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风流 338.第三三八章 云里雾里

    沈清猗在兰芷院住了一晚。

    次日便上午离开沈府,去长乐坊的公主府,递帖拜见“长乐嘉庆公主”。

    门房入拜帖后,府中主管很快出现在待客厅房,行礼后歉然说道:“家主外出,游历未归。”

    &猗来得不巧,以后有幸入京,再上府拜见贵主人。”沈清猗含笑留下礼物离去。

    主管谦敬有礼的送出侧门,再送到坊府门,一直目送马车远去,眼中才露出思索,心道:沈至元果然上门拜见,竟被主子料中了。不由得寻思,这是道门的意思,还是至元道师的私人拜见?……哎,真是想不透啊。主管心里摇摇头,回府便将此事记入禀事录中,待主子回来一度汇报。

    四轮马车内沈清猗倚着坐靠,神色清淡,并没有拜见不遇的失望之色。

    她早就知道李翊浵不在京中,以这位公主的七窍玲珑心,岂会不知道萧琰在道门和她定情?故去年八月过了中秋便立时走人。

    但即使知道这位殿下不在府中,她到了长安也应该上门拜见,这是表达尊敬的态度,也是代萧琰尽孝道。

    回到北城普宁坊无量观,翌日上午,又遣道侍去永兴坊萧府,递上拜帖和礼物。

    上门拜见就不必了。

    她和萧琰的关系还没有公开,她向萧颂表达礼敬的态度就可,上门拜见就过度了。

    要敬,但不能上赶着亲近。

    进退有度,才能谋。

    沈清猗并不着急,和萧琰定情后她的心就很静,不再焦虑、急迫,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梁国公接受她,此时她“不作为”才是对的,即使三四年她都等得起。

    她和萧琰有一生的时间,忍得一时的分离,才能有长久的不离。

    从云山下来时她步履轻松,和裴立之的相见是愉快的。去年接到父亲的信函后,她就对那几个世家提出的议亲人选进行了一番了解,裴立之自是重中之重。此番相见,比她预期的结果更好。能够友善的解决这桩事,那是最好的。虽然她无惧裴氏,但能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林间鸟鸣清脆,树上一对翠鸟啾啾,宛如莺歌婉转,沈清猗抬头看去,见交颈啄羽的亲热,唇边不由泛起微笑,右手下意识抚上约指,抬眸又望向云端,神魂便飞远了去。

    纵然心静,还是会思念。

    也还是会,嫉妒。

    你若再被慕容绝占便宜……

    沈清猗心里冷哼一声,眸中的思念也变得冷冽。

    之前写回的信里一句都没提慕容绝,其中没鬼才怪了。

    萧琰这是在隐瞒。

    隐瞒就是有问题。

    沈清猗心里泛恼又泛酸。

    但比起这点子酸意,她更担心萧琰是不是被慕容绝给揍了。

    修炼绝情道的,都是疯子。

    沈清猗想着就气得咬牙。

    做别人的磨剑石,磨利了别人的剑,受伤的都是你!

    她辛辛苦苦的钻研疗伤药都是为了谁!

    这人却一点不爱惜自己。

    足下一重,道履踩在石径上的一截枯枝上,“嚓!”的一声折断。

    身后的道侍一个激灵,只觉一缕寒气袭人,瞬间手已握上剑柄。

    片晌,默默的看了眼前方,又默默的将手放下。

    ……道师心情又不好了?

    ***

    从云山上下来,沈清猗又去了终南山。

    三天后才回城,因这日中秋,她回沈府过了中秋节,次日才又出府,去拜访了几位长辈,时间便到了交流会召开的日子。

    就在七八月期间,出席会议的医者药师都已陆续赶到京城,有的距离遥远的,譬如隔了一个大洋的,大半年前就出行了。到八月时,各地有实力的医药堂号和大药商,也都汇聚到京城里——这是行业交流大会,也是新方新药发布大会,还可能会出新标准,做这一行的谁不想最先掌握消息呢?做生意就怕比别人慢,谁能及时得到消息,谁就能获得利益,再者,这么多医药名师汇聚京城,倘能挖个墙角勾搭一两个,那可不就是更大的利益了?

    中秋之后八月十九日,全国医药学研讨交流会在帝国医学院开幕,这是直接受太医署管辖的大唐最高医学学府。会议地点在天字报告厅,四百多名医药名师济济一堂。最远的有来自大东洲的鹰羽蒂安族巫咒医,也有来自南大洋金南洲的莫利安族巫祝医,也有来自安南都护府的山越医,还有岭南西道的巫蛊医,也有来自安藏都护府、今届新加入的蕃医……这些非主流医道虽然比不上中原正统医道的博大精深,但也各有特色,各有绝活,是有益的补充。报告厅中服色缤纷,肤色和发色也是各异,但年龄都一致的偏大:绝大多数医者都在五十开外,四十成为名医的比较少——无论哪个流派的医者,都要靠病例累积经验,年纪轻轻的不可能成名。相对而言药师的整体年龄要年轻一些,毕竟炮制药材的经验比临床病例容易累积,三十多岁就成名的药师不少见。但是,三十岁以下的,报告厅中绝无仅有的只有一位,引起了众人注目。

    沈清猗容貌的年轻令人惊诧——但她的道袍已经表明了她的身份。

    众人立刻翻阅大会给的出席人员名单……找到了!

    然后,了然……又惊愕。

    提起孙药王的弟子,哪个不知道啊?

    难怪这么年轻。

    但是:道门竟然派出一位丹师参会?

    这是药殿突然放下高端的架子了?十个有九个都不信;

    那是有让药殿都惊动的议题?

    一时间猜测纷纷。

    直到报告厅内“当”的一声钟响,才肃静下来。

    太医令皇甫安存步上主持台,一身官服平整,没有一丝皱褶,举止端庄严肃,完全看不出平时不拘小节,简短的致了开幕词,就宣布进入大会第一项主题。

    主持台下架着笨重的投影机,有五尺高,两名典学开机,放上画片,台子上垂下的宽幅幕布上就出现了文字投影:种痘术可推广成果。

    &的一声,厅内响起声浪。

    大家神色又惊又疑。

    毫无疑问,痘疮是令医家最头痛的瘟疫,因为传染最是无声无息,再怎么防备,都会有孩子突然出痘,而一旦出痘就无药可治,只能硬挺过去,孩童夭折尤多。

    后来太医署研究出了人痘术,就是从患者身上提取痘疥粉,种入健康者的体内,活下来的就终生不会感染,但种痘的危险性很大,一半生、一半死,只能在瘟疫发生地对还未染痘的进行种痘预防,不敢在全国推广,每年还是有孩童死于痘疮。……现在,这个种痘术可以推广了?

    难道有法子消除痘的毒性?

    哗声出口后便消失,因为没有人能分心。

    报告很详尽,画片一张一张的投放,坐在这厅中的都是精英,不需要讲解,就能分析它的可行性,看到后面,大家的神情渐渐激动起来。

    报告最后一页,是新痘术研究者的名单。

    人们发出惊讶声,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难怪了……


    原来这是道门药殿的研究成果。

    而列在名单首位的,就是至元道师。

    &研究组简述成果过程。”太医令按流程宣布道。

    沈清猗起身陈述。

    &个成果重要的是发现。首先要感谢我的师尊对牛痘的发现,再经药殿几位长者持续不懈的研究和实验,才最终有了这样可行的、安全的成果……”

    言语很谦逊,丝毫没有提及自己。

    虽然她的气质清冷,眸光冷冽,看起来不是温谦的人,但她的致词立即让大家转变态度,生出好感。

    这位年轻的丹师,还是很谦虚的嘛。

    事实上,沈清猗说的是实话,新的种痘术跟她没关系。

    但药殿将这个首功冠到了她的头上。

    负责研究牛痘术的四名药师都没有异议。

    因为最先发现牛痘的是道玄子殿主,他们是根据他留下的笔札做的研究,首功是殿主,作为他的唯一亲传弟子,沈至元继承其师的功劳没什么可说的,何况这是药殿长老们的决议。当然四名主研药师也没被亏待,得到了药殿给的丰厚奖赏,名利都无损,谁还会有异议呢?即使还有意见的,也不吐出半个字,谁知道惹恼了长老们会不会无声无息的成为神农峰的药肥?……外殿无故消失的药师不是没有。

    沈清猗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个功劳。

    天下没有白给的功劳。

    道门需要她成为人间的“药神”,需要千千万万民众的信仰力集聚在她身上。

    那她就成为>

    白得的好处往往需要更大的付出。

    她只需清楚,自己将来要付出什么。

    然后,坚定的走下去。

    隐于世外的丹师一向是高傲的,沈清猗的谦逊获得了所有人的好感,没有人因为她年轻而质疑她不是主创人,因为她是孙先生的弟子,也因为她已经做出的成就:在庭州鼠疫中做出的贡献,在霍乱瘟疫中的突出表现,新型霍乱的命名,起源、传播途径,都是她的发现,更重要的是霍乱检疫剂的发明,杜绝了这种瘟疫再大规模发生的可能性——这些成就已经让她脱去了“年轻”的身份。

    再者这是药殿承认的,同席四位药师都是谦逊真诚的表情,外人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何况大家更关心这个成果,谁有家里没有小孩子呢?……这可是立即能造福自家后代的事,如果成果论证通过,全国推广,他们的子孙以后都不用担心痘疮这个恶魔了。

    之后是答疑,沈清猗为主,四名药师为辅。

    大家几案上都有扩音器,不需高声就能全场听闻,问与答都很便利。

    沈清猗只回答关重点,具体细节则由四位药师轮流回答,这也是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提问很热烈也很激烈,因为攸关自家孩子性命,谁都不敢马虎,提的问题巨细无遗……整整两天都是在论证这个成果,直到第三天下午宣布通过,众人都不由得松了口气,笑逐颜开,头一回迫不及待的希望交流会立即结束,接受太医署的种痘培训后立即回去施行。

    会期是十五天,不可能现在结束,但太医署种痘推广的章程已经制定好了,拿到会议上征集意见,通过后便立即施行,下发公函给地方,通告各地布告民间,宣传新的种痘术,制定计划分片执行,待京都的全国交流会结束后,与会医者接受培训回归,各道、各直辖府就立即按制定的计划组织百姓种痘。

    太医署的行动不提,会议按流程进入下一议题。

    这一议题是太医令亲自做陈述,辅以字幕说明。

    太医令前面做了很长的铺垫,对大唐的主流医道,也就是承继《黄帝内经》发展起来的中原正统医道,做了一个全面说明,重点是讲缺陷……众人越听越疑惑,太医署这是要推出什么?

    终于,太医令提到了报告的主题。

    那就是成立一个新的医学体系,有效补益正统医道。

    太医署命名为微观医学。

    &观医学……?”

    什么是微观医学?

    &是相对于宏观而言……”太医令阐述道,“人体是一个宇宙,由气和五行组成,建立这个理论基础上的,即宏观医学,针对的不是单一的病,而是人的所有脏腑,调理的是整体,宗旨是五气的平衡。”

    通俗的讲,就是头痛不能只医头,脚痛不能只医脚,因为根源可能不是在痛的地方,而是身体脏腑出了问题,要从整体调理,不能只治局部。

    这个道理医家们都是懂的。

    所以宏观医学就是指大唐的正统医道。

    至于巫咒、巫祝、巫蛊这类医术,是驱逐、调理体内的暗物质,被很多医家俗称为“暗医道”,太医令的报告中也将之归类到宏观医学,因为暗物质就是隐物质,是看不见的,气和五行那都是看不见的,只有高明的医家用“内证”的方式才能在人体内观察到,“从这个层面讲,微观医学又可称之为明医学,是可以利用仪器观察到人体内的病变的医学,譬如,显微镜……”

    幕布上投影出了太医令说的显微镜。

    低倍数显微镜太医署很早以前就造出来了,但近年来才造出高倍数的显微镜,能看到很多病邪毒秽是各种各样微小的虫子,太医署称为微细病原虫。幕布上便展示了几种微细病原虫的投影,其中就有沈清猗发现的霍乱病原虫。

    &医署通过显微镜检测发现,目前能够引起传染的疾病,都是有这种微细病原虫存在。……帝国医学院已经在考虑,设立一门新的学科进行研究,命名为微生物学。”太医令咳一声道,“病原虫听着比较骇人,命名为细菌。当然,跟蘑菇菌类没什么亲戚关系。”总比叫虫子好听嘛。

    厅内发出一阵哄笑声。

    岭南片区的巫蛊医们翻白眼,叫虫子多好听,他们就爱虫子。

    &过,跟蘑菇这类食用菌也扯得上一些关系,”太医令道,“都是单细胞。”

    这又是一个新术语。

    太医令阐述道:“以新的微观医学论,人的身体就是由多种细胞组成。”

    幕布上一一显示出高倍显微镜下清晰观测到的人体肌肉细胞、皮肤细胞、骨细胞,看起来就是一个个梭形、圆形、椭圆形,表明是多种不同的细胞。

    众位医者听到这里已经有了模糊的概念了。

    微观医学就是显微。

    这是有好处的,有些脑筋转得快的医者立即想到,可以用来显微病人的吐痢物,如果瘟疫都是由那个什么细菌引起,那就能检测有没有得瘟疫,避免大规模疫病的发生。……但只有这一个好处,还不足以单独列为一个新医学体系吧?在医道中增加一个微生物科的分科不就行了?

    当然不行。

    沈清猗听见周围的窃窃私语,清淡的眼神撩了撩,不微观,如何分子?

    太医署的主要目的,是以微观医学引出一个药学体系。

    完全不同的新药学。

    这是沈清猗参加交流会的第二个原因。

    这个新药学是什么呢?

    太医令经过漫长的铺垫后,终于引出来了。

    幕布上显出四个字:分子药学。

    连续被砸下来一堆新发现新术语后,众人都有些昏头昏脑的,颇有云里雾里的感觉,这也正常,大家都是讲五行和气,讲寒热温凉等等,猛地来个微观生物什么的,需要好好消化嘛,这会听到太医令又引出一个新的药学术语,众人眼睛都是懵的……

    这又是什么??



338.第三三八章 云里雾里  
相关:    天唐锦绣  三国之巅峰召唤  天降鬼才  御鬼者传奇  猎妖高校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兰陵风流338.第三三八章 云里雾里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1s 2.3277MB

搜"兰陵风流"
360搜"兰陵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