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981 548 悄然的变化

    而这些老年妇女们恋恋不舍望着英子那窈窕的背影,依然啧啧赞叹不已。一笔阁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说

    甚至有几个老太太趁着大仓娘短暂离开的时候,还要窃窃私语:

    “哎,不是说大仓娘捡回这个闺女,是为了给大仓当团圆媳妇!

    为什么还不给俩圆房?

    俩人都老大不小了,不赶紧结婚。

    反而让二仓跳过锅台上炕,先结婚。

    这是什么意思?”

    “你不知道,英子在外边上大学,还没毕业,没毕业没法结婚!”

    “不是那么回事吧?我听人家说上大学也能结婚!”

    “那为什么不给她俩圆房?”

    “我觉着,要是再不赶紧圆房,大仓娘这个团圆媳妇就要飞了,你看看英子长得太招眼了,谁见了不喜欢?”

    “英子长得招眼,大仓长得也不差啊,大高个,真是好青年!”

    “我听说上了大学那就是公家人,大仓又没上大学,我觉着他配不上英子了。”

    “要是飞了的话,大仓娘可就鸡飞蛋打,白忙活一场了!”

    “诶呀,这么好的闺女要是飞了,太可惜了,要是大仓娶了她该多好啊……”

    反正就是议论纷纷。

    也不光是这一拨老年妇女,就是其他的亲戚,但凡来到以后见过英子的,基本上都要把英子当成重要话题。

    基本就是围绕着英子跟大仓的婚事。

    因为亲戚朋友早年都知道大仓娘捡回这个闺女,其实就是当童养媳养着的。

    大家早就在心目中,把英子看做了大仓的媳妇。

    现在亲眼看到英子出落得如此美丽,如此超凡脱俗,亲戚朋友们那是着急啊。

    既为大仓着急,也为大仓娘着急,大家其实就是怕大仓娘白忙活一场,末后落个鸡飞蛋打的结局。

    那就太让人遗憾了。

    英子出落得越好,这种遗憾就越强烈。

    基本上,那些多年不见英子的亲朋现在再次看到英子,内心已经是充满了满格的遗憾。

    充满这种满格遗憾的,还有本村的一些人。

    英子自从上高中就开始住校,后来上大学,只有寒暑假才回来。

    村里的很多人,尤其是住在村北,离她家远的那些住户,已经好多年没见英子了。

    到二仓结婚的这天,村里那些平日不大出来的老年妇女们也来看热闹。

    当然,首先入眼的是新娘子,顾云丽。

    还没等结婚的,村里人就已经传开,说二仓找了个同样当老师的媳妇,长得很漂亮。

    现在顾云丽穿着表姐给量身定做的婚服,从车上下来,村里人都说倒吸一口凉气。

    新媳妇长得确实漂亮啊!

    打扮起来跟电影明星似的!

    然后,她们再次倒吸一口凉气,因为从车上又下来一个更漂亮的。

    于是纷纷打听:“扶着新媳妇的那是谁?怎么长得那么好看!”

    “嘁,你几年没出来了,那不是英子嘛!”

    “啊!英子!”

    “长这么快,我怎么看着比嫦娥都漂亮?”

    “哎,英子不是大仓的团圆媳妇,怎么还不圆房?”

    “人家还上学……”

    又开始围绕着英子和大仓的话题议论纷纷。

    本来一开始婚车来的时候,大家还在啧啧赞叹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走上社会了。

    结婚都坐上小卧车了。

    因为英子的亮相,太过耀眼,让“走上社会”那个话题被弱化了很多。

    但还有很多村里人每一个寒暑假都是见到英子的,倒也没那么大惊小怪。

    话题还是集中在婚礼的排场上。

    按理说,大仓家这几年过得不错。

    而且除了大仓,其他几个弟妹全部上了大学。

    这让这个家庭的档次一下子就提升起来。

    虽然二仓仅仅是上了个大专,但在村里那也属于为数不多的考上学的人之一。

    二仓分到镇上当老师,而且娶的也是正式的老师。

    老丈人还是退休教师。

    也就是说,两家的条件,档次都很不错。

    大家觉得二仓的婚礼肯定会办得很有排场。

    所谓很有排场,首要表现那就是婚车的档次和数量。

    到现在,村里就是再穷的人家,接新娘也不会用马车了。

    拖拉机也不用了。

    最简陋的,还是跟前几年一样,用双排车接新媳妇。

    双排车的车斗用竹席做个拱棚,上面覆盖红毯子。

    当然,车斗那样装饰起来就是为了好看,增加喜庆气氛。

    新郎和新媳妇还是坐驾驶室,车斗里放嫁妆,以及那些来迎亲的人。


    再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家,或者有几门当官的好亲戚,能给要着轿车。

    那就用轿车迎亲。

    这就相当高档了。

    一般迎亲的要是能有两辆轿车,就是很高档的婚礼。

    至于两辆什么样的轿车,那就是能要着什么样的用什么样的。

    比方说有个在县里当官的亲戚,给要了一辆桑塔纳,另外还有一个亲戚给弄来一辆大屁股的波罗乃兹。

    嗯,这样也是两辆轿车,婚礼很高档。

    二仓的婚礼之前,村里人就在猜想,二仓结婚会用几辆车?

    因为还没结婚的,大仓家门口就常停着三辆车了。

    一辆切诺基,一辆伏尔加,还有一辆桑塔纳。

    虽然那辆桑塔纳是鹅拧媳妇的,但是跟大仓家的有什么区别!

    也就是说,现在自己家就有三辆车了,怎么还不能再去搞到另外一辆车?

    那不就能凑四辆车嘛。

    二仓结婚要是用四辆车迎亲,在十里八村可是头一家。

    这对于梁家河人来说,也是咱们村的骄傲啊!

    不过,等到婚车过来的时候,大家稍稍有些失望。

    仅仅是披红挂彩的两辆桑塔纳而已。

    而且这里面还没有鹅拧媳妇那辆桑塔纳。

    这两辆车分明都是从别地方借来的,大仓家那三辆车,一辆都没用上。

    村里人没看到大场面,这太让人遗憾了!

    觉得明明大仓家有能力把档次搞上去的,为什么放着自己家现成的车不用呢?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这才叫“有粉擦不到脸上”呢!

    其实村里人如果懂得看车牌,并且知道这两辆开桑塔纳的司机的身份,就不会认为二仓的婚礼不够档次了。

    因为这两辆桑塔纳的车牌号,末尾四位数分别是“0001”和“0002”。

    这是本县的一号车和二号车啊!

    老农民光知道看数几辆车,其他的真的是不懂啊!

    大仓家门前的空场上,早已经摆开桌子,后面墙上挂上红毯,装饰以大红花。

    新人下车,锣鼓喧天的在前面引路,二仓和满面羞涩的顾云丽每人捧着一个大大的红纸花,被众人簇拥着跟在后面。

    来到桌子前面拜天地。

    仪式还是跟前些年一样,由村里老校长主持。

    只不过新人过门的时间点不一样了。

    谁也不知道,这事是谁改变的,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

    以前的时候新人过门,都是在下午。

    确切地说,基本上就是在傍黑天,接亲的人才回来,然后新人拜天地。

    那个时间点儿,学生都放学了。

    看结婚的孩子们人山人海的。

    可是这两年,新人过门的时间悄然发生变化。

    由傍黑天过门,变成了上午过门。

    也许正如后世一句话所说那样,“从前车马很慢”。

    从前车马慢,但凡老丈人家离得远一点,上午过门是完全赶不过来的。

    于是就不管远近,统一为下午过门。

    现在都用上机动车了,车辆很快,完全能够赶得及上午过门。

    只是这个点儿,学生们还没放学,看热闹的孩子就很少很少。

    不但看热闹的孩子少,大青年也少了许多。

    除了那些专门为了二仓结婚赶回来帮忙的亲支近派,其他无关人家的青年在现场很少出现。

    因为前些年的时候,不管大人孩子,都被束缚在土地上,束缚在自己村里。

    但是这几年,那些年轻人只要不上学了,大部分都出去干活。

    有关系的找个单位当临时工,差一点的进厂当临时工,再差一点的干砖窑,最差的还可以去跟建筑……

    一句话,年轻人没有闲着的了。

    留在村里务农的越来越少。

    所以来看二仓结婚仪式的,基本上就是中老年为主。

    当然,姓梁的家族当中的青年,专门跑回来给二仓结婚帮忙干活的也还不少。

    所以结婚仪式上,还能看到几个青年把二仓擒住,故意使坏让他跟顾云丽对拜,碰头的场面。

    仪式上气氛还算热闹。

    等到拜天地结束,新媳妇入洞房坐床,来参加闹房的明显就看出比以前少了。

    因为以前闹洞房的就是孩子居多,但是现在孩子们还没放学。

    现有的青年也都是姓梁的本族的,也没有多少个。

    以前那种,闹洞房的把屋子塞得满满,好多孩子都挤不进去的场面,是再也难以寻觅了。

    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宏大,但总算闹洞房的也还不少。

    显得还是有点热闹的。

    等到热热闹闹的喜事办完,大仓这个当大哥的也算松了一口气。

    到明天,就得办理潘军成了。



548 悄然的变化  
相关:    万族之尊  我打造了异常控制局  美漫:开局指导蝙蝠侠  离柯南远一点  我的透视超给力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那年1981548 悄然的变化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8s 2.3898MB

搜"那年1981"
360搜"那年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