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 第二百三十章 心得感悟,感同身受

    海边养鸭鹅,陆地养羊和兔子,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尽量不耗费粮食,来改善军民的生活水平。笔砚阁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说

    当吴九成从山东采购了一批鸭鹅、牛羊,乘船返回大连湾时,还顺路带来了崔孝一的海船。

    其实,郭大靖也估摸着朝鲜那边快来人了。收复金州、大败建虏的消息传过去,总会有些反应的。

    “以后就在此停靠登岸?”崔孝一没想到郭大靖碰巧就在这里,得到消息还亲自来迎,“郭将军要长驻此地?”

    郭大靖伸手相请,笑着说道:“崔兄来得巧,郭某的新家虽在此地,但有军队要带,却也不能长呆在此。当然,郭某已经安排好接洽人,不会让崔兄感到不便。”

    崔孝一点了点头,拱手道:“郭将军再次大败建虏,斩首数千,崔某代林大人前来恭贺。”

    “这可不是郭某一个人的功劳。”郭大靖挥鞭一指,说道:“那里是新建好的馆驿,只接待郭某指定的客人。”

    特殊对待,彰显了郭大靖的重视,也能让崔孝一等人放心,不会轻易走漏风声。

    “便是崔兄不来,郭某也要派人联络。”郭大靖在馆驿前下马,引着崔孝一等人进到厅内落座,开门见山地通报情况。

    两门红夷大炮,三百枝重火枪,十几架望远镜,是郭大靖送给崔孝一,或者说是林庆业的礼物。当然,这不是免费的,是要与朝鲜方面进行交换的。

    而这些,都是请示毛文龙后,得到允许同意的。除了从朝鲜得到物资供应外,毛文龙也希望朝鲜的亲明人士能够对建虏构成威胁。

    即便不能构成威胁,只要倾向于大明,不与东江镇敌对,把那些逃至朝鲜的剃头辽民偷送给东江镇,也能让毛文龙感到满意。

    当然,

    “经此一战,朝鲜义士们表现都非常突出,贵方派来的工匠也基本掌握了打造重火枪、改造火药的技术,回到国内,对贵国的军力,林大人的义州防御,会有很大的帮助。”

    崔孝一看过清单,交给旁人传阅,给郭大靖使了个眼色。郭大靖心领神会,纷纷起身,来到一处静室。

    “崔某行将去济州岛赴任,日后与郭将军的联络,逃人及武器物资的运输,转由金念良负责。”崔孝一给郭大靖作着介绍。

    郭大靖呵呵一笑,拱了拱手,说道:“金兄也是熟人,言语一声便成,何必如何郑重地介绍。”

    金念良笑道:“郑重些好。郭将军的身份不同,这样才显得礼貌。”

    “见外了。”郭大靖摆了摆手,说道:“崔兄去济州岛主政,可是喜事一件。在那里练兵、打造武器,应该是更加方便。”

    崔孝一点了点头,说道:“济州岛只有两县,人口亦少,消息比较闭塞,确实比较方便。”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左议政沈器远沈大人,亲明厌虏,给予林大人很大的帮助。崔某能去济州岛,他也甚是出力。”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维护住与沈大人的关系,保持住沈大人在朝中的地位,很是重要。不知,东江镇这边能够帮到什么?”

    崔孝一笑着说道:“郭将军已经给予了最好的帮助,林大人,沈大人,以及我等,都感激莫名。”

    沈器远虽然是仁祖反正的功臣,并受到仁祖的信重,但反正前便主张立怀恩君李德仁,但因其他人反对而作罢,反正之后又主张奉仁祖为上王,立世子(昭显世子)继位,又未果。

    仁祖在建虏攻朝后投降,沈器远认为这“得罪天下”,于是重新萌生推翻仁祖、“废昏立明”之意。

    为此,沈器远对内开始结交亲明派官员及中下级武官,欲利用这些力量来举事,对外则计划联络东江镇,并借此得到明廷的支持。

    当然,郭大靖和崔孝一现在都不知道沈器远要谋反,只知道他亲明厌金,并为主战派林庆业等官员提供帮助。

    沈器远也不会轻易表露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计划,还要隐蔽发展势力,静待时机。

    而红夷大炮、重火枪,再加上经历过战斗有了作战经验的朝鲜义士,以及学到了打造技术的朝鲜工匠,崔孝一认为这就已经足以报答沈器远了。

    要军官有军官,要工匠有工匠,林庆业禀承沈器远的意思,发展武备,训练并加强军队,基本上就没有了什么障碍。

    同样,崔孝一主政济州岛,也能够练兵造器,打造出一支能够保家卫国、抵抗建虏的军队。

    郭大靖可以预料,崔孝一将把不少英勇抗击过建虏的朝鲜义兵迁到济州岛,成为他所部的骨干。

    要知道,建虏退去后,这些为了保家卫国不惜流血牺牲的义兵,境遇并不是很好。甚至于,仁祖和一些文官想把他们迁往内地安置,形同囚禁和流放。

    如果不是林庆业周旋保全,没有崔孝一的奔走,朝鲜义兵早就成了历史名词,无声无息地消散湮灭了。

    郭大靖接过崔孝一递过来的清单,迅速浏览,脸上绽出欢喜的笑容,“竟然送来了一千枝火枪,真是令郭某喜出望外。”

    崔孝一却有些不好意思,解释道:“只有四百多枝是新打造的,其余则是搜罗的旧枪。郭将军这般说,着实令崔某惭愧。”

    朝鲜毕竟是一个国家,人力和物力不是东江镇能比的,打造的新枪肯定不止四百。

    但人家也有军队要装备,林庆业能拼凑出这样的数量,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郭大靖赶忙摆手,说道:“崔兄不必如此。东江镇能得到朝鲜方面的大力相助,才能击败建虏,收复金州。”

    沉吟了一下,郭大靖说道:“崔兄暂时多住几日,召回军中的朝鲜义士,以及工坊的朝鲜工匠,还需要些时间。另外,可能会有惊喜送给崔兄。”

    “郭将军既说惊喜,崔某是深信不疑。”崔孝一笑着说道:“此次送来了几十名朝鲜义士,要在郭将军麾下锻炼,又给郭将军添麻烦了。”

    类似于“留学深造”,林庆业和崔孝一显然是尝到了甜头。通过在东江镇的实战学习,培养出能够并敢于同建虏厮杀的骨干力量。

    “这是信得过郭某,又如何说是麻烦?”郭大靖爽快地答应着,又把林天生要去对马岛与倭人交易的事情讲了出来。

    济州岛位于东海、朝鲜半岛的南端,算得上是扼朝鲜海峡的门户,夹在日本与朝鲜半岛之间,自古地理位置就十分重要。

    林家商船从旅顺前往对马岛,或是釜山,沿路海途可以把皮岛、济州岛作为中继港口。

    同时,郭大靖也提到了倭国的硫磺和铜料,这可是非常重要的物资,朝鲜也应该需要。

    “以商养军,以商强军。”崔孝一对郭大靖的建议甚是赞同,但却不禁发出抱怨,“强军卫国,本是光明正大的事情,却要偷偷摸摸,更得不到朝廷的全力支持,真是令人无奈。”

    金念良在旁叹息道:“便是加强义州城防,构筑白马山防线,朝堂上的官员便颇多攻讦,唯恐激怒建虏。难道不修武备,任人宰割,便能国泰民安?”

    郭大靖苦笑了一声,说道:“崔兄、金兄想必也了解东江镇的情况,我们两方很有相似的地方。明明在保家卫国,却形同孤军奋战。内有公卿,外有强敌。不说全力支持,反倒是掣肘和迫害从没断过。每想至此,就令人怨忿难平。”

    “大明朝廷断绝粮饷的事情,崔某略有耳闻。”崔孝一有些疑惑地问道:“新皇登基,事务繁杂,又要铲除阉党,只是一时之困。难道,现在还未恢复?”

    郭大靖冷笑一声,说道:“本月才恢复,却是半饷。若不是东江镇自想办法才渡过难关,现在恐怕已是饿殍遍地了。”


    崔孝一张了张嘴,和金念良对视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不好再接着说下去。

    郭大靖也不再对朝廷发抱怨,叹了口气,说道:“在我等心中,纵然有再多怨忿,也要为国而战,为百姓而战,而不是那些公卿。”

    说着,郭大靖转过身,避开二人的目光,从空间内取出一本薄册子,转身递给崔孝一,说道:“这是郭某与建虏历次作战的大致经过,还有些感悟和心得,勉强可作为参考。”

    崔孝一赶忙双手接过,说道:“郭大人的心得感悟,定然精僻,对我军日后作战,大有禆益。”

    郭大靖呵呵笑着,谦逊道:“崔兄过奖了。”

    私密话讲过,郭大靖和崔孝一、金念良又回到厅内,与众人闲聊了一会儿,郭大靖安置完毕,便起身告辞。

    在官方层面,已经不能达成共同对抗建虏的协议。甚至于,朝鲜王室畏惧建虏,对下面主战派有所压制,还对东江镇持敌对或抗拒的态度。

    但与朝鲜的主战派进行合作,依然是可取的策略。不仅是能得到物资,还因为痛恨建虏的朝鲜人也不在少数。

    在郭大靖看来,朝廷代表不了国家,皇帝更不行。尽管在封建社会,家天下是传统,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认知。

    而郭大靖便是要打破这个固有认知,正如他所说的,他在为国而战,为苦难的辽民而战,将来还要为大明的百姓而战。

    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郭大靖才不觉得憋屈,才会全力以赴,自己的钱财花起来也毫不吝啬。

    说白了,郭大靖也在为自己和亲人、朋友奋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建虏若窃据天下,他还能躲到老鼠洞里独善其身?

    ………………

    油灯发出并不明亮的光,已是夜深,崔孝一却未入睡,还在阅看着郭大靖所谓的心得感悟。

    郭大靖介绍的简单,也确实记录了几次主要作战的经过。尽管都是他率军获胜的战例,但后面的总结中,依然有不少反思,不是吹嘘和骄傲。

    即便是胜利,也不可能是完美的,也有要吸取的经验或教训。每次作战之后,郭大靖都要召集军官们进行总结,进行自查自省。

    在郭大靖看来,这种机制是可取的,也是被证明是效果明显的,能够让军官们成长得更快,更有头脑。

    但对于崔孝一来说,上面的总结和反思,以及对敌我双方的分析,却是如醍醐灌顶,令人振奋,发人深醒。

    一般只有失败后的吸取教训,打胜后却还要查缺补漏、精益求精,在下一次作战中更加严密完善,就会更有胜算。

    更重要的是,郭大靖对于建虏的战术打法、排兵布阵,有着更加透彻的研究,在看似凶悍难敌的表象下,总能抓住敌人的弱点,并加以充分地利用。

    “原来,旅顺防御战和小黑山阻击战是这样打的。”崔孝一不禁猛拍大腿,终于知道了此次大胜的全部经过。

    “如果早有这样的准备,建虏岂能在我国攻城拔寨、长驱直入。”崔孝一既是痛悔,又是振奋,起身绕室急走。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林大人若从现在开始布置,顶多一年时间,义州、龙川、宣川、白马山防线也将成为阻挡建虏的坚城、要塞。”

    崔孝一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坐在案前,拿纸提笔,沉吟良久,开始写出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建虏之长,在于骑兵,在于野战,在于凶悍不畏死的近战肉搏;建虏之短,在于攻坚,在于不能持久,在于……”

    “楯车、重甲在前,弓箭在后压制,冲阵陷入混战,或使战阵动摇,再出动骑兵,或轻骑往来驰射,或重甲骑兵猛烈冲击……”

    轻轻的敲门声响起,打断了崔孝一的奋笔疾书。他皱了皱眉,飞快收起桌案上的文件,才前去开门。

    敲门的竟是金念良,笑着说道:“崔兄,夜深不眠,却为何事?某见侍者送来茶水,便顺便来看看。”

    崔孝一笑了笑,引金念良进来,关好房门,便把原因告诉金念良,并把那份小册子拿出来让他阅看。

    金念良开始还看得很快,可后来却是越看越慢,脸上现出多变的表情,或颌首赞同,或摇头皱眉,或长出一口气般的如释重负。

    “如何?”崔孝一给金念良倒了杯茶水,笑着说道:“足以成为与建虏作战的指导教材吧?”

    金念良猛地抬手,止住崔孝一的询问,“等我看完。旅顺堡防御和小黑山阻击战,至关重要。”

    崔孝一理解,自己端起茶碗,慢慢呷吸着。

    要说对朝鲜,或是对林庆业和他们,这两战确实最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一个是倚坚防守,一个则是防守之后的反击,相辅相成。

    根据朝鲜军队的情况,以及与辽东相邻地区的地形地势,依靠坚固城池迟滞或拖住敌人,再利用部队穿插到敌后,截断其运输补给线,应该是最可行的战术。

    去年,建虏攻朝时,攻城拔寨异常轻松,除了城池不够坚固、武备松驰外,战术打法也很有问题。

    象旅顺堡防御战,城下城下形成重叠火力,使得建虏根本没有攻城的机会,便已经损失惨重。

    这其中固然有武器装备的因素,但东江军的作战理念,如何充分发挥火力,如何利用壕沟、木桩迟滞敌人,都是值得学习的经验。

    而近战肉搏本来就是建虏所长,要想方设法避免。

    无论是武技,还是悍勇,朝鲜军队既不如东江军,更比不上建虏,就更要加以注意,多加防范。

    终于,金念良看完了小册子,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微微闭上眼睛,似在沉思,也似在消化读过的内容。

    崔孝一只是看了一眼,便继续喝茶。他理解金念良强自平捺心绪,理解他的心中激动,刚才他也是一样。

    这样的总结,这样的传授,都是用东江军将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被实践证明是有效且成功的,是极为宝贵的。

    “将来,这能让朝鲜人少死伤多少?”金念良睁开了眼睛,缓缓地说道:“兴许就有你我的亲人和朋友。”

    崔孝一端着的茶碗停在了半空,好半晌才沉声说道:“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经验和教训,无比宝贵。即便是那些军中的朝鲜人,也难有如此全面精僻的见解。”

    尽管有不少朝鲜义士参与到了这两场战斗中,但高度、角度不同,思维方式更不一样,也难以总结归纳出如此精僻详细的结论。

    虽然战斗的经过没有过多的笔墨渲染,但崔孝一和金念良似乎能从其中想象到两军交战厮杀的激烈和残酷。

    箭矢如雨,炸弹巨响,铅弹瓢泼,刀枪染血……胜利来得并不容易。

    “抄录两份,你在济州岛也是需要的。”金念良轻轻拍着册子,开口说道:“林大人那里更迫切一些,毕竟建虏的威胁只隔着鸭绿江。”

    崔孝一点头赞成,说道:“只是林大人在义州有诸多不便,既有建虏的细作,又有朝堂公卿的掣肘。”

    金念良叹了口气,没有上面的支持,偷偷摸摸地搞,难以放开手脚,确实令人无奈。他又与崔孝一商谈了片刻,才各自休息。

    …………………

    7017k



第二百三十章 心得感悟,感同身受  
相关:  我真是大昏君  重生一九零二  抗战惊雷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逆流伐清  一个人的抗日Ⅱ  南宋不靠谱    签到百年,我已成为魔道巨擘  全球首富:神级再造系统  九龙归一诀  都市超级神医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逆天换明第二百三十章 心得感悟,感同身受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5s 2.2816MB

搜"逆天换明"
360搜"逆天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