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渡口出发,用了将近三个多小时到达,总共接近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程,到是有一大半的时间是花在了最后从安稳到石壕这几十公里山路上。
石壕镇子不大,镇政府大院差不多就是镇子上最大的建筑了,围绕着镇政府差不多一百八十亩左右的面积就是全部镇中心。
政府大院东南方三百多米的中心小学是镇子上的第二大建筑体,这里就是当初红军司令部的所在地,设有长征纪念馆。
纪念馆不大,就是几间旧教舍,是当时的真址,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从政府大院出来顺着镇子的中心大马路往西走一百七十多米就到了镇子的边上,从赶水到温水的公路就在这里擦着镇子的边缘经过。
顺着这条被叫为交通路的马路往北走上坡,前行近百米,就是石壕红军烈士墓了,墓园建在半山上,修缮的很好,是张洋所见过的最正式最完整的烈士墓园。
墓园有着正式的大门,竖立在路边,进去以后拾级而上,两边种满了郁郁苍苍的柏树,就像两排挺立的卫兵,顺着石阶两边一直绵延近百米,到达墓园深处。
里面是一片柏树林,围拱着一座纪念碑,庄严肃穆。
整个墓园都能看到修整打理的痕迹,能看出来不是临时做做样子,就冲这一点,张洋就感觉,这个镇子上的领导是合格的。
虽然处于偏僻的群山深处,镇子中心还是相当现代化的,有几栋四五层的楼房,边上就是老式的房舍和弯弯曲曲的老巷子,满眼都是历史的沧桑感。
张洋在北侧的巷子里甚至还找到了一家小网吧。
政府大院门口有一个边长近六十米的三角型小广场,是镇子上的贸易市场,镇子上的人会在这里赶场大集,整个一圈都摆着焊制的有棚子的摊位。
晚会地点就在政府大院里。大院里的地面没有硬化,就是夯实的黄土地,轻风一过尘土飞扬。
镇里在院子门口的招待所给两个人安排了住处。
虽然镇子偏远,但镇中心挺热闹的,从招待所的窗口看下去,满眼都是各种店铺,服装鞋帽电子电器通讯手机,还有大大小小的饭店。
招待所的条件很普通,屋子很大,至少二十多个平方,一米八的大床摆在里面显得有点空旷。
房间收拾的很干净整洁。
两个人到了才发现来早了,杨洋姑姑她们单位上的人还没有到。
两个人就在镇子里逛了一圈儿,到处看了看,在小广场边的饭店里吃了晚餐。小地方的餐饮是最能带来惊喜的,真材实料又实惠,纯粹的家常味道相当巴实。
这次活动在杨洋姑姑的安排下还是老样子搞成了复合型。
像江津的东方情人节,就被她的姑姑设计成了江津东方情人节暨四面山旅游节,这次也一样,安排的是石壕糯玉米推广节暨红色旅行----重走长征路----石壕站。
不只是有晚会,还要在烈士墓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请了一些还能走动的老红军战士过来宣讲。
真的有专门组队过来参加活动的人,国旅的旅行资源相当多的,它本身就是重庆最大的旅行社之一嘛,江津情人节那天,专门组团参加活动到四面山玩儿的就有一百多对。
政府是相当欢迎的,即宣传了当地的特产促进销售给农民带来实惠,又宣传了旅游资源带来长期的回报。
杨洋的姑姑是个头脑相当活络又能做事的女人,雷厉风行,也难怪她能执掌国旅。
第二天,国旅的人开始陆陆续续到达,先到的是那个刘副总。
本来张洋已经把那件事情淡忘了,但这会儿见到了本人,压在心底的记忆就涌了出来。
这就是那个张洋刚和杨洋认识不久,杨洋被她姑姑骂哭以后,‘安慰’了杨洋一个下午的男人。
个子不高,有点黑,微胖,接物待人有些手段,一副谦谦君子的外在。
他到了第一件事就是请杨洋和张洋吃饭,张洋不想去,杨洋硬拉着他去了,说不去不太好。
接下来几天就是不断的开会,这也是中国政府的优良传统,不管什么事情,开会,各种碰头会动员会讲解会落实会,从早起开到日落,全体参会人员心不在焉,与会领导精神抖擞。
张洋没参与,白天就到处逛,看,拍照,晚上就在房间里等杨洋,给杨洋出出意意想想办法,当起了参谋,陪着她练歌。
她这次要唱的是***的大地飞歌。
专业演唱和业余演唱最大的区别就是和音乐的融合度,不用麦克风也能喝出混响的效果,张洋很难想像杨洋瘦小的身体能唱出这么高亢的声音来,不过很好听。
临近开幕,会议更多了,时间也更长,经常开到晚上九点过十点钟。
这次活动负责人就是这个刘副总,杨洋的姑姑和秦静会在开幕的前一天到达,还有那些报名参加活动的旅行者们。
杨洋白天还要去中心小学给临时组织起来的老师合唱团排节目,指挥他们练习,这是个相当累的工作,面对着一群非专业者闹闹哄哄的表现真的是一种考验。
越临近活动开始事情就越多起来,一天到晚电话不断,各种细节安排全部要疏理一遍,由其是这里地理偏远,很多东西要从外面运过来,很不方便。
这边也没有太像样的商场,买点东西要跑十几公里山路去北面的打通镇,那边的经济比石壕这边要好些。
……
“吁……,”张洋吐出一口烟气,看着外面黑茫茫的夜空,这边的夜晚很宁静,也没有灯火辉煌,隐隐约约传过来的蛙鸣让他想起了小时候。
夜风清凉,一点也不像重庆的秋天,穿上外套还有一点冷意。
他站在招待所楼梯这边的窗口,看着黑沉沉安静的政府大院里,等着杨洋开会回来。这边没有路灯,他有点院心杨洋害怕,她的胆子不大。
政府那边开会的楼上亮着灯光,人影绰绰。
十点过,终于看到有人走了出来,结束了。特么的。
两个人住在招待所的三楼,招待所是那种老式楼,楼的一头是楼梯,上来以后每一层要走过长长的走廊。
想看到政府院子里要到楼梯间的三楼半,楼梯间只有半层的位置才有窗。
远远的借着政府楼上的灯光隐隐约约的看着杨洋拿个什么东西走了过来,走到一辆汽车边上她低头看了看,然后扭过头等了一会儿。
那个刘副总走过来,两个人并肩向招待所走过来,一边走一边说着话。
张洋又点了根烟,站着没动。
一直到两个人上了三楼拐进走廊,张洋才从三楼半慢慢走了下来。
刘副总就住在两个人的隔壁,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
楼梯进走廊有一道铁栅门,张洋刚走到铁栅门边上,就看到杨洋从刘副总手里接过钥匙,蹑手蹑脚的轻轻走到刘副总房间门前,打开了房门。
她扭头冲刘副总笑了一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进了刘副总的房间。
刘副总一直举着电话在打,也跟着进了房间,房门关合。
张洋阴着脸走了过去,想推开门进去,想了想还是回了自己房间。
房子的隔音并不好,在这屋能清楚的听到对面的声音,那个刘副总一直在打电话,一个又一个,中间杨洋也打了两个,又和刘副总电话里的人说了一些什么。
他们说的本地方言,语速有点快,又隔着墙,张洋也没听清楚,但从声音的位置有判断出两个人是挨在一起的。
杨洋在刘副总的房间里足足待了有一个多小时,一直在说话,打电话,中间也安静过几分钟,两个人还笑谈了几句,说什么张洋也没听清楚。
好在张洋耽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一个多小时后杨洋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不过,虽然实质性的东西没有发生,其他的肯定还是有的,这点从杨洋某个区域的状态就很好判断出来,张洋知道,如果自己没来,那就是另一个版本了。
他告诉杨洋,他看到了她蹑手蹑脚的去开刘副总的房门,也看到了她讨好一样的笑容,一直在听着她们说话通话。
杨洋就软腻腻的哄他,拿出全部的温柔给他释放了一下,搂着他说不可能了,以前是以前,以后都不会了。
第二天的活动很成功,四面八方的镇民们带着家里的出产汇集在农贸广场上,听说销售的很好。
烈士墓祭奠仪式隆重庄严的举行,政府领导,国旅领导,老红军和过来参加活动的旅行者们一起向长眠与此的红军烈士们献上了自己的敬意。
晚上文艺演出,政府大院灯火通明彩旗飘飘,人群摩肩接踵。
杨洋也像是有意的避开了和刘副总的接触,除了演出就待在张洋身边。
活动结束,两个人也没和其他人一起走,单独开车回了主城。
回家休息了几天,两个人再次开车去了万盛,去宣传那边的小黑猪。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6s 2.298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