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 352【复社首领临阵倒戈】(为企鹅大佬加更)

    张溥坐船来到南京,很快得知详情,迅速跑去找钱谦益。

    钱谦益拿起胸前的单片眼镜,兴致勃勃说:“天如,此物名叫眼镜,自西方番国传来。老夫请工匠打磨了十多副,只有三副合用。今日且送你一副,哪天老眼昏花了可戴着看书。”

    “牧翁,”张溥拱手说,“今日晚生来见,是册封吴王之事。”

    钱谦益不仅有老花眼,似乎耳朵也聋了,指着眼镜继续说:“这番邦之物,虽属小道,却也让读书人大为受益。你过来看看,小小镜片,竟能让字迹变大。”

    张溥愈发着急道:“牧翁,眼镜事小,社稷事大!”

    钱谦益说道:“眼镜确实小,但用处大得很。我打算聘请几个工匠,令他们专门磨制镜片,或可在南京开一家眼镜铺子。这玻璃也好找,景德镇除了产瓷器,近年来也开始产玻璃了。不惟景德镇,袁州那边也产玻璃。听说庐陵县……”

    “牧翁!”

    张溥忍不住吼起来:“吴王之事!”

    钱谦益笑着说:“除了眼镜,我还买了一副千里镜……”

    “告辞!”张溥气得想打人,忍住怒火拂袖而去。

    钱谦益放下眼镜,踱步来到院中晒太阳,又让女佣把花生和黄酒端来。

    这日子多惬意啊,为啥要自找不痛快?

    大明的翰林院,博士属于弱鸡,学士属于大佬。

    赵瀚的翰林院刚好相反,从低到高依次是:学士、硕士、博士、院士。

    等《大同正音》编好,柳如是这些人都能得到学士头衔。

    至于钱谦益,直接被赵瀚授予硕士,今后还有博士、院士可以升阶。院士虽然没有品级,俸禄却相当于二品大员,在钱谦益看来绝对是清贵职务。

    虽然不能直接转为政务官,但真想当官的话,也是可以降低俸禄外放的。

    钱谦益不打算外放,他要当翰林院院士,走到哪里都极有面子,而且还能青史留名。

    面对赵瀚这种开国君主,钱谦益不敢揽权,面子上过得去就心满意足。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张西铭还是看不清啊。”钱谦益就着花生米下酒,手指敲打石桌,开始乐哉哉哼出小曲儿。

    张溥愤然离开钱谦益家,招手叫来出租车,坐着舆轿去往陈丹衷家里。

    复社的人心散了,张溥对此毫无办法。

    有能力的复社士子,要么被赵瀚直接招揽,要么跑去做吏当官,要么干脆专心做生意。

    复社三位大佬,张采在安徽当官,吴应箕更是被赵瀚超擢提拔。

    只剩他张溥一人!

    张采虽然是张溥的族兄,被世人并称为“复社二张”,但张采没有参与创建复社,也几乎不怎么参加复社的活动。

    纯粹是复社创立之初,利用张采的名声搞宣传而已。

    这些年,张采一直在做实干派官员,仿效王阳明立乡约、行保甲,又招揽流民种地,设立常平仓赈济灾民。

    不过张采创立的合社,还是被视为复社的分支,他对此一直持默认态度。

    二张的理念不同,复社大量吸纳富贵士子,合社却以贫寒士子为主。

    张采甚至不分贵贱,收了一个家奴(书童)为弟子,而且还是别人家的家奴。

    这让正统读书人看不惯,王时敏出面阻挠。张采先助这个家奴逃走,接着又自己掏钱,为弟子移除贱籍。

    现如今,合社士子全部做吏去了,部分成员甚至已经在做官。

    这是一股很大的力量,甚至赵瀚都不知道。

    三百多个合社成员,全部是张采的弟子,如今清一色变成大同官吏。这些家伙实干能力极强,升迁自然快速,包括张采在内,知县级别就已有三人。

    而张溥的复社士子,做官吏的也多,却早就变成一盘散沙。

    “先生,牧翁怎说?”陈丹衷急忙问道。

    张溥叹息:“装聋作哑,钱牧翁一向如此,我还能奢求他帮忙?”

    李一元道:“崇祯皇帝下嫁公主,又册封吴王,此托孤传国之举也。只要行禅让之事,便能天下太平,延续大明国祚。我等若是办成,必当青史留名,为天下士子之时髦。怎奈赵都督冥顽不灵,如此好事竟让拒绝,此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他难道就不知道,一旦接受册封,数省之地传檄可定!”

    “大明国祚,是肯定保不住的,”张溥说道,“王莽当年也是接受禅让,转眼就从汉朝改国号为新。即便赵瀚接受禅让,大明的国号也没了。”

    “都一样,”陈丹衷说,“国号虽然改了,却可立公主之子为太子,大明皇室血脉依旧能传下去。”

    李一元惊骇道:“太子之事,乃国本之争,切莫存此念头,否则又是党争,必然搞得腥风血雨!”


    陈丹衷说:“太子之事,今后再说。几社徐致远、徐念祖,此刻都在南京。前者是赵都督的姐夫,后者为赵都督参予军务,或可找他们两个帮忙。”

    “你们找了吗?”张溥问道。

    陈丹衷叹息道:“找了,二人皆不见客。或许先生可以尝试,毕竟几社士子,都是先生提携教导的。”

    翌日,张溥先去找徐致远,想让赵贞兰帮忙说话。

    徐致远热情招待,饮酒之间,笑着说:“先生,弟子早已不问政事,在南京开了两家商铺。一家卖布料,一家卖烟草。这烟草却是极赚钱的,必须有专营牌照,多亏内子帮忙弄来。”

    张溥说道:“吴王、驸马之事,你可曾听说?”

    “先生,弟子早已不问政事。”徐致远依旧微笑。

    张溥锲而不舍:“此事关乎天下社稷。”

    徐致远对此很无奈,回书房拿来一本《大同集》,提醒说:“先生可看三原篇。”

    张溥反复研究过《大同集》,但他生病卧床半年,没来得及阅读最新版。

    认真把三原篇看完,张溥瞬间沉默,他终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回到陈丹衷家里,张溥研墨展纸,打算写一篇文章驳斥《三原论》。

    坐在书案前,张溥提起毛笔,突然又把笔放下。再把笔提起来,又把笔给放下,如此反复,最后干脆翻开《大同集》。

    张溥自幼博览群书,他可以引经据典,从各种角度驳斥《三原论》。

    但是,他突然不想驳斥了,因为他是赞同这种思想的。

    张溥的思想非常先进,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推崇杂学、男女平等、以民为本、华夷之辩……他毫无顾忌的评论历代帝王,对皇帝真没有什么尊重可言。

    枯坐到半夜,张溥终于落笔。

    只不过嘛,他原本想写《驳三原论》,真正下笔却变成《补三原论》。

    张溥觉得这套理论还有漏洞,自己有责任将其补齐,否则今后可能出大乱子。

    至于什么吴王,什么驸马,去他娘的,大明国祚关自己屁事!

    张溥以前的文章,就差指着崇祯臭骂了。

    张溥不是腐儒,他不会天真的认为,禅让就能延续什么国祚。他这次跑来南京,是为了快速统一天下,顺便给自己捞一份功绩。

    等看完《三原论》,张溥就知道事不可为,这玩意儿涉及到法统之争。

    而张溥,是倾向于“受命于民”的。

    接下来几天,张溥都在陈丹衷家里写文章,把陈丹衷急得团团转。

    “先生怎么还在作文?当串联更多士子情愿!”陈丹衷焦急道。

    张溥笑着说:“别情愿了,没有用的,你且去读三原篇。”

    陈丹衷惊愕道:“先生何意?”

    张溥说道:“不受封也好。君主受命于民,方可约束之,不令昏君频出也。”

    陈丹衷彻底傻眼了,怎么西铭先生也放弃斗争?

    又过两日,张溥前去都督府,拿着文章请求拜见赵瀚。

    赵瀚把张溥的《补三原论》读完,虽然没什么建设性内容,但也算把三原主义变得更圆润,当即笑道:“先生大才,下次重印《大同集》,当把这篇《补三原论》也加进去。”

    张溥问道:“受命于民,这是极好的,遥遵三代之治也。三代圣王,缘何禅让?皆因受命于民,有功德者居之。受命于民,便是仁政跟脚,恰合孔孟之道,此为儒家之至理。得民心者,便得天命,承天便是应民。先有民心,才能得天命眷顾。而非先有天命,就能获得民心。洪武皇帝得民心,自有天命襄助。崇祯皇帝本有天命,却失人心,而天命弃之也。“

    “哈哈,便是此理。”赵瀚笑道。

    在张溥笔下,把君权、民心、天命给统一了。

    张溥问道:“既然君王受命于民,又如何约束君王残民害民呢?”

    “制宪。”赵瀚说道。

    “制宪?”张溥没听明白。

    赵瀚解释说:“就是制定一部《宪法》,约束君主之权责。至于《宪法》内容,我暂时还没想好,你们也可讨论一二。”

    赵瀚想要制定的《宪法》,绝非资本主义宪法,更不是搞英国那种君主立宪制。

    赵瀚《宪法》之下的皇帝权力极大,远远大于立宪之后的德国皇帝。

    正是不肯放弃太多权力,防止被群臣架空,防止被商人篡国,因此赵瀚迟迟无法确定具体内容。

    他有几十年的时间去思考,不着急。



352【复社首领临阵倒戈】(为企鹅大佬加更)  
相关:  朱铭北宋穿越指南小说全文阅读  北宋穿越指南朱铭全文完整版  梦幻香江  北宋穿越指南朱铭简介  梦回大明春  星光灿烂  朱铭北宋穿越指南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    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她是剑修  斗将行  乡村小术士  诡异监管者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朕352【复社首领临阵倒戈】(为企鹅大佬加更)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7s 2.2769MB

搜"朕"
360搜"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