听则明,二来用政时面对反对意见也有托词。读爸爸 www.dubaba.cc赵佶现在的目光倒有一小半放在了西北的夏国身上,特意随身带了张地图,以备不时看看。
历史上的西夏,也是个拥有主角光环的神奇国家,先是大宋的朝廷昏招迭出,先还九州,再送灵州,导致三国鼎立。尤其是在与北宋为邻的时期,有数次差点亡国,结果不是因为大宋官家脑子抽疯,就是因为大宋新旧党争,哲宗时,眼看大事将成,结果哲宗得了肺结核,没咳多久就死了。
历史上的北宋末期,西夏最弱,但三国皇帝中,李乾顺倒是比徽宗与天祚帝强上太多,也幸运太多。靖康之难前,西夏失去横山战略屏障,亡国只是时间问题,结果金人南下,北宋父子一顿操作猛虎,北上为囚冻虐成狗,西夏反而趁乱占地,疆域反而创造了历史。
史学上有一种看法,若是北宋早点收复河湟,夺取横山,继而平灭西夏,则可坐拥河西良马场,夹击幽云,夺幽云之地,再得马场,不说复汉唐雄风,但凭借天险与骑兵阻金兵于关外是完全可能的。
但这种战略时机并不多,只在西夏初立与北辽衰弱之时,才行得通。因为其时三国鼎立,夏辽结盟,大宋并无力量应对辽国大军。
而现在,辽国败象已露,西夏兵势已不复初立之时,早一日夺回河西走廊,在以后应付崛起的女真人便多一分胜算。
但此时陇右都护府下的河湟地区叛乱未息,西夏军浑水摸鱼,仍旧混乱不堪,横山天险依然在西夏人手中,虽然这些年宋军结堡寨以进,但蚕食之地仍不足以支撑大规模战事。
很有意思的是,夏宋两国在长期的交战中,因为边境地形险要,汉番交错,先后都采用攻地结寨的战法,即攻占的地方,立即择险要之处修建堡寨,进兵依险而守,这些堡寨多为呼应之势,易守难攻,到徽宗时,宋军已经依靠此蚕食方略,隐隐占据了优势。
赵佶粗略计算了下宋军在西北各路的兵力,二十五万禁军、三万三千厢军、十二万蕃兵、六万汉蕃弓箭手、二十万乡兵,居然有近七十万之众。与西夏不到五十万的兵力相比,表面看大占优势,但由于兵力分散,缺乏骑兵机动,宋军的日子反而并不好过,长期处于穷于应付的困境。
在长期的对抗中,为了应付西夏利用骑兵高机动性的声东击西与集中优势兵力攻一点的战术,宋军充分利用各路边境的堡寨,锋火为讯,西夏军来,则各路齐出,左右相关,首尾呼应,使西夏常常面对数路围攻而不敢轻易进犯,谓之横烽法。针对宋军堡寨广布,兵力分散的弱点,先是在一路之内实行相邻州军堡寨相互援助,以确保一路帅司安全的防秋法,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分将法与置将法(二者区别在于后者包括汉蕃弓箭手),即在一路之内划分次一级独立作战单元,有点类似现在的军分区,如泾原路划为十一将,每一将有策应相邻将的战守职责。
依托这种有效的战术,到后期,西夏军很少主动出击宋境,从而为宋军结堡以进的蚕食战略提供了稳定的支撑,逐渐占据了主动。
沿边六路,只有泾原路与西夏之间无险可依,西夏军也多从此出击宋境,但宋军进击西夏,却易遭伏。
当务之急,还是得稳固河湟,再组训一支精锐骑兵随时准备东击西夏。
当然,这一切都要等禁军整训完成后再说。测试广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2s 2.401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