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旁边的豆腐铺子,韩绛笑道:“这种东西放一放就变馊了,开偌大一间铺子,会不会赔钱?”
杜中宵微微一笑:“子华,你说的那种豆腐,是卖不了多少钱的。随我来看。”
说完,带着韩绛到了铺子里。只见柜台上两大方豆腐,上面蒙了白布,不时有客人进秋选购。在两边有架子,上面摆着的却是各种豆腐干制品。包括豆腐干、豆腐皮、豆筋、腐竹等等,应有尽有。这些豆腐制品,只要知道了豆浆加热后,可以一层一层把上面的膜揭下来,便可以制出无数花样。
把韩绛带到架子前,杜中宵指着腐竹和豆腐皮道:“子华,这也是用豆制出来的,都是干货,可不会变馊。放置得法,数年都可以完好无损,能行销至千里之外。”
韩绛看着甚是惊奇,上前摸了摸腐竹,口中道:“却作怪,摸起来弹弹的。这样物是如何入口?”
杜中宵道:“炒了煮了都是好菜,便如肉一般。一会我们到酒楼,做几味让你尝一尝。”
韩绛看了一会,连连点头:“没想到竟有这种妙法!能够制成此物,菽豆便就有了许多用处,不再似从前,多做马料。菽豆宜田,可增地力,能够有这制豆腐的法子,当多多种植。”
杜中宵道:“不错,本县有夏种菽豆,冬种小麦者,此物最多。除了此处制豆腐,后面还有榨油作坊,可制豆油。豆油虽然点灯烟大,用来炒菜却是极好。”
大豆虽然在中国很早就作为食物,但食用不便,到这个年代吃的也不多。民间种豆,大豆并不是最主要的品种,绿豆之类反而面积不小。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食用不便。此时的食用油,以芝麻最多,又称胡麻油,不过多用来点灯。各地如河东多用大麻油,陕西用杏仁油等,极少使用豆油。杜中宵建这处豆腐作坊,不只是卖豆腐和豆制品,还兼营榨油,充分利用大豆的价值。
其实不要说豆油,就连豆腐这个年代也不普遍。虽然杜中宵前世所知道的,豆腐是汉朝淮南王刘安偶然制出,但一直到宋代,才开始普及。淮南王制豆腐的说法,也来自于宋人所述。
大豆这种植物,只有榨油和制豆腐,才从诸多杂粮中脱颖而出,不然用处不多。直接煮了吃,实在不是汉人所能接受的,极其少见。用大豆榨油,是杜中宵在永城首创,大规模制作豆腐,永城也同样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这里的大量豆制品,实际上是卖到了外地,绝不是韩绛见到的个豆腐作坊那么简单。
听了杜中宵的介绍,韩绛来到旁边的油缸边。一掀缸盖,便有浓烈的香气散发出来,不由道:“好香,此油味道,不下于胡麻油了!”
杜中宵笑道:“若说煎炸食物,这豆油还胜过胡麻油。不过胡麻油点灯无烟,却又远不是豆油能够比的。这油长于来煎炸食物,这才是好物。”
乡下人说日子艰难,经常说食物中没有油水,其实在这个年代,连没有油水这个说法都没有。炒菜刚刚出现苗头,炸的食物很少,就连比较成熟的油煎,也只有有钱的大地方才多。百姓平常吃饭,主要就是吃煮熟的米,加上一些酱菜。至于油水,那是不存在的。
这个年代,做重体力活的人,一顿吃上几大碗饭稀松平常,饭量让杜中宵咋舌。究其原因,还是脂肪类摄入太少。吃的食物中油多了,才有资格少吃饭。
这是不同时代饮食习惯的不同,韩绛理解不了这些。在他眼里,油最重要的是用来点灯,豆油点灯效果不好,便就觉得可惜。至于食用价值,韩绛根本就没有那个概念。
看韩绛神色,杜中宵便就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这个年代人们还没有适应油脂的好处,对于口腹之欲的认识,是味甘口滑,煮好的大块肉才是大家追求的。
一转身,见到一个伙计带着客人,正在向外面车上搬一捆一捆的腐竹,韩绛问店里主管:“那个客人怎么买这么多?这东西价钱不菲,他买了又何时才能吃完?”
主管行礼:“回官人,那是真州的客人,贩了回乡去卖的。”
“哦——“韩绛点了点头。怪不得这店建在码头边,原来是做外乡人的生意。
从豆腐店出来,韩绛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客商,感慨万分。杜中宵还真是有经济头脑,借着码头的优势建了这么多产业,怪不得他县里财政充裕。
豆腐铺子旁边是药材铺,把从毫州等地收来的北方药材,向江南批发,生意一样火爆。
感叹一番,韩绛道:“待晓,你在这里建这些铺子,让县里公吏去管,他们可是发财。“
杜中宵道:“子华想得差了,他们就拿些俸钱粮米,怎么会发财?这是公钱,不分给他们。这些铺子赚来的钱,抵的是县里的各种苛捐杂税。如折变、支移、科配,诸如此类,现在都从这里出,不再苛责百姓。我们为官,是给百姓好处,公吏差役能够养家糊口已是足够。”
韩绛连连点头,完全明白了杜中宵的意思。县里只所以收大量的科捐杂税,为了多收钱,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官员贪敛其实不是最大的原因。原因之一,便是县里的行政成本,各种开支,只能用这些手段科敛,那点分的酒税之类根本不够塞牙缝的。再一个,便是公吏很少有俸禄,又经常大量负担官员的日常开支,只好向百姓伸手。县里有这些产业,包揽了行政成本,减轻了百姓负担,相当于减税。
见旁边是烟花铺子,韩绛笑道:“永城烟花,现在周围数州都有名声。既然到了这里,临行时我也要买上一些,待到年节,家里好好热闹一番。”
制烟花的场务被州里收去了,杜中宵便建了处贩卖的铺子。这里临近码头,南来北往的客商买的极多,生意非常好。
紧靠着码头的最后一家,是杂货铺子,是永城在这一带商业的核心。韩绛一看摆在外面的货物,便就惊呆了。这里不但有苇席等各种各样的土特产,还有肥皂这种最近风靡的新生事物。最要紧的,这里都是大规模出货。很多汴河上的船,从千里之外就为了到这家店里,装上各种日用物资,贩回家乡。
上前拿着一块肥皂,韩绛感慨道:“前些日子,有人送给我几块,此物极是好用。他们都说是永城这里产的,我还一直纳闷怎么没有见到,却没想到在这里这样卖。回去时,此物要多买一些。”
杜中宵道:“不必,最近我制了一些有鲜花香味的,到时送些给子华就是。”
这一带是盐碱地,硝和碱是一直产的。杜中宵用硝制火药,又怎么会放过用碱制肥皂的机会?肥皂制起来并不复杂,无非是碱和油脂煮了混合。虽然现在永城制的肥皂非常简陋,依然大受欢,沿着汴河北到东京,南到苏州,销往各地。由于珍贵,大家都是用来洗脸。
前些日子杜中宵偶然在韩月娘那里发现瓶不知她从哪里买的花露,便制了些香皂出来,就更加珍贵了。带着香味的香皂,这可是这个年代的奢侈品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9s 2.314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