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本土的形势对于日本人來说却是形势逼人,不搬是不行的,再不搬,任由形势发展下去,整个日本陆军上下就全部断顿了,而且再不搬,除了已经炸成一片平地的东京和朝鲜仁川之外,大阪、名古屋、小仓、相模这些城市,连同那里的兵工厂,也彻底的保不住了。
到四三年中这些城市绝大部分只剩下了一半,大阪与东京一样,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市区,如果在不赶紧找地方搬迁走,万一相当于一个火药桶的兵工厂被彻底的炸毁,剩下的一半恐怕也难保得住。
那些城市里面,可集中着大量的国民,在耽搁下去,任由他们轰炸,到时候不仅兵工厂也保不住,按照他们不把整个城市夷为平地的架势來看,很可能还要搭进去几百万的国民,搬了至少还有一线的生机,至少还能让本土喘口气。
日本陆军就搞不明白了,这抗联怎么就和自己较上劲了,按照美英对德轰炸的范围來说,陆海空三军所有的兵工厂都应该在轰炸目标之内,怎么到了他们那里,专门找日本陆军的兵工厂炸。
你不炸海军目标,炼钢厂也总该在你们的目标之内吧,钢铁是战争的根本,一切武器装备离了钢铁都玩不转,可八幡钢铁厂那么大的目标,你们瞪着眼睛就跟沒有看到似的,只炸陆军的兵工厂和飞机制造厂,而且不是那种定点轰炸,是想要连同这些兵工厂所在的城市,一起从地图上抹掉。
被逼着忙着给自己家底搬家的陆军,只能在海军幸灾乐祸的眼光之下,按照抗联的意图将这些兵工厂的相当一部分,迁往至少现在看起來还安全的南满,沒错,都这个时候了还沒有忘记内斗海军,对陆军的遭遇的确在幸灾乐祸。
海军的兵工厂虽说也遭到了美军的轰炸,但是当时的美军投入的轰炸兵力,远远比不上抗联投入轰炸机数量多,力度与抗联相比也小了很多,在加上美军与抗联之间,因为一些费用换算问題,引发的一系列纠纷干扰。
整个四三年,美军对日本本土轰炸的力度远远比不上抗联,直到四四年六月份,美军大批的b二十九轰炸机投入轰炸之后,海军才真正的笑不出來,但四三年期间海军虽说也在挨炸,但是被炸的绝对沒有陆军惨。
所以在四三年中海军非但还笑得出來,笑的这个舒服,而被海军嘲笑的异常恼火的陆军,也拒绝和海军分享轰炸情报,以及防空的经验,海军则拒绝自己设置的雷达站,以及观通站为陆军提供情报,陆海军的隔阂非但沒有因为战局的不利,而略微缓和一些,反倒是越发的加深。
虽说被海军耻笑有些丢人,不过这次的搬迁行动,在日军高层看來在本土到处挨炸的情况之下,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只要增加对南满的兵力,守住南满,这些兵工厂也不见得就真的危险了。
反倒是比在日本本土天天挨炸,更加安全一些,形势逼人,日本人最终还是放下了最后矜持,将本土的军工产业相当一部分转到了南满,即便对海军恨的咬牙切齿,但陆军还是做出了最现实的选择。
至于海军爱笑就让他们去笑吧,早晚有一天他们也会笑不出來,别忘了,美国人也不是善茬子,在太平洋上与美国人对抗的主要还是海军,美国人能放过你们海军的那些造船厂和兵工厂,还有飞机制造厂,要是真的那样,才真是活见了鬼。
到四三年年底,奉天兵工厂的产量不仅完全恢复了此战之前的产量,而且随着日本本土的兵工厂搬迁与合并到南满,其整个军工厂的产量还大幅度的增加,轻武器和弹药的产量,比原來整整翻了两番,当然如果本土能够提供足够的枪炮用钢的话,维持这个产量基本沒有问題。
除了奉天兵工厂在日本人全力抢修之下,在两个月之内恢复了部分生产之外,抚顺的煤矿、本溪和弓长岭的铁矿,日军也通过大量抓捕劳工,以人力代替被拆卸或者破坏的机械,不惜一切代价,以中国人的生命换取急需煤炭的办法,在半年之后恢复了生产。
虽说产量已经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只相当于其原來年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是至少部分恢复了产能,但对鞍山和本溪的炼钢厂、抚顺和奉天的特种钢材、有色金属冶炼,以及人造石油和铝业工业,虽说也采取了不惜一切代价恢复的办法。
只是原來依靠进口的一些关键设备的被拆走,本土又无法生产补充,使得日本人对这些工业的恢复恢复异常的缓慢,尤其是整个被拆走的抚顺铝厂、奉天、抚顺两个特种钢材厂、两个人造石油炼化厂,实际上已经沒有可恢复的价值了,几经努力,最终还是放弃了恢复工厂的打算。
而在鞍山炼钢厂的恢复上,日本人到底不敢像转移兵工厂那样,将国内的八幡制钢所等钢厂转到南满,凡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第二大钢铁厂鞍山的昭和制钢所已经被搞了一个半身不遂,要是将八幡制钢厂,也转移到南满,万一南满真的丢了,到时候日本就真的沒有将战争维持下去的本钱。
兵工厂在日本本土好赖还留下了大阪炮工厂,东京第二兵工厂作为必要的防范措施,但钢铁厂,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昭和制钢所和本溪湖煤钢厂已经丢了,要是八幡制钢所在丢了,也就等于日本的钢铁产量去了三分之二。
战争打的就是钢铁,如果沒有钢铁那战争还玩个屁了,再加上搬迁钢铁厂的巨大费用和漫长的时间,以及海军的坚决反对,最终这个日本最大的钢铁厂八幡制钢所,还是留在了日本本土。
再说抗联在轰炸日本本土的时候,总师很小心的避开了这些钢铁厂,这些钢铁厂,基本上都沒有挨炸,虽说日本陆军高层,包括海军高层都搞不明白,抗联为什么不轰炸这些钢铁厂,但从本土的情况看來,这些钢铁厂至少目前看还是很安全的。
小气的日本人别说八幡钢铁厂,就连规模小一些的室兰制钢所和釜石制钢所,都沒有舍得拆卸过來,不过为了恢复鞍山的钢铁生产,充分利用南满的铁矿石资源,日本人突击建了一批二十吨的小高炉,又从本土和朝鲜运过來两座高炉,勉强恢复了生产。
但几经努力,昭和制钢所还是沒有恢复到原來的产能,在留在关东军手中最后两年的时间之内,最高年产量也不过十余万吨粗钢,二三十万吨生铁的产量,因为失去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仅有的几万吨钢材的质量也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之下,直到整个南满在四四年被抗联彻底的收复,也沒有能够完全恢复生产,最终这个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在落入抗联手中的时候,产能已经下滑到了自建成以來最低。
至于日本人最终还是留在本土的钢铁工业,等日本人宣布投降之后,他们才明白这些在战争之中最重要的钢铁基地,为何会在整个对日轰炸期间,能够最终幸免于难,尽管也挨了一些炸弹,但并未伤筋动骨,原來中国人早在战争期间,就打上了这些钢铁厂的主意了。
在日本人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抗联利用已经占据了大半个朝鲜,距离日本本土已经近在咫尺的优势,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的短短两天之内,出动一个步兵师、一个装甲旅,保护大量的技术人员,抢先经朝鲜南部渡过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本土。
而抗联的第一空降师,则在日本人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第二天采取空降和机降配合的办法,成为第一波登陆日本本土的盟军部队,这些率先进入日本本土的抗联部队,利用美军还远在冲绳的态势,对日本本土工业,进行了一场规模,堪称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拆迁活动。
登陆日本本土的抗联部队分工明确,空降第一师配合海军,负责海军和造船方面工业,而这个步兵师和装甲旅则利用机动优势,席卷了日本大部分的领土,着手点就是杨震点名要的日本冶金、光学、机械制造工业。
在被抗联强行缴械的日本战俘协助之下,将室兰、釜石、神户、大阪等日本冶金工业基地,所有的设备连同技术人员,以及大学内的工科和理科教授全部集中,除了通过海路抢运回來大部分之外,剩余的则渡过朝鲜海峡,经朝鲜半岛的铁路系统运回东北。
即便是后來登陆日本的美军,也沒有能完全拦得住登陆日本的抗联对日本工业的打劫,而大学的那些教授和各个工厂的工程师,从医学到工科几乎所有涉及到工业建设科目,则早在第一时间被抗联用运输机给运回东北。
等到美军大批登陆日本本土的时候,抗联的行动已经大致进行了三分之二,即便美国人利用海空军的优势,快速的封锁了日本沿海,扣押了一部分已经被抗联拆卸下來的设备,尤其是八幡钢铁厂,保住了将近一半的设备,但是等其采取手段的时候,却已经晚了大半步。
九州的日本工业虽说有三分之二保留了下來,但是日本其他部分的工业,却丢掉了三分之二还多,尤其是美军最后到达的本州岛北部与整个北海道工业区,基本上连毛都沒有给日本人留下。
尤其是光学、电子、机械加工、发动机制造等杨震重点要求的行业,什么都沒有剩下,日本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二的釜石和室兰,彻底被打回了农业社会,八幡钢铁厂因为过于庞大,虽说沒有最终完成拆卸,但一切能够短时间之内拆下來,较为轻便的设备,连同两座最新式的高炉都被拆走了。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苦心经营近百年的现代化工业,以及苦心培养出來的大量各种工业人才,以及农业、畜牧方面的专家只剩下了四分之一,日本几大财团的领导人物和所有的骨干,包括继承人在内,也被一并以战犯的名义带回了中国。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4s 2.373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