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 第一四七章 府邸

    杨振说到这里停住,算是点到即止。

    可是金国凤已经知道杨振要说什么了,也知道杨振说这么多话的意思了。

    “杨总兵!我知道你是在说松山被围期间,锦州与杏山坐视不管的事情!不过,松山城被围之后,松山周围形势险恶,锦州与杏山守军不来救援,为兄也能够理解他们的顾虑和难处!

    “兄弟!你今后还要守御松山,锦州与杏山一前一后,都是依傍!今日这些话,当着为兄的面儿,说说也就罢了,对别人可千万莫要再提起了!”

    说完这些,金国凤抬头看看天色,又说道:“杨兄弟!时辰不早了,若是没有别的话说,咱们就此别过了!”

    杨振见金国凤对自己的提醒仍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心里也着急了,直接对他说道:“兄长你过去坚守松山,松山是一座孤城!今日你去守宁远,宁远城中驻军虽众,可你仍然是一支孤军!

    “若是兄长在宁远城里不想成为一支孤军,唯有想尽办法,快速壮大自己!兄弟认为巡抚方大人——尚可信赖,到时你可以请他协助!最好是上书请饷,另募新军!”

    杨振也不知道自己这么没头没脑地说这些话,金国凤能不能听懂,又能听懂多少。

    包括辽东巡抚方一藻这个文官,到底能不能信任,值不值得信任,杨振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他之所以这么对金国凤说,实在是因为眼下除此之外,在宁远根本没有别的办法能帮金国凤破局。

    不管金国凤现在能不能听懂自己的意思,杨振都要把自己给他的建议赶紧说出来。

    至于能不能改变金国凤接下来的悲惨命运,他不敢保证,但是至少,他努力过了。

    金国凤就是带着杨振的这些莫名其妙的建议离开的。

    在去往宁远的路上,他时而感觉自己好像明白了杨振的意思,时而又感觉自己还是一头雾水。

    不过,杨振对他说的这些话,却让他原本轻快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了起来——难道自己此去宁远,真的会如同杨振所说的那样,依然是一支孤军?!

    金国凤与杨振告别之后,满腹心事地奔赴宁远上任去了。

    杨振则带着在一旁听到了全程对话的金国凤长子金士俊,调转马头,转回松山城里。

    杨振身边的亲兵本来就没有几个人了,这一回,根据他的安排,杨占鳌、严省三、郭小武三个很快就要离开松山,绕道觉华岛,前往登莱地区,以及北直与山东交界地区,去募兵了。

    他们一走,杨振的身边,就剩下麻克清这个二鞑子反正过来的亲兵一个人了。

    这肯定是不行的。

    目前,让麻克清负责打理自己的生活起居还行,但是要让他代表自己去与松山城里的驻军各部打交道,传达自己的命令,显然是不合适的。

    眼下松山城里的情况,可不是之前只有几百个人的暂编宁远先遣营了。

    如今松山城里,派系众多、关系复杂,没有一个熟悉内外情况的人帮着自己奔跑联络是不行的。

    麻克清身份尴尬,在原来的先遣营里就没地位,更别说让他去联络夏成德、吕品奇,以及与鞑子、二鞑子不共戴天的民壮首领安庆后了。

    所以,杨振留下了金士俊这个熟悉松山城各方面情况的人,充当自己的副官亲随,从各方面来看,都是很合适的。

    至于金士俊本人,这一回也跟着其父金国凤升了官,有了一个千总官的武职,职级不高不低,也合适。

    另外,金士俊毕竟出身宣府镇的将门世家,虽然也是十五六岁就从了军,跟着其父东奔西跑,没读过多少书,可是论起舞文弄墨来说,怎么也比纯粹军户出身的杨占鳌,以及灶户加海盗出身的严省三强上不少。

    所以,金士俊这样的人,正是杨振现在所需要的。

    且说杨振回到了松山城里,当日下午就在徐昌永等人的劝说之下,将自己的驻地,从城隍庙里搬迁到了北门内的总兵府中。

    杨振之前来过松山总兵府赴宴一次,也曾来过这里请金国凤题写制铁所的招牌。

    但是那几次来,都是客将的身份,客人的身份,一路走马观花,根本无暇仔细打量总兵府的布局。

    现在不同了,他是这座府邸的主人了。

    松山城内的“总兵府”,并不是按正经总兵府的规格建造的,而是在之前的广宁中屯千户所衙署基础上改建而来的,规模不算大。

    但是即便如此,也是前后三进院落,其大小规模,比起城隍庙来说也是不遑多让了。

    特别是,比起之前杨振住的地窝棚和城隍庙里的小室来说,那绝对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


    到了总兵府,杨振在金士俊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一遍,简单做了一些分派。

    总兵府第一进院落,即前院,位于大门和仪门中间,只有大门两侧的门房和院落两厢的三间偏房,没有坐北朝南的正房。

    杨振把金士俊带过来的胡骝小队人马,从城隍庙的前院门房调了过来,安排在了这里。

    至于金士俊本人,原来在总兵府住在哪里,今后还是住在哪里。

    第二进院落,即中院,则是在总兵府的二道门后即仪门的背后,两侧照例是一溜五间的东西厢房。

    对着仪门的,正是总兵府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的正房大堂了。

    说是正房,其实五间房里的正中间那一间,乃是一个穿堂。

    穿堂的两边,即东西翼,各有两间房,门口都是朝着穿堂开。

    东边两间,是办公用房,对着穿堂的门口两边各挂一块长条木板,上面用魏碑字体,刻着一副对联: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杨振看了,会心一笑,对金国凤的光明磊落、直爽无私不由得更是钦佩。

    公事房里边靠着山墙,是一溜实木的博古架,中间摆着一张大桌案,博古架与大桌案之间,有一张太师椅。

    南边阳面的窗户下面,是一排茶几和桌椅长凳;北边阴面的窗户下面,则摆着一张长长的卧榻,榻上还有一张小桌。

    当然了,靠墙的博古架上,屋里的书桌上,全都是干干净净,没有书,也没有附庸风雅的笔墨纸砚,什么也没有。

    西边两间则是会客厅,空空荡荡的屋子里,摆着一张大的八仙桌和八张方凳。

    南北两侧窗户下靠墙还有一排桌椅板凳,其他的也是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了。

    这个地方,杨振曾经来过,之前到总兵府这里赴宴,他就是在这个西翼会客厅里,与金国凤等人饮宴。

    从会客厅里出来,经过穿堂,再往里走,就是第三进院落,即后院了。

    后院的布局,与中院差不多,两边分别是一溜三间的厢房,正北是坐北朝南的五间正房。

    不同的是,院子里有辘轳有水井,有厨房有锅灶,还有石桌石凳,甚至还有石头磨,生活气息十足。

    后院五间正房后面,是高大的围墙,围墙下也有石桌石凳,石桌上刻着围棋的棋盘。

    后院围墙的一角,有角门通向外面。

    这个角门外面,却不是街市民居,而是一个差不多呈正方形的小校场。

    而且正是松山北门内的小校场。

    站在这个小校场上,抬头往北看,就是松山城巍峨的北城墙,往东看,却见竖着一道石牌坊。

    杨振一路走到跟前,却见上面的石牌上,刻写着“北校场”三个大字。

    这个小校场的南北两侧和西侧,都是一色青砖灰瓦的简陋营房,西北角上开有小门,可以直抵城墙脚下。

    营房环绕着校场,几乎修建了一圈,但是里面什么也没有,就只有一个个通铺大炕。

    松山城里难得有这样的地方,距离总兵府和城门都近,而且又相对隐蔽、安全,空间还大的场所。

    杨振跟着金士俊等人走了这么一圈下来之后,回到总兵府就下令,让张臣和张国淦带着火枪队的左右翼,当天晚上就住进了这个总兵府后身的北校场。

    与此同时,杨振也下令,让潘文茂提举的先遣营弹药厂,次日收拾齐家当,搬进这个北校场。

    北校场的南面,挨着总兵府后院围墙的一趟房,被他指给了火枪队的左右翼。

    最靠里面的西侧一趟房,以及北侧城墙方向的一趟房,全部被他指给了弹药厂。

    把弹药厂放在这里,紧邻着总兵府,确实有一定的危险性。

    而且弹药厂熬硝制药气味也大,一天天烟火缭绕的,也比较呛人。

    但是,弹药厂跟制铁所一样,对杨振未来的计划,实在是太重要了,只有放在自己的身边,让他随时能够督促进度,他才真正放心。



第一四七章 府邸  
相关:  日月当空照中华    大月谣  我娘子天下第一  奋斗在沙俄  无限重生成神  兰若仙缘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大明新命记第一四七章 府邸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3s 2.2466MB

搜"大明新命记"
360搜"大明新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