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熟悉又陌生的街道,李闲带着平儿走向曲江县衙,一路上他都在感叹这时代城市规划的宏伟。
有平直开阔的街道,有宽厚广大的城郭,还有风格壮硕坚实的木构建筑,给人的感觉十分阔达宏畅,而这亦是整个唐代的风格。
梁思成在图像中国建筑史中把晚唐至宋初的建筑风格定义为豪劲时期,而这只是盛唐的一个光辉尾声而已。可以想见在这真正的盛世大唐,其建筑风格是何等的雄壮豪阔。明末大思想家顾炎武便在《日知录。馆舍》条说:“予见天下州之为唐旧治者,其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廨舍为唐之旧创者,其基址必皆宏畅。”城市的规划形态恰恰是一个恢弘时代的性格表征。
当然,李闲也并无太多时间去感慨,他眼下最关注的还得是严重威胁他职业生涯的大事件---古三月案。
这案子发生在一月前,案情是韶州士子古三月强奸杨家小姐,事后杨家小姐投河自尽,古三月缉拿归案后,对罪行供认无疑。唯一的疑点是被害人杨家小姐的尸首至今没有找到,这成了那些士子们闹事攻讦李闲的口实,因为古三月是韶州知名的大才子,在士林名望甚著,所以尽管他自己对罪行供认不讳,可士子们都认为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无良酷吏刑讯逼供屈打成招,于是主审的李闲便被逼向风口浪尖,并因此卧床病倒。
养病这段日子李闲也是仔细思索过这案子的每一个细节,并没有其他发现,所以当务之急须得要安抚下那些士子,若是让他们再闹下去,李闲这官也就不用做了。
远远的曲江县衙在望,一如城市风格,县衙亦是宏畅,锃亮铜钉大门威严肃穆,紧紧闭合,不过正门是不敢走的,李闲虽然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但那些示威游行的士子可没有闲着,整日介在县衙外咆哮,完全是乐此不疲乐在其中的架势,此刻县衙外便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韶州大半的士子都云集此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周朝有多么的民主开放言论自由,实在是因为这些士子们的领头人招惹不起,那人便是韶州大才子张九龄,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州刺史张弘雅大人的侄子。
张九龄这个名字自然是不用多介绍了,小学课本里还录有他老人家的诗呢,只是李闲没想到自己穿越后竟然成了这位名留千古的大诗人攻击的对象,也不知道是该感到荣幸还是不幸。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啊!”远远看着聚拢在县衙外吵嚷叫嚣的士子们,李闲不由得感慨了两句,只是语气间不带半分诗中饱含的思念味道,更多的是几分无奈和一点埋怨,倒是跟在身后的平儿听了这两句诗如同钉在原地的木桩一样,眼中泪花荡漾,痴痴盯着李闲的背影,良久才恢复如常。
李闲当然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的两句盗版诗便击中了一个思念亲人的少女芳心,他小心翼翼的从后门进了县衙,发现除了有几个执刀在,县令和县丞都躲在家里没来,想想也可以理解,像张九龄这样的刺头,惹不起总还躲得起,总比呆在县衙里成天听一群无聊文人在耳边聒噪来的舒心。
那几个执刀小吏看到李闲出现却好像被施了定身法,只知道张大着嘴巴没有任何反应,外界一直风传李闲已经病入膏肓卧床不起,就差一命呜呼伸腿瞪眼,所以看到一个活蹦乱跳的李大人出现在县衙,他们还以为是自己被那些无聊文人们给烦的出现了幻觉,直到李闲雷厉风行的发布了第一道指令,这些小吏们才反应过来,却是对李大人的不知死活越发惊讶,因为李闲发布的第一道指令就是:“打开县衙大门,放人进来!”
直到李闲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命令,这些小吏们才如梦方醒。县尉大人的命令自然没人敢不听,只是他们心里都认定了李闲这是在自寻死路,毕竟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他,那些士子攻击的矛头也是他,若是看到他出现在县衙,还不定会干出什么事情呢。
县衙大门很快打开,聚集门外的士子们先是愣了愣,待看清楚后便一窝蜂的蜂拥而入,直把个县衙大堂挤得水泄不通,一个个嘴里还拽着不带脏字的文骂。
别看这些人平常赋诗做文章不行,这会儿骂起人来却都是文思如泉涌,像什么狗官昏官之类的那都是小儿科,什么‘玄武之子’‘乌龟之卵’也只是稍有文采,最牛的是那义愤填膺痛骂狗官忘八的,听着好像是骂得很直白,可紧跟着的解释却是说把狗官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条给忘了,人家这‘忘八’才真正是上升到一定境界的文骂,非是有大学问的人想不出来。
李闲皱着眉头看了这些人好一会儿,猛的一拍惊堂木,声如惊雷,一下就将这些聒噪的士子们震得安静下来。
李闲不屑的看眼他们,冷冷道:“就是你们这些人抗议本官草菅人命吗?我还以为是些什么文人雅士呢,原来不过是些不识礼教的刁民,哼,难道你们就不知道你们这般所作所为本官可以以犯上作乱罪论处吗!”
说到犯上作乱李闲故意加重了语气,顿时不少士子的脸色都煞白起来,武周朝因为这莫须有的罪名不知道死了多少名士大臣,所以这些士子们听到这个难免有些胆寒。
李闲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趁势道:“你们现在醒悟还来得及,本官不是那些酷吏峻臣,也知道你们这样做都是出自一片维持国家法纪的公心,只是法不容情,古三月案凶手已经认罪,你们若是继续无理取闹,那就休怪本官痛施辣手了!”
一番话有软有硬,说的不少人心中都打起了退堂鼓,不过事情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解决的,这时一个明显带着挑衅意味的声音适时从衙门口传了过来。
“李大人好大的官威,听大人的意思,莫非我们这些草民明知道有官员为谋政绩草菅人命也要视若无睹不成,若是的话,天理何在,公义何在,律法又何在!”连续三个何在,掷地有声,顿时把一干人心中的义愤又点燃起来。
李闲暗叹口气,目光越过大堂的一干士子落到县衙门口,客客气气的道:“敢问刚才说话的可是张九龄张兄?”
“正是张某。”随着回答,士子们自动分开条路,一名相貌俊朗身着白衣襴衫的青年款步行到大堂中央,稳稳站定。
李闲上下打量张九龄,心中不免有几分激动。这位岭南第一才子,日后的开元名相年纪和他相差无几,气度儒雅,风度翩翩,脸上带着文人才子们惯有的傲气,显然不把李闲这位县尉大人放在眼里。
这也不出奇,张大才子除了才华横溢外,还是名副其实的高干子弟,有个州刺史叔叔撑腰,别说小小的县尉了,就是县令大人在这里,人家照样不当回事。
“张兄大名李某早已如雷贯耳,来人呢,请张兄落座。”一扫之前的官威,李闲主动在张九龄面前降低身份,颇有几分讨好的味道,这让那些士子们都面露鄙夷。
“不必了,”张九龄冷冷看着李闲道:“张某不过是一介贱民,在这县衙大堂上还没有资格落座,倒是李大人今天一反常态接见我等,莫非是古三月的案子有了什么新进展?”
“进展倒没有,李某只是想请张兄带着诸位兄台先散去,这样聚集在县衙门外,一来影响不好,再者也妨碍衙门的正常办公,张兄总不希望因为这一个案子而耽误了县衙为百姓服务吧?”李闲自不会因为张九龄拂了他的好意而有什么不快,他的目的是劝散这些闹事的家伙,只要目的能达到其他的都不算什么。
“为百姓服务?李大人说得可真是动听啊,那我敢问李大人又是如何为古三月服务的,难道严刑逼供、屈打成招这也是服务吗!”张九龄怒视李闲,颇有怒发冲冠的气势。
李闲见状板起面孔,冷冷道:“张兄何出此言,敢问古三月出事后张兄可否探过监?若是探过,难道看不出古三月有否被严刑虐待吗?如此信口雌黄,可知本官足可定你个谤诬朝廷命官的罪名!”
“官字两个口,还不是随你怎么说,古三月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可谁知道你们这些酷吏是不是有那些让人看不出伤的拷打手段,谤诬朝廷命官?李大人若真是问心无愧,何不现在就把张某抓起来,来吧!”张九龄逼视着李闲,摆明车马的挑衅。
李闲心中暗骂,这家伙还真是软硬不吃啊,要不是因为你有个刺史叔叔,不用我动手,县令大人也早把你给逮了,还容得你在这里嚣张,哼。这事也怪朝廷,照规矩张弘雅是不能在家乡任职的,可一来岭南人才缺乏,而韶州地理位置险要,须有得力之人主政,加上张家上溯数代也是因做官才家于岭南,骨子里还是中原人,所以才破例让张弘雅出任韶州刺史,这才有了张九龄有恃无恐的给好友站台鸣冤的麻烦事,李闲为此在心里是颇多怨怼的。
心里这般想,李闲也知道这些事情不是他能改变的,说道:“好,既然张兄如此认为,那本官就给张兄一个机会,就是现在,张兄可以请一个自己信得过的大夫,咱们一起到牢里为古三月验伤,若是验出古三月有严刑拷打的伤痕,本官甘愿伏法,若是没有,张兄也不必负什么责任,只需带着这些兄台们散去即可,张兄可有这个胆量?”
这话一出口一干士子和张九龄险些都呆滞了,看李闲的眼神就跟看到怪物一样,张九龄更是直接就怀疑道:“大人说的可是真的?”
李闲斩钉截铁:“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张兄请!”
张九龄看着李闲,眼神耐人寻味,良久后终于道:“大人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张某又有何不敢,诸位兄台暂且散去,待张某为古兄验完伤自会给诸位一个交代。”
张九龄本就是这些人的头,他这样一说众人自然没有异议,纷纷表示一番对他的信任后,就都散去了。
最后张九龄看眼李闲,这位从骨子里透着傲气的大才子发自由衷的道:“不管这件事结果如何,张某对李大人今日这番作为真心的表示钦佩,多谢。”返身离去。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9s 2.321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