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海浪拍打着海岸,长长的栈桥旁,一艘巨轮抵达。
从远处看很是渺小,但一到近前,却是庞然大物,让人望之生畏。
“轰!”在船舷与栈桥产生了的碰撞的瞬间,大量的力夫涌现,犹如蚂蚁一般将整艘船包围。
船长眼见此,忍不住呵斥道:“谁今天要是愿意搬货,老子每人给二十文!”
谁知,水手们纷纷罢工:“头,跑了几个月了,这点钱没人愿意干!”
船长见之,只能抱怨:“你们要那么多钱做什么,还不是舍在那些娘们的肚皮上……”
无奈,他只能雇佣力夫搬运,然后让大副,水手长等人监督。
多年的海运生涯,让水手的月俸逐步稳定。
走运河的,一个月顶多一块;而走沿海的,没两块钱根本就没人愿意来。
至于远洋,三块钱打底,五六块都是正常的。
风险越高,月俸自然就越高。
当然了,其中的利润也会更高。
阿德精神奕奕地看着码头上繁忙的人群,忍不住翘首以望。
“阿德,待会就能上岸了!”一旁的水哥经验丰富,神态轻松地站着。
“人家阿德是想找他那个相好的!”
这时,有人插话道。
阿德没有理他。
“阿德,听我一句劝,寡妇再好,也只能尝尝鲜,万不可成婚配。”
水哥闻言,摇头劝说道:“最好找那些乡下的女子,大手大脚的干活麻利,而且还守节。”
“城里的女子,太花哨了!”
阿德眉头一皱:“水哥,玉娘不是那样的女人。”
“是不是的我不管,反正娶婆娘必然要在乡下找,你莫要乱花钱就是!”
几人谈话的功夫,不一会儿,就见力夫们抬着一个好几个轮子的大架子过来。
看起来生锈的模样,一定是用铁做的。
然后,上面的铁钩垂下,勾住一包包的棉花,然后经由滑板轮吊着,缓缓地向着一旁的板车上。
几个力夫则不断地收绞着绳索,几个力夫拉拽着,井然有序。
几乎是眨眼之间,几包棉花就放置在板车上。
然后一人拉车,三人帮推,迅速地将棉花运走。
这效率,惊呆了所有人。
水哥手中的旱烟都快掉落地上了:“我的个乖乖,这是什么新奇玩意儿!”
“太快了!”阿德也忍不住惊道。
要知道,他们这一船棉花可是从南方运到天津的,足足有一千石。
也就是说,船上有两千包重达七十五斤的棉花。
在松江府,全靠人工搬卸,两百号人足足用了两个时辰,可谓是极其辛苦的。
搬卸的工费,仅每包成本就是二十文,足足用了四十块银圆。
而如今拥有这机器,看样子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卸完,而且还能省不少的人力。
“这得多少钱?”
“应该能省不少!”
“省不了多少!”这时候,船长走过来道:
“每包同样是二十文,不过帮忙送到咱们的货仓里,顶多省了十几块而已!”
水手们啧啧不已。
时间和金钱都省了,这还不算多?
阿德就见这群力夫们花费一个时辰的时间,将整艘船上的棉花搬卸完毕,用的人工不过三五十号人。
整个码头此时是如此的有效率。
大量的板车停靠,一辆满了,另一辆就立马填充,然后匆忙而走。
码头道路又宽又平,实行严格的左右分道政策,没有什么堵塞。
当然,这条路并不是为棉花修建的,而是为运粮食而建。
全部采用了石灰掺合的水泥路,比起石板路和土路,着实强太多。
从东北而来的大米,持续不断地输送到北京城,成为了整个北京,乃至于整个北方的粮仓。
长达近十年的输送,彻底改换了北京人的口味,湖广米的味道远不及东北米来的香甜。
有人估算过,一船粮食,早上停靠在天津府,晚上就直达运河,第二天中午就送到了北京人的餐桌。
就算全天下的人饿死了,也不能进到了北京,尤其是天子公卿。
“变化太快了!”
只听见船长嘀咕道:“才离开天津府几个月,立马就有了新花样。”
阿德等人自然高兴能够提前离开船只,迫不及待的登上了岸,各自寻欢作乐去了。
昔日里省钱的众人,一个个也毫不吝啬地打了人力车,直接冲向了天津府城。
而阿德则不同,他从小节省惯了,二三十文打车钱,他可不舍得。
寻觅良久,找到了一个返程的牛车,花费不到十文就坐上了顺风车。
像这样的牛车有很多,官道上络绎不绝。
“老丈,这牛车咋那么多?”
“拉货的!”老头牵着牛,轻松地走着:
“码头的东西便宜啊!”
“啥?”
“你这小子,啥也不懂!”老头子笑道:
“在海上讨生活,难免有些磕磕碰碰,那些船进了水,可不得糟蹋一些货?”
说着,他指着牛车上的那些木箱子:
“磕了碰了的碗和盘子,还有一些湿了的棉花,粮食,一些残布,可比市面上便宜多了!”
“乡下人没那么讲究,把这些东西买回去卖,大家伙也愿意买,咱就给孙子赚一些零嘴钱!”
“顺带着也能载人!”
“这日子,估计就是甚么演义里的盛世吧?”
“是啊,是盛世!”
果然,半路上又有几个人招呼,坐上了牛车。
老头似乎心疼牛来,坐上四个人后就不再愿意了,直接牵拉着走。
半个时辰不到,就抵达了天津府城。
如果说在码头尽是忙碌的话,那么天津府就多是繁华与热闹。
各种各样的奢侈品,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直看的所有人眼花缭乱。
路过粮食一条街时,他停下了脚步。
码头上的粮食一部分消失在粮仓之中,一部分又悄然地输送到了城内的粮铺。
“贡米了,江南贡米,好吃的很呢!”
“红米润胃,大家伙来尝尝!”
“东北香米,不香不要钱!”
所有的粮食将大米放置门口,任由他人观看。
都是刚上市的新米,让人鼻子一闻就感觉心旷神怡。
阿德知道,这米定然好吃。
“你这是半陈不新阿!”阿德捞了一把米,嘀咕道。
伙计神情一怔,脸上的笑容堆积起来:“您是识货的!”
“不瞒您,新米一斗八十文,您要吗?”
“红米呢?”
“一百文,最低价了,不然掌柜的该骂我了!”
这般,他就买了一斗红米而去。
在之后,他又去了布街。
早在天津开关之后,大量的海船云集,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一片产业链。
不只有粮街,还有铁街,船街,以及眼前的麻布街。
此麻布街专门贩卖的是麻布品类,还有大量的麻绳。
盖因为制船业盛行,穿上所用到的麻布帆,水手的透气麻衣,以及麻袋,绳索等,都需要麻,故而就因为形成了一条街。
天津府的普通百姓,更愿意逛这物美价廉的麻布街,淘换到便宜的夏衣穿。
阿德自然是想着衣物,买了一件贴身的细麻衣,想象着女人的丰满,比手划脚地让伙计买来。
在这一刻,他面红耳赤。
片刻后,他左拐右绕,来到了一处偏僻巷中,找到了一户大杂院。
他走近左厢房,耳朵中传来了机杼声。
打开半掩的门,阳光透射进来,照在了一个身姿丰腴的身影上。
她坐在板凳上,丰臀挺巧,婀娜的腰肢让人垂涎,一股熟美扑面而来。
虽然她相貌平平,但是一股妇人特有的味道,让他难以释怀。
“玉娘!”
“阿德,你来了!”
二人相视一笑。
一个憨,一个痴!
就在这时,哭泣声响起。
床榻上,一个三岁大孩童醒来,瞪着眼珠子,看着母亲,又看了一眼陌生的大汉,忽然就哭了。
阿德只能暗骂一句,然后就不言语,任由女子安抚孩子。
片刻后,煮着红米粥,两大一小就吃了起来。
“玉娘,嫁给我吧!”
阿德鼓起勇气道。
玉娘闻言,浑身一怔,然后低头道:“阿德,我是有夫之妇,你是个好男子,应该找一个比我更好的才是。”
“不,你是最好的!”阿德强调道。
“我不能嫁给你!”玉娘为难道:
“陈二狗去了海外,不知是死是活!”
“他一定是死了!”阿德强调道:
“不然的话早就回来了,玉娘,我来养活你,这不比你每天忙活到天黑来的强?”
“这个家需要一个男人!”
“不行!”
二人挣扎着。
忽然,阿德好似了下定了决心:“既然你不愿意,那么我们一起去找二狗!”
“到时候就能知道他是死是活了!”
“如果死了,咱们就留在那里,继续生活,反正我也不想当水手了,天天提心吊胆的!”
这下,立马就让女人眼眶红了,含泪应下。
辞掉了水手的工作,带着存下来的五十块钱,阿德带着女人和孩子,坐上了去往金山城的远洋船只。
由于那里不断地招人,对于拖家带口最是热衷,故而就免去了船费。
船上的小吏不断地介绍着:
“只要去矿场挖金矿,每个月就有三块钱,包吃住,干上三年,就分十亩地,这可不比家里来的痛快?”
“而且,那里的地肥美多了,鹿就跟傻的似的,稍微挥动拳头就能把他们打晕!”
“而且那里就跟江南一样,温暖舒适,比北方暖,比南洋舒服,是移民的好去处,据我所知,今年就已经走了好几千人了……”
一路上听着啰嗦,阿德坐上了船。
海路上颠颠簸簸,倒是比南洋来的太平,一个多月的工地,他们一家三口就来到了金山城。
传说中这里有一座金山,朝廷广招人手去挖掘。
去了就给十块钱安家费,三五年就能回家。
玉娘的丈夫陈二狗就是这样,他忍受不了家里的贫穷,不顾怀孕的妻子,毅然决然的踏上了挖金山的路途。
阿德愿意来此,也是因为听说这里有金山,再怎么也饿不死人。
而且在朝廷的讲述中,这里只比黑龙江远一点,跟去南洋差不多的距离。
抵达金山城时,阿德大失所望。
这里的码头极其狭窄,栈桥都只有一条,比不上任何一个海关港口。
登上陆地之后,才松了口气。
这里气候温暖,比江南还好一些,至少没那么湿热。
遍地都是树林就让人不舒服了。
“放心,我会帮你找到的!”
阿德心里七上八下,安抚起了玉娘。
他顺着人群来到了金山城。
这里仿佛内地的一处县城,若是说繁华谈不上,但是却修得坚固无比,比府城还要高大。
在城外,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种植着大量的农作物,黄绿色的小麦让人心旷神怡。
阿德这才松了口气:“能种小麦,也就是说这里能活人,饿不死人!”
待到城内时,官吏和颜悦色道:
“到这里放宽心,有很多的房屋,任你们选,这是朝廷的福利,在别的地方可没有哦!”
虽然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好,但阿德却问道:“老爷,我想找一个人!”
“他叫陈二狗,是我的好朋友,我这次来的原因,也是为了找他。”
女人紧紧抱着孩子,闭上了眼睛,生怕听到一个坏消息。
而阿德心里更是打颤,他生怕听到一个令自己伤心的消息。
“陈二狗?”
官吏疑惑了一句,然后扭头道:“你们先住下,明天应该就能找到了。”
“只要来到咱金城,谁的名字都会登记在册,怎么也不会没的。”
“就算是死了,也会记录的。”
三人这才回到了分配的房屋,买了锅,米,菜,柴,做起了第一顿饭。
炊烟升起的时候,两人满脸的疲惫。
这时候,邻居走上门,送来了两个大馒头。
“新邻上门,没有什么好送的,将就着吃吧!”
“谢谢,谢谢!”
黄白的馒头,让阿德胃口大开。
他忍不住攀谈起来,来到陌生的地方,他需要尽快的了解情况。
“来到这里,就别想着走了,谁也走不了!”
邻居叹道:“这是朝廷的政策啊!”
一时间,阿德浑身不是滋味。
感情那么大方,原来是因为这个。
翌日,阿德终于在破败的地方,找到了躺在床上的陈二狗。
他下半瘫痪,骨瘦如柴,全靠邻居隔三差五的投喂。
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四口。
“阿德,你是一个好人!”
玉娘,陈二狗,以及街邻四舍都这样说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61s 2.26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