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崖河套到县城的距离,刚好是四十里路,在今天看来,这四十里路一点都不算远,半个小时足矣,但起码在2000年之前,对于红崖河套的人们来说,这四十里路是渴望而不可及的距离,远的足矣让每个人对红崖河套以外世界的向往,全部淹没于大山与黄土。笔砚阁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说
西汉水从西向东出了红崖河套,一直流向县城,因此这条四十里的路,也是沿着西汉水的河道修建的,时而和河岸平齐,一发洪水路就被淹了,河水泄洪时路面又露出来;时而高出河岸十几米,悬在半山腰,一边悬崖一边陡立松软的山坡,一下大雨经常山体滑坡又把道路掩埋掉。而这条路最近的一次大规模修建,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正是那个时代的特殊历史环境,才能够真正集中如此庞大的人力,每天仅凭两个白面馒头和无数的口号,沿线的村民用锄头挖山,用背篓运土,终于通了一条车道,县里四轮子的车,也能一路颠簸下到红崖河套,但从红崖河套自己人里走出去的四轮子的车,却是没有的,即使有,也是2000年左右的事了。
在2000年的时候,我刚上小学,上学地点是邻村的“谢家小学”,当时谢家小学只有一到三年级,对于当时的农村来说,是没有什么幼儿园的,就连所谓的学前班,也只有河那边的鲁家村中心小学才有,而谢家小学的一年级,可真是功能齐全,全校只有三个年级也只有三个班共200多人,二三年级加起来不足五十人,其他全部是一年级一个班,因此一年级的娃就年龄上来讲,最大与最小的相差五六岁,这是极其普遍的,上下课的铃声,是一片悬挂在教室门口废弃的铁犁和一根生锈的钢管,急促连续的敲击声,是上课的铃声,缓慢断续的敲击声,是下课的铃声。
谢家小学坐落在谢家堡半山腰一块较为平缓的空地,旁边是谢家村人的麦场,堆放着各种麦草。每天上学的时候,总会站在学校的门口向东瞭望,当然不是在欣赏东边初升的红日,因为不管你在的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白天和黑夜,大自然都是公平的,日出日落并不是稀罕物,稀罕的是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沿着光芒渐渐照亮红崖河套的,是一辆蓝色的双排小货车缓缓从东面驶来。
这辆蓝色双排小货车的所有者是河那边魏家村的魏丁水,此人算是在红崖河套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好吃懒做三十几岁还是光棍,九几年的时候跑了,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一直也没有音讯,只知道过了新千年,突然从外面回来了,而且不是一个人,当然也不是找了个媳妇,而是开了这辆蓝色的小双排货车回来,前排四个座位,后面是个全封闭的车厢。也正是这年,四十岁的他娶了邻村鲁家村一个二十几岁的姑娘,而他也还是和以前一样,荒了的手艺更是荒了的田地,因此也就索性跑起了客运,每天早上七点从魏家村出发,一路延鲁家村、左家村向西,然后在谢家村过河,沿着长官村、赵家村、陈家湾向东直至出了红崖河套,约莫两个小时便可到达县城。农村人进城,没有大事是不去的,即使有去城里的,也不全坐车,老人们为了省几块钱,还是会和以前一样,靠双脚一路走去城里,主要是年轻人,一来很少走那么远的路受不了,二来确实新鲜洋气,当然也受季节的影响,农忙时节少,农闲时间人会多些,人少的时候,就尽量都挤在前排座位上,如果人多的话,就坐在后面车厢里,反正一路的新鲜感,足矣冲淡封闭车厢里带来的各自眩晕、不适甚至呕吐。而我所眺望的,是那红崖河套看不到的尽头山那边的世界,我的脚步太小走不出,我的想象太窄想不到,我的思绪太短飞不远,因此我眺望并渴望那辆蓝色双排小货车,希望它能代替我的脚步载着我的念想,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怎样光明的世界。
对于红崖河套的人们来说,这四十里路,是通往新世界的距离,去了县城,才会感受到市场经济浪潮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是如何有别于农村,不仅仅是因为宽敞明亮的楼房与低矮昏暗的土坯房的区别,也不仅仅是干净整洁的水泥马路与坑洼不平的小胡同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在城里,每天能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建设之变化,思想观念之变化。现如今,距离新千年已十多年过去,这条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已全部成了柏油公路,从红崖河套跑县城的车,也已更新了好几代,那辆蓝色的双排小货车早已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城乡班车和如雨后春笋般多起来的私家车,而时间也由原来的两个多小时到缩短到现在半个小时,去县城里的路只有一条,而到了县城,通向外面世界的路却有无数条。
若说中国革命之成功是农村包围城市,那么革命胜利之后任何一次改革,都是城市蔓延农村,因此只有成功的城市变革,才会真正起到强有力的辐射作用,让古老的河套,通过一条通向县城的道路,冲进时代变革的洪流。世代生活在红崖河套土地上耕作的人们,渐渐开始遗弃了土地、扔下了锄头、卖掉了骡马,“90后”是一群漂浮着的人,天大地大、四海为家,奋不顾身扎进祖国城市建设的潮流中,充斥于祖国各城市的各行各业,他们让城市更美好、更便捷,而城市也让他们有了苟且的生活,只要现在还在城市,就是幸福的,因为比之于河套,城市的生活实在太丰富多彩,既不用日出后面朝黄土背朝天,也可以在日落后灯火璀璨中醉生梦死,但至于未来在何方,他们不曾想过,也不敢想;“70后”是一群悬于城市与农村的人,农忙时在家可以继续务农,农闲时可以出去务工,因为他们既对土地留存一丝眷恋也还保留一手干农活的手艺,所以能农能工,而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建设者们,也正是由这一批人担当中坚的,至于为何这些人不能完全脱产长留于城市,我想因为他们已深刻的明白“家”与“乡”、“主”与“客”的区别了罢;“50”后是一群生于斯、长于斯、也终将老于斯的人,他们是两年多年来最幸福的农民,种自己的地吃自己的收成,也是土地最后的守护者,即使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洪流里,他们依然保持对土地的忠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伴随着四季的轮回,是一茬又一茬不误农时的庄稼;至于“30后”,不知幸与不幸,我们回忆着的是他们经历过的过往,他们憧憬着的是我们经历着的现在,而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大多素未谋面,唯一证明他们曾经来到这个世界上并在这里生活过的证据,是现在那“塬下”一掊掊黄土,他们已连同那个旧世界安眠于地下,而我们却如同当下这个美好的世界一样蓬勃生长、生长。
(本章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6s 2.331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