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观下瞻上
一、
人类是什么?人类文明是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什么?
是“格物致知”。一笔阁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说
人类、人类文明,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纹理天成,是自然形成的格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为此,我们为什么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顺应社会的发展进程,向世界文化的前沿靠拢,而非要坚守奴隶制阶段产生的陈旧思想呢?
现在我们知道人类社会自发展出人类文明,从历史进程来看,已经进程了四个阶段;即奴隶制阶段,封建制阶段,资产制阶段,立宪制阶段;对应到理论层面,就是一元制、二元制、三元制、四元制;对应到社会实践,就是权力分配的价值取向,也就是一权制、二权制、三权制、四权制。
一元制对应一权制的奴隶制阶段,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奴隶制是一权独大,奴隶主的权利无限大,奴隶没有一切权利,一切法权皆掌握在奴隶主手中,奴隶的生死皆归奴隶主支配。
历史发展告诉我们,奴隶制社会是人类文明制度中最野蛮,最原始,最恶劣,也是最先被淘汰的社会制度,是必死的社会制度。
世界上现行奴隶制的国家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现在非洲地区以及世界欠发达地区的一些部落还残存着奴隶制的制度。
二元制对应二权制的封建制阶段,封建制是合权制的开端,也是权利分配制度的开始,其目的是扩大权利的分封制度,扩大势利范围,集中松散的奴隶制度下不紧密的权利关系,形成权与利集中的双轨制集权制社会制度。
但是,由于二元制的原理性存在问题,也就是二元结构在任何有限极位上都是封闭的空间,在任何无限极位上又都是开放的空间,所以二元制结构存在不左即右的惯性发展现象,即封闭则封闭过死,开放则开放无边的现象。
因此,历史发展告诉我们,封建制社会是人类文明制度中弊端最多,最落后,最腐朽,权利最集中的社会制度。封建制制度产生封建思想,封建军阀、封建迷信、封建愚昧、封建官僚、封建文人、封建礼教等等,这些都属于封建制的定义。
当然这种落后的社会制度被淘汰是必然的,也是必死的社会制度。
世界上现行封建制的国家,以非洲、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以及朝鲜为代表。
三元制对应三权制的资本制阶段,三权制是分权制的开端,是权、利、法三权分制的开始,其目的是把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割开来,形成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社会制度。社会发展到三权制,即分权制阶段,文明程度已经出现质的改变,人类开始向文明开放的社会化发展。
在资本制制度阶段,社会发展的弊端是资本垄断,资本二极分化严重,贫富悬殊,少数人拥有绝对的社会财富。
同样,历史发展告诉我们资本制制度社会并非人类最需要的社会制度,资本制制度资本过度垄断、集中,是造成社会不公的根源,因此,资本制制度也是必然被淘汰的社会制度,也是必死的社会制度。
世界上现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以美国、法国、俄罗斯为代表。
四元制对应四权制的立宪制阶段,立宪制是三权分制,即分权制的升级板。
世界现行有总统立宪制与君主立宪制。
立宪制增加了总统或君主权,分割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中的部分权力,形成四权分制;形成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社会制度。
立宪制加强了监督机制,分散了权力过度集中的风险,平衡了资本运作中,国家与私人过度膨胀的垄断性资产泡沫,形成以宪法为依存的纲领性社会发展制度,保障了平民的权力。
但是,立宪制阶段的弊端是监督机制厚薄不均,由于总统或君主权代表了权力阶级,所以,总统或君主权在监督权力阶层与利益阶级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因此,立宪制阶段也是必然被淘汰的社会制度。
社会发展必须出现代表人民利益的监督机制出现,才能保证权力不被滥用,社会资本才能不被少数过度占有和消耗,由此产生的时代就是五权分制时代的到来。
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已经进程发展到的是立宪制阶段。以德国、瑞士为代表的国家,正在进行着总统立宪制度的发展;而以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则代表着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进程。
立宪制社会制度尚在发展中,只是起步阶段,今后的路还很长。
立宪制社会制度是五权分制社会制度的,是共和制社会制度的升级跳板,现在看人类文明要想全面进入五权分制的时代大概仍需一千至两千年时间。
因为已经过去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告诉我们,一个社会制度的发展过程大概需要一千年左右。
回顾历史,人类文明真正形成制度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开始到现在大致在三千至四千年间。对应到当今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就是三权制的资本制阶段与四权制的立宪制阶段之间。
那么,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社会发展,以及文明程度会出现不均匀的发展现象呢?原因就是文化存在阻尼社会发展的原因。
比如中国文化在十世纪之后出现理学文化。中国理学文化的出现严重阻尼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造成中国的社会文明严重停滞近一千年的事实,导致中国社会几乎完全错过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因此说文化是阻尼社会发展的恶根一点也不为过。
二、
从人类的历史进程来看人类文明,人类的文明进程也是天定格局,属于“格物致知”的范围。
只是你站在什么位置下,你看到的“格物”不同罢了。
如果你站在二元封闭的结构上,你看到的必然是封闭的格物,你认识世界就只能局限在一条轨道上思维,无法看到多元的世界。
如果你站在三元开放的空间上,你看到的必然是开放的格物,你认识世界就会呈现出多元立体的思维空间,看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多元的世界。
其实“格物致知”并非完全无道理,只是当你站立的角度不同时,你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格物”罢了。
你站在二元封闭的空间,你的内心世界必然是教条的、道德的、伦理的、规范的、压制的、强迫的、恐吓的意识形态。但如果你站在三元开放的空间,你的内心世界必然是规则的、法制的、民主的、自我的、开放的、宽容的、畅想的、多维的意识形态。
因此上说,即便是你进入三元开放的空间,你仍然处于“格物”之中,该是什么还是什么,你该是王侯将相,仍旧是王侯将相,他该平民百姓仍旧是平民百姓,只是所处的空间不同,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得到的自由也不相同罢了。
但是,无论在二元封闭的空间还是在三元开放的空间,所有人都不是完全绝对的自由之身,都会受到不同体制下产生的不同制度的约束,所以说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只有公平正义才是真正无限的人事法则。
现实是一个人无论在何种空间下生活,自由都肩负着责任,都是那么艰辛。即便你生活在美国,你也必须遵守美国意识形态“格物”下的制度约束;你如果生活在中国,你也必须遵守中国意识形态“格物”下的制度约束;自由肩负着责任,自我同样肩负着“格物”,都不是那么轻松。
而公平正义却是那样的即珍贵,又廉价,只“格物”在少数人手中。
无论你生活在世界何地,公平正义仍然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格物”,权利(公平)与法制(正义)仍然是由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规则。无论你在世界任何地方,政府官员与法律执行官都是多数人中的少数,人类社会永远都在“格物致知”的范围内。
“上帝亲自规定了永恒的秩序和权利法则。”
因此,既然人类文明也是“格物”的,那就寄语那些少数的“格物”者们,多给人民一点自我,再多给人民一点自由吧,世界已经“格物”在你们手中,又何妨多尊重一点自然现实,多尊重一点自然发展,放人民的自我意识进入多元开放的世界,而不要人为的限制文化思想的发展了,这不正是朱熹理学的局限性与诟病之处吗?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类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即便你人为的再阻尼一千年社会发展的进程,你也阻挡不了人类进步的巨轮向前推进。人为的文化阻尼只是暂时的,人类文明进步不可能停滞在某一发展阶段而永远停止不前的。
世界上明智的少数的“格物”者,往往不会站在高处看天下,而是身先士卒地与人民一道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巨轮向前前进,不会留下只言片语的费话,供后人膜拜,也不会留下教条化的教训语言让后来者去遵守,只会留下了警告少数“格物”者的声音,如美国的“合众国之父”乔治·华盛顿。
“国家召唤我出任总统一职,对于她的召唤,我只能肃然从命。”
“我唯一敢祈望的是,如果我在执行这项任务时因沉溺于往事,或因由衷感到公民们对我高度的信赖,因而过分受到了影响,以致在处理从未经历过的大事时,忽视了自己的无能和消极,我的错误将会出于动机纯正而减轻,而大家在评判错误的后果时,也会适当宽忍产生这些动机的偏见。”
“愿上帝赐福,保佑一个为了美国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而组建的政府,保佑它为这些基本目的而作出奉献,保佑政治的各项行政措施在我负责之下都能成功地发挥作用。我相信,在向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的伟大缔造者献上这份崇敬时,这些话也同样表达了各位和广大公民的心声。没有人能比美国人更坚定不移地承认和崇拜掌管人类事务的上帝。”
“我国的政策将会以纯正不移的个人道德原则为基础,而自由政府将会以赢得民心和全世界尊敬的一切特点而显示其优越性。我对国家的一片热爱之心激励着我满怀喜悦地展望这幅远景,因为根据自然界的法则和发展趋势,在美德与幸福之间,责任与利益之间,恪守诚实宽厚的政策与获得社会繁荣幸福的硕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我们应该同样相信,上帝亲自规定了永恒的秩序和权利法则1,它决不可能对无视这些法则的国家慈颜含笑;因为人们理所当然地、满怀深情地、也许是最后一次地把维护神圣的自由之火和共和制政府的命运,系于美国人所遵命进行的实践上。”
“除上述意见外,我还要补充一点,而且觉得向众议院提出最恰当。这条意见与我有关,因此应当尽量讲得简短一些。我第一次荣幸地奉召为国家效劳时,正值我国为自由而艰苦奋斗之际,我对我的职责的看法要求我必须放弃任何俸禄。我从未违背过这一决定。如今,促使我作出这一同样决定的想法仍然支配着我,因此,我必须拒绝对我不相适应的任何所有个人津贴,因为这些津贴可能是列入并成为政府部门常设基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我必须恳求各位,在估算我就任的这个职位所需要的费用时,可以根据我的任期以公共利益所需的实际费用为限。”
这就是美国的“合众国之父”乔治·华盛顿,没有说一句教训的话,也没有一句道德标准,更没有诲人不倦的谆谆教导,只有自责与坚定的肩负责任。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古代的圣贤没一个是值得当代中国人尊敬的。
三、
注释:周易第20卦,观卦风地观,巽上坤下。
观卦原文
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说文》曰:“观,谛视也。”。长久的仔细地观察某一物体。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说文》。荐,荐席也《说文》。按,凡亲地者谓之筵,加于筵者谓之席。席即因也,重于筵也。颙,大头也。《说文》。孚,信用。若,择菜也。从艸、右。右,手也。许慎《说文》。
注释:仔细地看。在盆里洗手之后,并没有直接坐在荐席上,有信用的人选择了大头的鸟菜。
初六爻辞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吝,恨惜也。《说文》。
注释:儿童仔细地看,没有经验的人无忧,有担当有经验的人很吝惜。
六二爻辞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窥,小视也。《说文》。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会意。京房说,鼎省声。《说文》。利铦也。《说文》,铁铦短者,田中用器,也是很短小的兵器。
注释:偷偷地小视,拿利铦女子来卜问。
六三爻辞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说文》。
注释:仔细地看我出生,进退有度。
六四爻辞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国,邦也。《说文》。光,从火,在人上。光明。用,可施行也。宾,所敬也。《说文》。按,从贝者,宾礼必有贽。
注释:仔细地看,看国邦上的火光,很短小的兵器用来敬献于国王。
九五爻辞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注释:仔细地看我出生,有担当有经验的人无忧。
上九爻辞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注释:仔细地看其他人出生,有担当有经验的人无忧。
从我已经翻译过的易经看,易辞是上古巫师的经验总结,而象辞则是后人理性的教条化说辞,如果说易辞有让后人践行经验教训的价值的话,那么象辞的理性的教条思想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没有一点可以借鉴的价值。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久远的谛视不如不视,真正的实践经验来自细致入微地观察验证,《易经》理论为什么发展到今天被无数人发出质疑的声音,就是因为所有的《易经》理论都是虚拟的假设,无法用科学实践来观察验证其真实性,所以有人贯以伪科学并不为过。
这里有四句话。
巽上坤下风地观,
宾客入席在眼前。
净手侍立待一旁,
眼色相当行事谦。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3s 2.176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