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系导演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扎实的现实基础和深厚的情感寓意

    《鲁冰花》点映结束,短评出炉,几乎一边倒的好评,自然而然地也让许多影迷备受期待。

    特别是宝岛的影迷们,李易在宝岛的名气可一点都不比其他地方弱,只是可惜的是,之前李易从来没有拍过宝岛故事,但是这一次不同了,李易拍的是宝岛故事,而且关键是,还有这么多宝岛本土的电影人,影评人,媒体人争先夸赞。

    这对于他们而言,那绝对是与有荣焉。

    不客气地说,如今的李易在电影圈的地位,他拍的电影就是天然的保证,而且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就拿这次来说吧,虽然《鲁冰花》目前才进行了一场点映,观看的人不多,但是效果却已经开始出现了。

    毕竟,这次虽然来参加点映的港岛和大陆的影评人,媒体人不多,可是关键是,能来的都是大媒体,和知名影评人。

    他们这些人本身影响力就不是普通媒体和影评人能比的。

    很快地,宝岛影评人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解读这部影片,毕竟,这可是宝岛故事,还能让港岛和大陆的影评人给抢了头汤吗?

    过去,他们点评其他的电影,可是华国人口那么多,影评人行当也内卷的不行,他们的名气又没有那么大,再加上,那些电影,本身也不是讲述宝岛的故事,他们的优势有限的很。

    但是这一次,却完全不同了,《鲁冰花》可是彻头彻尾地讲述的是宝岛故事。

    而很快地,《鲁冰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事情也被宣传了出来,顿时就更让无数的宝岛电影从业者们打了鸡血一样。

    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拔得《鲁冰花》影评头筹的竟然不是影评人,不是媒体人,而是宝岛本土导演。

    柯白!

    柯白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本土派导演,他拍了好些电影,但是几乎都是关于宝岛本土发生的故事的。

    可惜的是,宝岛的电影一直就没有抬头过,曾经有过那么一两部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这让柯白这些致力于发展宝岛本土文化影视作品的电影人,也是万般的苦恼。

    其他的影评人也好,媒体人也罢,或许更关注的是电影好不好看,但是柯白他们关注的却是,这部电影能否为宝岛电影找到一条阳关大道?

    看完点映场之后,柯白在脑海里复盘了许久这部电影,结果还真的让他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于是他兴奋地一夜未睡,精心炮制出来了一篇影评。

    “在这之前,听闻李易导演要拍的《鲁冰花》是关于宝岛乡土影片,我是存着质疑的态度的,毕竟,李易导演,没有在宝岛生活过,所以,一度对他是否能拍好这部影片,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然而在观影之后,此前的怀疑彻底消弭,不愧是国际知名大导演,哪怕他并没有在宝岛生活过,哪怕这部影片拍摄的是九十年代的宝岛乡土故事,但是他却依然展现出来了许多原汁原味的东西。

    而且更关键的是,或许我们宝岛电影人,可以从这部影片当中,找出适合我们宝岛电影的正确的道路。

    过去我们总是觉得,我们的电影,我们的故事,因为地域的限制,所以,无法让宝岛之外的观众所接受,但是直到昨晚看了《鲁冰花》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根本不是这些原因,原来故事我们宝岛一直都有,而且很多。

    只是我们都迷失在了凌厉剪辑的那种刻意追求手法的风格,却忽略了,观众看电影始终想要看的其实还是故事,故事,故事!

    《鲁冰花》其实风格非常复古,是的,复古,影片甚至让你感觉,手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那个年代的电影不论大陆还是港岛宝岛,都是属于那种在剧本和表演方面比较注重而表现手法较为平实的路线,完全不同于如今更加注重凌厉剪辑的那种刻意追求手法的风格,当然个中高下这里不便议论,但是这里要说的是《鲁冰花》就是沿用了那种注重剧本和表演方面的平实的风格。

    《鲁冰花》没有任何炫技,故事平铺直叙,甚至带着浓浓的复古风。

    我们曾经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港岛电影曾经会那么辉煌,一个糖丸之地,一个比宝岛更小的地域,却能够拥有东方好来坞的美名?除开那些众所周知的客观因素,在我看来,和电影的叙事风格有着很大的关联。

    而宝岛也曾经在那个年代,有过一段辉煌的电影时光,如今回首起来,那个年代宝岛电影在国际上获奖的次数竟然比这些年加起来还要多。

    这是为什么?

    我想是因为我们很多电影人都忽略了,我们不管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在电影中用到什么样的手法都是要为故事服务的,把故事讲好才是第一位,至于使用什么样的形式那就无所谓了。在八、九十年代的很多文艺电影都是采用了平实的叙述方式,但是在故事的推进以及细节等方面格外注重,因此带来的观影感受就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是一种享受。

    而如今呢?我们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些,一旦电影失败,不卖座,就归咎于故事,归咎于题材受众,殊不知,原因其实一直都在于,我们没有认真的去平实地讲述一个故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任何一个地方,港岛也好,大陆也罢,乃至于宝岛,都一直有着许多的好故事,可是真正的认真地讲故事的有多少?

    《鲁冰花》从题材而言是一部儿童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穷苦家庭的但是具有绘画天才的孩子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宝岛的乡下,当中巨大的贫富差异则充分的反映出了宝岛当年的一种真实社会状况。

    影片的镜头围绕在湖光山色的美景之中,电影观后,就仿佛是一首充满了哀怨的凄美诗篇。当中最令人动容的是患病的小主人公古阿明在因为家境原因落选绘画比赛之后和老师说出的那句充满了绝望和话语:“有钱人家的小孩子什么都比较会”,这就是当年的宝岛也是如今的华人世界中的一种广泛现象,在如今的大陆,这种情况我想也同样普遍,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市和农村,当中的孩子们机遇本就相差太多,何况还有家境这种永远没有公平可言的因素存在?

    电影在讲故事的时候,使用的就是无比平实的手法,没有刻意地去安排任何事情,一切都给人感觉,是自然而然地,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相信观影之后观众都会有这种感觉,听闻这个故事,本就是改编于真实事件,如此看来,就更让人赞叹了。

    李易导演的艺术造诣,我相信母庸置疑,作为国际大奖大满贯的获得者,想来没有人会质疑这一点。


    那么我们再来看《鲁冰花》,这部电影的结局,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是否会有种无比的“熟悉”的感觉?

    是的,很熟悉,这种桥段,如果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似乎有些老套,但是真的老套吗?

    不,应该说是真实,不刻意,不因为会让人觉得老套,就刻意地规避这种结局。

    影片的最后,阿明的画获得了国际儿童绘画比赛的第一名,人们才知道原来自己身边就有一个没有被发现的天才,但是故去的阿明则已经永远无法得知这个消息,追悼会上,姐姐代替不会国语的爸爸讲出了这样的话语:“为了一个死去的小孩子,让大家站在这里晒太阳,真不好意思”,这是令人心碎的话语,是对社会和学校最大的讽刺。活着的时候没有人欣赏,死后成名却成为了人们引以为傲的依据,对于阿明的家人而言,这不能算是一种荣誉,只是徒增唏嘘而已。

    其实仔细去想,这个结局才是真正的讽刺和无奈。

    讽刺的地方在于,那些此前质疑过阿明的人,此时此刻都一口一个天才,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一副他的成绩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的样子。

    讽刺的是,是啊,郭老师把阿明的画拿去参展,并且获奖了,是不是狠狠地甩了他们这些人一巴掌?

    可更讽刺的是,这对于他们而言,竟然还真的是好事,他们对阿明做了那么多的不公平的事情,乡长的政客嘴脸,冷漠自私自利,可是结果最大的受益者竟然依然是他。

    不得不说,这就是这个结局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而做出这些成绩的最大的功臣古阿明,他得到了什么?

    一张奖状,以及所谓的天才之名,可他再也看不到了啊。

    而对于阿明的姐姐,对于他的父亲,留给他们的只有悲伤,是,或许会有一段时间的热度,让媒体记者们闻讯而来采访,乡长或许会故作大方,给阿明家的茶林喷洒农药,可是仅此而已。

    之后,他们依然还是他们,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当然,影片或许并不是只想讽刺,结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其实也点出了主题,《鲁冰花》!

    影片的名字鲁冰花,并不是那种学名鲁冰花的花,而是一种种在茶园中茶树间隙的一种小花,据说宝岛最有名的高山雨雾茶就是因为有了这种花的陪伴才能更加芳香馥郁。

    鲁冰花到了冬天凋谢后化作肥料让茶树生长的更加繁茂,而阿明死后同样让自己的家乡和学校因为自己的画作而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荣耀,这就是电影片名的含义!

    当然,影片的另外一个方面也有在借古讽今的意思。

    在电影中我反复看到的河水,雨下过的泥泞地,还有疯狂长个儿的野草,其实不止是宝岛的农村,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所有的农村,以及农家人的淳朴,执拗和与生俱来的悲情。

    古阿明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客家农村娃,拥有大部分孩子的顽劣,不上进和突兀的天才;而郭云天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城里来的美术老师,和所有半吊子艺术家一样没有权,但理想主义。阿明爸爸的顽固内敛,阿明姐姐的隐忍坚强,很自然又很顽强地扎根在他们的个性中。善解人意的老师看上了这个穷苦孩子耀眼的才华,却得不到任何人,包括孩子家长的支持,他只能远走他乡。最后,当郭老师拿着阿明的画在国际比赛中得奖后回到村里,阿明已经去世,电影的最后是村里的青山绿水,和依旧疯长着的野草。

    我喜欢这部的电影,可我喜欢它什么呢?肯定不是我分析的那些,喜欢和理性没有多大的关系,我喜欢镜头里的那些草,长得很高,很快。阿明死的时候,爸爸和姐姐去找他,他们跨过密密厚厚的野草,鞋子踩在草堆上的声音似乎特别清晰;还有郭老师回来的那一天,他去看野草里埋着的阿明的坟墓,他们把他的画和奖状都烧了,郭老师一直皱着眉,我好像看到那些野草一直在疯长,直到把他们都淹没了,时间就此停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电影故事很简单,但是这部电影真的一点都不简单。

    因为电影并没有说教地告诉我们,该怎么样才对,电影只是讲述一个故事,讲述一些人。

    并没有太多的主观的东西展现给大家,很多东西都很客观,因为是真实的,所以才会让我们感受到,这些人,你仿佛都能把他们和身边的人对上号。

    比如影片当中的乡长。

    这不能简单地看做是一个“坏人”“好人”,因为相比起时下的很多政客来,其实这个乡长,他作恶了吗?

    真的,并没有!

    我们仔细想想,他做了什么?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当然,站在观众的角度,在那样的时候,他收回欠款,让古爸爸救不了阿明。

    可是仔细回想,他做的真的过分吗?

    我们总是同情弱者,所以,会认为他不帮忙就是为富不仁,他讨债就是落井下石。

    他当然不是什么好人,可是也绝对称不上坏人。

    其实真正坏的人更多的时候,是那些学校里面的投票者。

    他们不明白古阿明的画更好吗?

    我是个外行,但是我就是觉得,古阿明不行。

    利益让他们面目全非,而讽刺的是,在现实当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甚至于,可能我们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趋利避害?还是坚持自己?”

    喜欢催泪系导演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扎实的现实基础和深厚的情感寓意  
相关:  超级洞府  半壁文娱  我真不想拍烂片啊  隐者逍遥    杨氏仙路  嘿,妖道  精灵,可我是个培育家啊  我掌握着穿越名单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催泪系导演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扎实的现实基础和深厚的情感寓意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s 2.4038MB

搜"催泪系导演"
360搜"催泪系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