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 第四百四十九章激气已能驱粉黛(五)

    测试广告1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优劣性,明摆着就是,已经被淘汰了的,肯定就是最差的。笔砚阁 www.biyange.net

    这一点几乎已经然在座的人达成了共识。

    至于优点,也只有一样。

    那就是国祚很长,长到了可以看到两个国家的兴盛和衰亡。

    毕竟八百年啊。

    除了周朝之外,又有哪个明确有历史记载的朝代,达到了这个水准。

    又有哪一朝的帝王,不想追求这样的丰功伟绩?

    这也算是,儒学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从礼演化出来的儒,自然也有着其独到的一面,只是这种独到的一面恰恰会让整个朝代,陷入一个不休的轮回当中。

    没有人变法,打破这种循环的话。

    那么长久之下,朝代会变,只有儒学从来都不会变。

    “皇上可是要恢复井田制?”

    范景文略一思索,就开口问道。

    在一百多年前,也有一个人想要恢复上古制度,而那个人就是方孝孺,最后虽然民间传闻是诛十族。

    实际上,崇祯是看过秘密记录的。

    哪有那么严重。

    要是真的诛十族的话,可是会连整个皇族,也算在其中的。

    互相牵扯之下,现在朱家人,也不会是到处都是。

    范景文看得是王冲,问的却是崇祯。

    让坐在前面主持会议的王冲如坐针毡。

    在卫武军中,他是大会小会开过不少的,可要想主持现在这样的会议,还真都从来都没有过。

    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当然更多的就是怕。

    可要王冲来说,要是皇上不是默认了他搞出来的这个名堂,也肯定着急不起来这么多的朝臣。

    不过这些话,只能憋在自己的肚子里。

    不敢轻易地说出口。

    崇祯看到王冲转头过来想要询问。

    “今天的会议你来主持,朕只是旁听,不管有没有理,高宇顺你都给朕记下。”

    得不到帮助。

    王冲就两手一摊,看着发问的范景文苦笑道“范大人,你觉得现在这样的大明,回的到井田制的时期吗?皇上让咱们讨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不是为了选择一种制度,来套在大明的身上,大明有大明的路子要走,这一点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

    随即一收脸上的苦笑,严肃的接着道“不合时宜的,总要被最合适的所替代,现在要要论的是分封制和郡县制概念,而不是其中最具体的那种条条框框。”

    “概念”这两个字,在崇祯说出口之后,就应用在了很多的地方。

    之前都是在道院中,适应在某一行业的研究里面,此时被王冲用在了这个会议上,让在座的,经常看道院报刊的人,都是一阵无语。

    好在此地的人,都不会像以前的朝臣一样,只会咬文嚼字的抠字眼。

    非得把两个不相干的词,翻来覆去的嚼碎了,然后还要嚼出其他不同的味道,才肯罢休。

    概念就是反应客观事物的思维方式。

    也就是说,王冲给分封制和郡县制,划分了一种范围,他觉得皇上要的不是复古,也而不是崇古贬今。

    而是想要知道,为什么从分封制开始,每一个朝代都走不出八百年的这种轮回。

    多少代人都挑不出来。

    其中聪明的人,何其多。

    也就隋朝最接近郡县制的巅峰,可最后呢?

    还不是二世而亡。

    在大明外患还没有清理干净,内忧也没有真正的弄好。

    这也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皇上本就是春秋鼎盛,却已经开始为了以后着想了,不得不说,这种让更多的人开会研究的方式还是第一次。

    毕竟,以前所有的皇帝,都是在这种问题上,一个人琢磨。

    即便是有了能够打得出手的方案,最后还得败于当时的世家大族之下。

    也就崇祯,接手的时候,就是一个烂摊子,最后收拾起来,也没有多少阻力。

    而阻力都已经被他送去的工程队。

    单凭这一点,说一句中兴之主,一点都不过分。

    范景文讪讪一笑,坐下了来,他自己完全是想多了。

    如今的大明,真正在蒸蒸日上,那会回过头起搞什么井田制,想要重新把儒学推出来,那就必定要把道院给解散了。

    两者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那一个是根本。

    根本就不用去做艰难的选择。

    他们这些老儒生,能够得到一个政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顾问,都算是皇上开恩了,那还能够奢求更多。

    而剩下的想要投机取巧的人,也都安稳了下来。

    问政。

    从来都是皇帝的必修课。

    只是从前都是让饱读诗书的大儒,让皇上亲自请到宫里,面对面的单独问话。

    此刻,在坐的人,没几个饱读诗书的人。

    而那样的人,大多现在都在工程队中干活呢。

    “皇上,臣觉得,分封制攻击性更强一些,周朝虽然国祚长远,可也是连连征战,天子全是大了还好说,可要是权利小了,那就不会有人在尊崇了。”

    朱继祚见了自己的老友,碰了一鼻子的灰,可不敢再说什么恢复旧制的说法。

    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

    自唐、虞至周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即从尧、舜经夏、商到周朝,采用的都是封建制度。

    “天子”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后裔,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

    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这样的制度,实际上就是,自己给自己干活。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接受更上一层的人管理的。

    皇权得到了限制。

    可“诸侯国”“封国”或“藩国”,“诸侯”、“藩王”等等就会有了更多的权利。

    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

    不管是向外扩张,还是向内扩张,最先开始的都是战争。

    “也就是说,分封制,会让整个国家,更有活力?不管是战争,还是其他,只要有了比较,才会发现自己的落后,也更会找机会往前走?”

    王冲总结的同时,心中也在不断的分析着整个过程。

    就是,只要想要让诸侯国等等这些势力强大,就不得不在自己的治下,找到一种最好最有效,也最能够强大自己的办法。

    大浪淘沙,总会有一个诸侯国,成为霸主然后挑战天子的权威的。

    当然,这一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一两代人,肯定是看不到结果的。

    可只要当中有一代人只懂的享乐,那么前人打下的再好的基础,也都会被挥霍一空。


    “不错,安于现状,不求变法的很定会被迅速的淘汰掉,历史记载中这样的诸侯国太多了。”

    朱继祚没有说的一点就是,一点形成了霸主。

    天子就是一个摆设。

    想要发出一个命令,恐怕都出不了皇宫。

    给面子了,称一声天子,不给面子了,连朝会都不会去一趟。

    崇祯一边听着,一边思索着。

    分封制他看到了好处,可要如何保证天子的权威,也就是说保住宗主国的持续强大,才是作重要的一个研究对象。

    他还看到了一种世卿世禄的制度。

    而这种制度,可以保证他的子孙们,一直坐在最高的位置上。

    可也有弊端。

    如今的大明,用的还是郡县制,只是更加细化了而已。

    准确的是说,郡县制也可以说的官僚制,可以让更多的贫寒家庭出生的人才,有着更加广阔的上升途道。

    崇祯可是清楚的明白,这样的上升渠道有多么的重要。

    世卿世禄可要保证他的子孙厚点衣食无忧,可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和整个天下大多数聪明人来争议长短。

    而这种争斗就很要命了。

    一旦失败,就是尸骨无存。

    “臣觉得,分封一点好处都没有,而且也不切合现在大明的近况,识字的人多了起来,总会有一些聪明人会质疑上位者的正确性,一开始会很少,可以后多了呢?那样的话,就会再次从分封演变成了郡县,到时候就算没有大泽乡,也会有一个小河镇。”

    李长庚也加入了讨论环节。

    他说的也正是崇祯杠杆刚想到的。

    当所有人都为了王侯将相的时候,又有谁还会记得道院是干嘛的?

    大明如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根子还要不要了?

    “李首辅是觉得郡县制会更好?要是疆域的范围更大,根本就没有办法控制时机的情况,有该怎么办?难道扔下不要了?还是说送给别人?

    若是送给了别人,别人要是强大起来的,攻打大明又该如何解决,战争还是会来到,远的不说,就是最近的建奴,从一个几万人的小部落,这才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成了几十万人的大部落,现在人家还立国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火枪没有出现之前,咱们大明可是打不过人家的。”

    王冲在说话的时候,微不可查的往后面看了一眼。

    看到皇上也在认真的听着,心里就很慌。

    可嘴皮子利索的说着,自己都没有仔细想过的问题。

    李长庚的眼皮子直跳,目光深深的看了王冲一眼,心中暗道这货可是真敢说,是破罐子破摔了吗?

    此时此刻,他真的想要李定国回来了。

    内阁首辅的位子,看着好,权力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能明白其中的苦楚。

    好在现在没了伴君如伴虎,可也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啊。

    李长庚都想不明白,曾经的那些内阁首辅们,都是怎么做事的。

    “若是在郡县制的控制之外,实行分封制,应该能够解决这个办法,要是大明的周围有更大的国家,能够威胁到大明,那就肢解他,分成数个小国家,这样问题应该能够解决了。”

    一直都没有说话,就是在闭目养神的晁刚,忽然冒出来了一句。

    他的办法很有军人的作风。

    一言不合,就把一个国家给分解了。

    而只要形不成最大的一股势力,大明就不需要顾忌最后奴大欺主。

    “这个是个好办法。”

    王冲眼睛一亮,他觉得,这个应该就是皇上最需要的答案。

    分封可以不用在大明,大明之外的土地以后也不能闲着。

    与其让给一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完全可以派自己的人过去。

    “这种办法,会不会对大明有影响?”

    李长庚迟疑的问道。

    总觉得这种做法不仁义,大明周围的藩国,可都是大明朝廷承认过的,现在翻脸不认人了,往后还有谁会合大明打交道?

    “有什么影响,都换成了自己人,难道这些人转眼就忘了大明的好?”

    晁刚眼皮子一翻,闷声说道。

    他是可是查过史书的,每一次藩国来中原,走的时候都是大包小包,这些人给了大明什么好处?

    不就是说了几句好听话吗?

    换上自己人,不是说的会更加动听?

    还不用翻译。

    那是多好的事。

    李长庚憋气,脸色通红的哼哧哼哧了半响,都不知道如何来回答这句话。

    只因,他忽然发现,晁刚说的很有道理。

    为何以前就没有人想到这么做呢?

    只有骆养性眼睛一亮,这么做的话,他带着的军情部,似乎也就有作用了。

    不由的看了皇上一眼,是不是皇上从一开始,就料到了有这么一天?

    而且看样子,军情部以后的权利,也不比锦衣卫指挥使的权利小多少。

    “皇上,臣举得,王上将说的很有道理,这么做的话,不但可以让扩大疆土,凡日月所照之处,都是我大明的土地,也算符合我大明的国号。”

    骆养性立刻起身,把自己能够想到的所有好话,都说了出来。

    只是说完之后,却发现在座的所有人,都仿佛不认识他一样的,目不转睛的看着。

    被看得心中发慌的时候。

    讪讪一笑,挺直着的腰板,忽然一弯,点头哈腰的坐下。

    他没有发现自己那个地方说的不对。

    却总觉得周围的人,忽然之间都怪怪的。

    他可是锦衣卫指挥使啊。

    多少人都不想和他打交道,然而此时,此时这些人看他的眼神,就像是他看别人的眼神一样。

    带着审视。

    还有好奇。

    似乎就连皇上都多看了他一眼。

    他差点都以为自己身上有了其他的不合时宜的东西了。

    接下来,整个会议就很热闹了。

    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骆养性说的那一句“凡日月所照之地,皆为大明国土。”

    提气啊。

    这么弘大的想法,以前不是没有人说出来过,可能够实现的一个都没有。

    也就现在。

    大明有了火枪兵之后,可以用少量的人,进行更加遥远的开疆扩土。

    后勤的压力变小不说,所获得的利益,单单几次和林丹汗,皇太极之间的胜利,就让大明赚的盆满钵满。

    更不要说其他更加势力弱小的藩国了。

    也就在此时,骆养性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这么热血沸腾的时候。

    完全都不像平时的自己。

    (本章完)

    乐文

    。测试广告2



第四百四十九章激气已能驱粉黛(五)  
相关:  江湖娱乐圈  我的父亲是嘉靖    通天剑帝  荒古武神  白骨无极  我的酒壶能修仙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崇祯大明第四百四十九章激气已能驱粉黛(五)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4s 2.339MB

搜"崇祯大明"
360搜"崇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