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更来了~
⌒⌒⌒
高潜这边,现在很需要能帮得上忙的人手,但他思及车中的人,又觉着有些为难,最终还是选择放弃这么做。
因为岑迟离开相府的原因有些特别,与他之前的闲游目的有着极大、且具有危险性的区别,所以相府对于此次出行,已提前计定了一套保密章程。
具体来说,就是除了离开相府时带的几个人,同行一路上要有始有终的步调一致,不允许另外的参与者掺和进来,所以即便高潜在相爷手下担有一定的权力,也不能擅用。
因为人员没有到齐,高潜只能等在原地。燕家车队全部出城后,内城走车的那道门外,空着的地方顿时显得十分开阔,只停了高潜一行的三辆马车,但却不走,看上去真是有些奇怪了。
有守城兵士过来问询了情况,知道高潜只是在等人,没有管他,很快就回岗位上去了。
军令如山,即便是在和平时期,在都城看门的小兵也当如此。如果高潜不是遇到什么困难,或者他的车单纯是停靠在那儿,会影阻碍来车辆的出城,必须暂时先挪开,守城卒是不会热情到主动提供帮助的。
城防守兵们有自己的职守责任在身,可不是赋闲的大善人。在城门口守门多年,守城门的资历越久,便有越多的擅离职守后造成混乱局面的负面经验。
第三辆马车的车夫本来是建议依次驾车出城,但被高潜拒绝了。最后那辆车上载的是个医者,除了医术,没有长技。高潜觉得,把他独自留在马车上,无人看管的马车容易出问题。
这个时间点正好赶上了各家饭馆生意最火爆的时候,高潜忽然觉着有些后悔。不该让那车夫在这个时间去买饭,凑个不讨好的热闹。
不过,他这一行几人都是相府特意挑选出来的,即便是车夫,也是机灵人。买饭又不是什么登天难事,高潜只在原地多等了一会儿,那车夫就一头汗的拎着打包好的饭食跑回来了。
饭馆那边,如果要速度,加价就可以办到。而来回的路上,那车夫都是跑步行路。丝毫没敢怠慢,所以也尽可能的提高了速度。
如果不是燕家商队闹了那一出,或许直到饭买回来了。他们还要继续停在原地,吃好喝足才能等到他们启步出发的机会。
车夫归位,三辆马车这才起步出城,官方的文碟相府都办齐了,出城的手续也是非常简单顺利的。
出城后。三辆马车很快行上宽阔而平整的官道。马车行得不快,但也称不上是慢。在连接京都段的官道上,因为路况极好,所以即便是为了保证乘坐人的舒适度,马车的前行速度依旧可以比行乡道时有一定的增速。
刚在出城时,高潜就看见了不远处的燕家商队。
起初高潜还以为是燕家商队在出城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才导致他们先走了这么久,却才只走出这么短的路程。可在接下来,高潜发现自己很快就接近了燕家的车队。他们不是有事耽搁,而是本身就走得极慢。
相比于载货商车一贯的速度,高潜觉得自己这一行三车的速度已经够慢了,没想到燕家商队今天发出的这一支,比他还慢。他不仅很快赶上了燕家商队的尾车。凭自己这边的速度,还有可以超过去的态势。
在夹道超车的时候。高潜下意识的观察了一下,隐隐觉得燕家这支商队的整体速度似乎是受了那三辆后来加入的旅车所影响。但不论如何,这些都是与自己不相关的事,高潜牢记相爷的嘱咐,领着自己这一行三车,以行程为首要任务,很快从燕家车队的侧面抄到前面去了。…
尽管他不想管燕家那边如何,但是在两组车擦肩而过的时候,高潜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之前在三辆旅车为首那辆上赶车的冠玉青年人不在了,他的位置已经被一个普通马夫替代。
应该是坐到车里去了吧?像他那样身份的人,当然不会一直做赶车的事了。
高潜没有深思太多,略过刚才的所见和发现,专心赶路。
……
因为京都限马律令极严,只为商用马车开了特例,所以大部分进出内城的车驾都是恪守章程、行动比较生硬的载货商车,做到一起发车、一齐卸货。
载人的旅用马车,一般不喜欢进内城转悠,但他们也有划分好行列的去处。
对于体现在机动性灵活这方面的载人旅车,一般都是偏向于停靠在城郊建立的客栈里,而这种客栈与内城客栈最大的区别,正是在于对交通工具的建设。
城郊客栈都储备有马车,聘用固定数量的马夫,供旅客雇佣。这类客栈,有一半的营业利润来自租派马车的收入,这是内城客栈受限马律令的约束,而难以做到的领域。
高潜领着自家的三辆马车行出北城门,就一路向北而行。半个时辰后,他们就来到地处北郊的登风客栈打尖。
近城城郊客栈的经营,经过几年的培养变化,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系统。京都湖阳靠近东海,只有南、西、北三面城郊有此类型的客栈驻扎。而有代表性的三家客栈,其实都是同一个大商贾名下的产业,登风客栈便是这三甲其一。
出城北走、或者由北而来的旅客大多会选择在此处暂停。有时候没赶上城门关闭之前进城的旅人,也会折返到此处客栈歇一晚。登风客栈的生意一直很红火,而客栈自身却没有因此而店大欺客,掌柜的很有头脑,但将这份头脑全用在老实做生意的事上。
生意要做得红火又长久,信誉的坚持很重要。
除此之外,因为临近全国权力的中枢,而当今天子又是个很在乎商道的人,所以除了在国策上给予商人多方面支持,对商业行动的管束力也是很明正的。受此精神影响,除了内城各大商行严厉肃清商行风气外,周边区域内的商行亦是如此。
登风客栈的幕后大老板,实属京商之一,对于这一点的自律,也是做得极好的。
因为高潜只是要路过这里,暂为停歇,于是被客栈伙计招呼在店外的棚区歇脚。三辆马车没有驶进客栈后的草舍停放,只是原装不动的靠在棚外的官道边上,以方便等会儿即时启行。
客栈的主楼修有两层,虽然不高,但占地很阔,内里大约有上百间客房,但一般情况下,无需住店的客人在外头的棚区歇歇也就够了。客栈有两面棚区,背后的棚区相当于马厩,而正面向着官道修建的棚区,则意义大不一样。
说是棚区,只是因为这个区域没有修封闭墙,只有由数百根粗壮的木柱支撑起了一面遮阳避雨的平顶。这平顶并非由茅草搭建,而是匀称的铺了一层灰瓦,瓦顶的下面收拾得齐整干净,桌椅齐备,一点也不亚于室内大厅。
当初建设这片棚区时,负责人是经过周详的观察和考虑的,这样古怪的建筑特点,也是因旅人的特性潜移默化而成的。
高潜跟一名车夫坐在棚下的桌边,一边喝着热茶,一边漫无目的的看向四周。或许是因为正值午饭时间,也因为京都东海岸的海运即将起航,来观礼的游客为之增多,瓦棚下布置的百余张饭桌,落座率已有了六、七成。…
这些客人,大多都是带有包袱,或者一些货品。靠外围一桌上坐的几个大汉,就将串成一串的几只山鸡,几条烟熏过的兽腿和一张鹿皮随手丢在脚旁,看样子应该是准备带去京都,在人多的地方换些快钱来。好在棚区位置宽阔,他们这样随意置物也不会影响别人行走。
更远一些的一张桌上,正在吃饭的几个客人似乎并非本国人。
这一桌人的衣着打扮与本地人有着明显差别,而数人当中虽然有男有女,但身上都擦染了气味古怪的香料。在没有修墙,空气流通性极好的瓦棚下,这种不知是香还是臭的气味都能停留不散。
离得稍远的其他食客当中,都还有频频扯眉者,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香料。还好这几个外域人没有坐到室内去,否则这种香料的味道会显得更为刺鼻。
除了这项古怪以外,他们的饭桌上餐盘里盛的食物,没有一样蔬菜,并且肉食都是整只的烤鸡和整块的羊腿,连卤牛肉都是结实的一块,没有切割就上桌了。这种进食结构,很容易让旁观者将他们与传言中生活在极北之地的某些狂人部落挂钩。
他们也不用筷子,就那样用手捏着肉块撕咬进食,只管自己吃得酣畅,倒不管肉汁和油水溅得桌上满是。在他们的周围,都没有客人落座,应该是大家都有所觉察,又有些防备着搭理这些人的缘故吧。
高潜收回目光,四周的人事物在他眼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轮廓,当然,他观察这些,不是抱着欣赏各地民生特色的心态,他只是很在意于这些人当中会不会存在危险因素,观察的结果是否定的。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57s 2.3062MB