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指略 第五章:根性神用

    六根和合,乃名自我,以我为事,乃作自私,自私生贪嗔痴及恩怨,乃作善恶之事,于是心思纠缠恩怨情仇、思维意想之中,不见无事之端,非道之不存不见,众生心不在彼,故不见之,苟或有人,心意欲求见道,而其所行,皆因过去习气,致使不能顿见于玄妙,是故修习诸法而自调理过去习气,至于道性习气熏染深重,道根无可挪移,于是道理自然明朗。

    何为调理习气至于道性深重?譬如众人作为善恶之事,皆成自然,皆自认可,又做诸多非善非恶事,乃至诸无聊游戏事,乃至遣心运作诸无谓事,皆自认可,又做诸多思量,计较得失,分辨论证,求学博取,攀援高下,不思其事根本而自认可,又做诸多思、念、虑,如是诸意识运转而自以为然,不见其理,皆自作为。

    如是诸小习气尚不认知,何况最深习性之所见识,流于皮屑,如何信知骨髓之精纯,空说血肉,如何信知精神之微妙,信知尚不可得,如何得行此路?是故于不信者不可言其深,于皮屑者说血肉,于血肉者说骨髓,于骨髓者亦难言精神之微妙,何以故?骨髓之有形而精神之无相,于有形之心,难信无形之妙,纵复信可,亦难行之。

    譬如眼根神性之不达,则睁目而不见诸色,眼根神性之通达,则闭目亦可明见十方一切诸色界相,神性不达,耳根不闻声,神性若通达,虽无双耳者亦知音声之相,如是微妙神性,众人皆具足,不识其用而已。

    在人之类,若思念修道之事,必以自我为主,以人为始,以为六道之起源为人,此皆人之错觉,是自大自私习性之故,人身尊长于大地众生,是故人易生如是自大,譬如梵天王自见梵天之下所有众生生于其后,是故自作大想,自以为是众生之祖,实不见轮回之事,循环往复,如车轮转,生死相续,居何等境界,即生何等识,习惯性格事,亦随之作成。

    无论色界、欲界,所有众生皆自空界而来,譬如大块之形,先有太空,后有大块,先有无形,后生有形,先有意识,后有五根,而后复有五根界之意识,是故说,后生之物,不离先生之根本。

    是故人类亦不离意识之根本,意识乃为众生习气之根,所谓思、念、想、感、虑,众生含识者皆有此等意识,而人则善作意思维,善作于思想念虑,于念虑中无休无止,少有休息,而于思维中,则多有计较恩怨之习性,此是人身之习性。

    尚有诸众生皆因其物类而具其习性,六道众生类别纷纷,其习性亦纷纷而别,习性之根,因其所具之身根特性而养成,故同类习性中亦有诸多细微分别,而于人中,则以起心动念之习气最为深重,作意差别,暂无休息,苟或无虑,却又不安,追求心灭而生恐惧,若有所失,即思求取。

    众生之心,本无爱憎,众生之情,本无勾牵,众生之性,本无善恶,众生之本,皆自洁净,本来之境意,无诸垢染,生于浊劣世间,见于浊劣世间相,对相生心,作意生识,因而性染善恶,情生勾牵,心起爱憎,非本来洁净消散减损,乃如明镜蒙尘,非如金铁锈蚀。

    譬如沙海有城,一日骤风而沙城为之埋没,至于人海王城,虽则百千年而城中地白,沙城无人守护,乃为弃城,王城人海所住,虽众人日日造作而城不为之坏,以守护者众而洒扫者勤故,勤护自心,乃如王城,不勤守护,则是自弃。

    人之心性亦如一城,若广说之,譬喻一国,又广说之,乃作一界,复广说之,可比太虚,终所说之,乃等道境,依所心量,取所能解,自观心境,乃解所取。

    人之识性,亦名识情,情性之辨,譬喻火焰,火能现色,能居虚空,能穿山石,能彻金铁,纵复水中,亦能藏火,譬如人心造作,乃生热恼,此五根身,为之生热,热即火性,是故世间内外,乃至虚空,皆为火界之所遍覆。

    水性净涤,于人间滋润生命,于太空别外境界多为流性,于最上意识界中亦有涤识,是故说世间内水界亦遍覆满,风性动摇、散逸,世间一切境界,至于最上意识界尚有动识,是故风界亦遍满世间,地性载负,复有堕性,亦有形性,若以阴阳论,地乃阴性,其中藏阳,世间最上意识境界亦不离阴阳灵性,是故说四大种性境界遍满世间。

    于四大性,遍充世间,即生四大种性和合之众生,众生以其业行而得四大性分量和合,或有火大神化,或有水大神生,或有风大神出,复或地大神现,如是四性大神,居世间最极限之自性境界于是自思:‘我为此种性大神,我此境界遍覆世间,别外众生,皆不及我’。

    此想亦如人类自思量世间一切众生从人起源,此为自大我慢,亦名骄傲,或名傲慢,或名骄慢,或名高慢,而实言世间一切众生,有形无形,皆乃四大和合,皆乃阴阳和合,以世间性杂染故,若纯一性者,乃为太一,是出离世间境界者,是故说纯一之下,其性皆杂。

    何以言世间众生性皆杂?非言众生无纯一性,是以自纯一性为根,依其生身根性而起诸意识,以诸意性识心而做计较,于是沉迷计较之中,认取诸杂染性识为根,于是执此为真而无视纯一真根,以是因缘,说众生性杂,以杂性为是,辩论诸杂染境界,于纯一性,无所知见,即难求证。

    一切万有,先备其性,后乃生身,先有一性,乃生纯一,纯一之性,生于无极,无极之性,妙不可言,譬喻亦难,所谓纯一,亦为强说,纯一有性,无极之性,则非有无。

    太一之性,复化灵性,灵而复动,阴阳乃判,清浊性分,中和性现,于是诸阴阳与非阴阳境界乃生,至于天地,寄生万灵,先有其性,后乃生身,物性有本,乃亦有分,是故本性皆一,而自性有别分。

    金木水火土,川林山泽空,乃至有血肉者,及无血肉灵,皆先备其性,然后出生,世界初成时,一切万类,有情无情,莫不因性随缘而化生,世界流转,杂性深重,于是乃有别性出现,所谓湿生、胎生、卵生,一切万有,一切形象,及至事物因缘,皆备乎性而乃发生。

    香有香性,味有味性,空有空性,时有时性,如是乃成就世间诸事物,譬如人类,人身有血肉骨髓及其魂魄精神,其中血有血性,肉有肉性,骨有骨性,髓有髓性,魂性魄性,精性神性,如是诸类各自有别,万种杂性和合乃现人身六根,而其诸性不离纯一恒生之性,是故人自修持感悟,感而遂通,能判阴阳之理,能透天地之玄,能彻造化之妙,能至无始之本。

    于人世间,说人性时,乃说人心之性格,不说人身之性格,而人性非止人心之意性,人心之意识性,乃因五根识性而变动塑成,五根生成不等,五根之用即有别,人因五根之用别,乃生别样心思,于是人中计较颇多。

    譬如众人六根俱全,若有人于六根中有一损,或二损,或三四五皆损,则处在人中,与根全之人所见即有差别,所感之差别亦大,于是生诸情识,亦大不同,于是爱憎取舍,亦有不等,于是即有种种争夺或补足之法出现。

    虽复六根俱全者众,而于其六根修短不齐故,亦现诸事用差别,譬如身根长者,取用衣物则长,身根短者,不取长衣物,乃有饮食性多者,与其少者,所用即有差别。

    或复眼根见诸名色而差别者,其意识性所认可取舍,亦为不同,此为六根差别而生取舍,此等诸事,甚易知,甚易见,而其意根长短粗细之差别,为人所难思量见知,是故常人见有人于五根之事颠倒错乱而不测其心源,徒以五根身相事所造习气为源头寻觅,此乃谬误,若以此医人,必留遗祸,不为利人。

    人之意根,生于元神,与元神同大,夫元神乃一灵性,无多无少,亦无形象,虽元神无多少增减,而于各人,其六根识神乃有强弱多少,亦有增减之事,损耗精神之说,即说此六根识神之损耗,人之疲劳亦乃此六根识神损耗,而人休息恢复,乃为识神安宁归见元神,于是精神乃复。

    元神之为物,妙难言说,《经》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元神即是谷神,谷神不死,乃为恒生,恒生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故言:百姓日用而不知。

    叹曰:

    夫人身之贵,自成一天地,

    心欲迷六根,根性生识神,

    用识神为事,而不返其本,

    名为无知者,弃金玉取粪,

    挥金如土者,非此事而何?

    将识神归元,填大块于空,

    大块命长久,人天合一寿。

    人世间,百姓所求,不过长命,盖因不识真命故,先贤圣以假命之法而劝人见真,于世间为种种根性人分别劝说,而人迷六根情识已久,暂难劝脱,故以诸假物以行安慰,使人生信,复有刚强者,执迷太过,虽圣明之言亦不能动其心,故名此等人为亡命之徒。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若复有人,心无丝毫空隙,必不能听受他人言语,所听者不过自心原有之知识,此等人,心不进言,故名闭心者。

    室内无空,不能容物,若心如太空,则容太空之内一切知识,太空之内有何等知识?有善、有恶、有是、有非、有大、有小、有净、有浊、有贤、有愚、有忠、有奸、有人、有畜生、有智、有不智、有白、有黑、有爱、有害、有毒、有药,有种种两边知识,亦有中央、中间、中和、中庸等种种中见识,于是世间有此三等见识,名为两边及中。

    世间多有人以为世间事非善即恶,少有说不善不恶者,于是此类人即多争执中,心不能平,譬如天平,不能均衡平观,如是即为偏见者,若不偏见而处中间,此等人有二种见识,或以为中央最真,或以为中间无罪,于是乃有人舍二边偏见而爱中间,此等人常为二边者共仇之,或复别有中间意取者,亦排遣之。

    此等三类,世间常相,稀有人于世间能作太空之容,不但容两边,中间亦容之,于此等人亦有三种见识,即以为中间、两边皆善,皆有理,可并存;复有一种空见者,彼等以为中间及两边,皆不可取,皆无有理,不可并存。

    尚有一人,见其两边见及中间,复自见空容,于是自言四种见识,言曰:存即有理,理只在彼各自中,若等观四类,则无正偏,若四类对比,理皆不正,于是第三空容者于诸空中,见三见识皆有不正,独不见于正,如是名为等空者,而实第三空者,亦有三种见识,即皆有理,即独有理,即理不正。


    如是种种见识,皆是识神之所承办,神为识本,识若无神,不能运行,是故言思重而神伤,故人休息时,名为养神,此乃意识之运行,多用于神,名为思神,亦识神之一。

    五根亦各自有其神用,所谓眼神、耳神、鼻神、舌神,身亦有诸节神、百脉神、窍穴神、脏神、腑神、精神、气神,种种神用,各有根性识神,所有根识神统称为识神,是故识神乃一总境,其中有诸小界。

    五根识神,合意根识神,如是名为识神,识神思维运作,一动皆动,一用皆用,譬如人身一呼吸之动作,浑身上下气血,乃至任一毛孔,无有不动作者。

    五根识神,只作受取,不作思维,不发感想,五根摄受诸用,而感其意根,于是意根乃思维所摄受者之美丑、善恶、是非、痛痒,乃至人喜乐悲愁之情意,皆从意根发作而生。

    是故常人只在五根意识境界中行动,不见自意识心,则不见自身心所行所思之根本,若见自意识神,则能自观一切意、一切念、一切想、一切思、一切虑,见此一切思维,乃能明见自心中一切损耗精神之行为,如是乃能自悟修养之道。

    美丑善恶,痛痒爱恨,只在第六意根神性所运作,此中乃有‘我’,所谓他美他丑,他善他恶,我痛我痒,我爱我恨,皆此意识心自做思维,此意识神总摄六根意识,乃人自称之我。

    此‘我’能于瞬息刹那间动用百千分识神,譬如跳跃,浑身上下,骨肉内脏,精神思维皆将使用,此一动作即能调动浑身所有识神精气,如是运用过量则精气神及骨肉皆为之伤。

    当人专意思维思索时,即休息五根识神,独将用第六意识神思维索取知识,此等思索而得解决者,名为思悟,脱六根意识神皆为之休息,豁然明朗意识之外,此即为明悟,思悟者,逻辑知识得排列清楚,因此而自感明朗,譬如有人居室杂乱,一日收拾而整洁异常,此名排列知识而已,不为真有所得。

    若彼明悟者,房间依然如前,而其豁然增加诸多见识,此见识不从自我知识逻辑中出,而从六根意识神之外而得,是故如日月照暗,暗为之明朗,本量未改,非有所增,亦无所减,虽无增减,而意识所见乃为增益。

    思悟之人,只依其逻辑思维而整理知识排列,是故房间空间形态多有所变,虽常变换,而因其人习性故,房间排列形式不曾有二类,见其知识,即知其人,此为习性。

    明悟之人,其亦可以排列知识而使房间形式有所变化,彼等亦可以展现自逻辑以外见识,此等见识,超越彼人逻辑范围,故即便常伴者亦不知彼,此名超越习性,以其超越习性故,能以一超越见识,无数变换其逻辑知识形式,所展现之相,亦不可测度其人,故名离常。

    如是人类最为微妙之意识神用,至于个体分类,则有诸多习俗人种,譬如人种不同,起习性养成亦不为同,人种不同,其六根组成即有大差别,是故彼等学习各自知识乃为正学,学习其他知识,乃难契合,是为六根神性递传习性差别故。

    世间之人,复有不同族类混血生育,是故多族血脉混杂,彼等神性随缘亦别,或复有人能以杂神性而学成诸杂知识,或复有人以杂神性,学习诸知识,无一所成,或复有人能学几分,或至多分,是神性意识根器驳杂之故。

    一水土境中,不等水土界中所生之人,相互契合,不多杂爱,如是乃为阴阳流转之相,此可以长生久存之道,若过多则伤人本神性,若过少则成孤独神性,如是皆非善生之道。

    于诸国土,多有诸族,盖以其水土习性补足故,能合善缘,至于世间,所有国土,人种虽别,大类无别,所谓男女之分,无诸差别。

    古往今来,所有国土,皆贵男而轻女,非独一地,不为偏见,此道乃天地正理,非偏爱男子,此道乃爱护男女之道,盖因人为天地子,天地之道常爱护不止。

    男性刚强,具乎乾德,天处乎上,遮覆于地,女性柔弱,具其坤德,地居乎下,载负苍生,天性遮覆,所爱护者,虽多为大地,然而大地之外,虚空之中,尚有日月星辰,皆为天之覆护,是故乾德大于坤,而处乎外,是名为大。

    地性载负,所爱护者,除却上天,独为地上生灵,坤德居内,小于乾明,是故地乃顺天而行,若地欲齐于天,则人类众生皆为之死,大地母性慈爱,自受其下,而爱乎子女,如是名坤德。

    苍天之性,昭昭而明,包罗大地及众生,乾德自强,复能爱护坤德及子女,如是乾德所承载之重,故胜坤德,在乎人中,男子为乾,女子为坤,男子承天之性,礼让乎女,非止一国一地,独外于女,所有国土,男子皆礼让爱护女子,如是乾德乃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男子修养君子之德行,除自强外,尚礼让一分,是故男子乾德六分,女子身弱,意识根器亦不及男子乾德意识根器之广,是故坤德四分。

    德乃阳相,是故男子德重一分,女子德轻一分,因男子学天之道,当行礼让,于是女德载受,受一分德而实享五五之份,如是男女乃学法天地,长久安生。

    若夫女子不甘四分之德身,欲自成五,男子亦五,若如是,则男子若依天性礼让一分,则女子德位反超男子,如是男子则为世间之轻贱,而女子反为尊贵,此乃悖逆天地之理也。

    焉有地覆天上之理耶?若如是,则男子者不欲为乾,女子常爱为尊,如是世道,男子死后,退福生为尊贵女,女子死后,进福生为轻贱男,如是男女之相,颠倒往复,世道流迁而已,非地真覆于天上,乃为心愿业缘福德之颠倒变迁而已。

    如是世道流变,皆人意识根器所流变得失,众人元神,纯一无差,而所生意识神乃有诸差别,或明或昧,或净或浊,或性易狂,或性易燥,或性易静,或性柔弱,或性刚强,或性动摇,或性易迷,或性易爱,或性易贪,或性聪明,或性暗钝,或性贤,或性愚,如是种种神性意识差别,于众人出生之前乃自具有,是故出世之后,各随运势而作抉择,于是乃成命运之线,如是乃为命理之谱。

    命理之事,一世尚难言尽,何况三世之变,是故善《易》者不卜,以其知命理之根本也,众人神性意识之大流,乃名为世道,此略说而已,世道之称,除人以外,尚有诸多动物、植物之所决定,一切一切,总和流变,乃为世道之现象。

    世间第一大神通乃调运人心,若不善导人心,则名教唆,是为过失,众人身心,乃为自命,众生之命,只在自掌,人命之运亦在自决,无有执掌人心运作者,亦无主宰众生者存,众生自命,只在自取,别外无主,只在自主。

    五根识性,及其识神,易可知见,唯有意识,自我心思,乃难自见,苟或有人自见心思,乃难自主,若能自伏心思,能调御自心自身,如是人为世间稀有者,当知世间难事,一切诸难,不如此难,能摧此难,则名自强。

    山可以移,海可以填,唯有自心思维,难见难明,亦难降伏,故说世上帝王将相常见,而自主者罕见,于自主之人,又能离诸勾牵,善能慑服诸事,善能顺意为事,善能调御世间事,甚为艰难。

    叹:

    纯一性无二,乃生一切性,

    五蕴意根器,随业缘化生,

    世情或流变,世相亦随迁,

    世间诸国土,乾坤德有分,

    思悟及明悟,诸悟亦别论,

    识神非形色,乃为意识根,

    五根用精神,思维亦耗神,

    人心最难测,难见更难明,

    明心不伏心,此心亦非真,

    世间最难事,伏惑伏自心,

    第一大神通,当善教人心,

    世间无主宰,自做自心君。

    如是略说根性神用之事,昼夜颠倒,忘失所云,时年丙申正月初八寅时所记。



第五章:根性神用  
相关:  紫府仙录    魔本为尊  网游之九转轮回  天降鬼才  都市无敌战神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洞玄指略第五章:根性神用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4s 2.2633MB

搜"洞玄指略"
360搜"洞玄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